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世宗在位很有作为,也毫无黑点,是否可以称为“三不朽”皇帝?

周世宗在位很有作为,也毫无黑点,是否可以称为“三不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学无涯 访问量:2743 更新时间:2024/1/16 9:32:55

周世宗在位期间十分有作为,但他不能算最有作为的,从唐朝到清朝时间跨度一千五百多年,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圣祖哪一个都是大有作为、彪炳千秋的人物。至于他身上毫无黑点,那是他在位时间太短,缺点还没暴露出来,若在位二三十年就会暴露出来。同时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没有对他进行抺黑,而是极力赞颂他的功劳,因此没留下他的污点。

周世宗柴荣出身富贵之家,家道中落后投奔姑母家,后随姑父郭威发迹

周世宗柴荣生在五代十国时的后梁,这是中国在唐朝灭亡之后的又一个大分裂又混乱时期。柴荣家在河北邢台山柴家庄,其父柴守礼是当地有名的富翁,无奈在其未长到少年时家道便中落了,于是便投奔到姑母家,他的姑父是后来的周太祖郭威。

郭威是世裔武家生性勇猛,在军中效力,柴荣生性沉厚帮助郭威处理家务,深得郭威喜欢,加上姑母柴氏无子,便收他为养子。刚开始郭威家并不富裕,柴荣便同邺商到南方贩卖茶叶,在做生意期间柴荣往返于江陵,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开拓了视野见识。同时又学习了骑射本领,并略通文史和黄老学说,成年后弃商跟着郭威从军。

郭威因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有功,被授于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等职务,其后率军平定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并北上大败契丹后镇守邺城。刘知远当了一年皇帝便死了,他的儿子汉隐帝刘承祐当上皇帝后十分猜忌郭威,便设计阴谋杀掉郭威。不料事情泄密,郭威起兵进军开封“清君侧”。刘承祐打不过郭威,便下令杀了开封城内郭威的全家,最后郭威打进开封城,刘承祐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杀。

其实第一个导演“黄袍加身”的不是赵匡胤,而是郭威。郭威初时让李太后临朝称制,拥立刘赟为帝,随后以契丹进攻为借口,在澶州导演了“黄袍加身”,回兵开封后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后来有样学样,也导演了“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由于郭威的家人都被刘承祐杀光了,义子柴荣便成了他的皇子。柴荣在郭威进军开封时留守邺城,因治民有功后被封为晋王,三年后郭威死柴荣遵照遗旨继承帝位,为周世宗。

周世宗在位五年,决战高平,励精图治,三征南唐,西败后蜀,北伐幽燕,最后壮志未酬身先死

柴荣刚一登基,盘踞在太原的北汉皇帝刘崇便联合辽国率军攻周,刘崇是刘知远的弟弟,在郭威称帝后便割据太原建立北汉。这个北汉一直与契丹结盟对抗中原,直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才灭亡。

柴荣接到战报后决定御驾亲征,在山高平与后汉军队相撞,开始汉军势大周军前线崩溃,将领都临阵脱逃。柴荣立即亲自率军冲锋陷阵,这时别的将领都不敢前,赵匡胤率队立即冲锋护救柴荣,后来大败北汉军队。此战巩固柴荣的地位,赵匡胤也立了大功,从此受到柴荣的重用。

恐固帝位后柴荣开始励精图治,首先整顿吏治,选贤纳谏,接着开展灭佛运动,鼓励农桑,最后整顿禁军,修饰边防。完成这一切后柴荣便立下“三个十年”计划,即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在位期间三征南唐,收复长江至淮河之间的地区。西败后蜀,收复秦、凤、成、阶四州。北伐幽燕,收复瀛三关三州,正当柴荣准备收复幽州时突发疾病,不得不从雄州撤军,回到开封后不到一个月便死亡。

柴荣当了五年零五个月皇帝,死时才三十九岁,正值壮年,若按照他的“三个十年”计划,定会再出现一个大一统王朝,可惜柴壮志未酬身先死,为赵匡胤留下丰厚的基础。

周世宗柴荣离世后评价很高,多称他为英主。但是他也是有缺点的,首先猜忌心也是很重,因信了“点检当天子”的传言,撤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并对赵匡胤进行敲打,使赵匡胤如履薄冰,结果真应了“点检作天子”。

周世宗柴荣没有改变唐朝后期以来武将权势过大的局面,主要靠个人能力来压治武将,骄兵悍将的政治生态没改变,他死后便发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重演了郭威的“黄袍加身”。

周世宗柴荣文化水平不高,当上皇帝后身上仍充满着军阀的习性,弑杀较重,用法极严,稍有犯罪便处以极刑,一日内杀掉七十位临阵脱逃的将领。特别是在灭佛运动中,手段极为坚决,最后废去寺院3万多所,还俗僧人6万多。

总之,周世宗是个十分有作为的皇帝,但要称为自唐朝到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有点过了,虽然身上没有太多的黑点留,但也不能称为“三不朽”皇帝。

标签: 周世宗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篡周时,周世宗安排的三个托孤大臣干嘛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要笑标签:周世宗

    壮志未酬柴世宗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在吸取前朝皇帝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唐朝晚年的藩镇割据,直接导致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可谓教训深刻。作为这一时期最有为的君主,周世宗柴荣已经意识到防备武将和地方势力坐大的重要性。所以在周世宗当政时期,就已经开始打压武将势力,重用文臣,只是周世宗去世的实在太早太突然,没

  • 宋太宗登极敕为何与周世宗登极敕高度雷同?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周世宗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癸丑)深夜,宋太祖暴毙。十月二十一日(甲寅),宋太宗即位。众所周知,宋太宗的继位一直备受怀疑。同样的,他的登极敕也充满了谜团。宋太宗现存的宋太宗登极敕书,有四个版本,基本分属于两个文献系统。一个系统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太平治迹统类》,可称为“长编系统”。另一个系统是《宋大诏令

  • 周世宗:我做了这么周密的安排,还是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周世宗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时期的周世宗可以说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统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岁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后周的政权交给了一个七岁的孩子,为了后周政权的延续,周知总临终前曾精心安排让赵匡胤等人作为托孤大臣辅佐七岁的周恭帝。第二年,赵匡胤就陈桥兵变,黄袍

  • 周世宗统一中国的战略规划,宋太祖反其道而行,致子孙遭奇耻大辱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周世宗

    如果让大家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统一王朝?大家的回答应该是一致的:秦、汉、唐、宋、元、明、清。小编在此罗列下它们的国土面积(单位平方公里):秦340万、汉609万、唐1237万、宋280万、元1372万、明997万、清1316万。按统一王朝的历史进程来讲,后朝的国土面积应比前朝大或持平,可是宋朝国土面积

  • 五代十国的三位花蕊夫人,貌美如花,红颜薄命都是男人的玩偶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花蕊夫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这也是对女子容貌极高的评价,那么闭月羞花容貌的花蕊夫人到底是谁呢?其实,仅仅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先后有三位花蕊夫人,她们都曾经名噪一时,成为世间那朵最娇媚的鲜花。但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那天。第一位出场的是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由于长得国色天香

  • 正史都不敢记载的花蕊夫人,和三个男人纠缠,让两个皇帝杀红了眼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排版 丨 青黛编辑 丨 后宫冷婶儿让两个皇帝杀红了眼,这花蕊夫人到底有多绝色?在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里面,和赵匡胤一见钟情的周娥皇,最后却阴差阳错嫁给了李煜,赵匡胤伤心而归。最后周娥皇死了,赵匡胤伤心欲绝。这个时候,他碰到了和周娥皇长的一模一样的花蕊夫人。大号已去,小号也行啊~于是赵匡胤把对周娥

  • 花蕊夫人有感国亡写下一首诗,仅28字,却将天下男子指责了一遍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花蕊夫人

    引言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但就理性而言在古代这样一个男性占据主体地位的社会里,这样的言论属实有些以偏概全。很多女子的命运,更像是一叶浮萍,虽然她们出落得倾国倾城,甚至有的还才华横溢,但在羁縻乱世中的她们最终也只能沦为帝王的玩物,成为后人口中的“祸水”。五代时期,便是这样一个羁縻乱世,政权更迭

  • 花蕊夫人:自古红颜多薄命,两朝宠妃终成政治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伊尔三四标签:花蕊夫人

    五代乱世,红颜薄命,有这样一位女子,即使是最美的芙蓉花和牡丹花也无法比拟她的美貌与才华,然而天意弄人,这样比花还美的女子最终却夭折在深宫之中。她,就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姓徐氏(一说费氏),父亲将她献给后蜀国主孟昶为妃,花蕊夫人能诗善文,才貌双全,深得孟昶宠爱,留有《花蕊夫人宫词》一部,相传花蕊夫人

  • 赵匡胤灭蜀后,强占花蕊夫人到后宫,后竟成了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花蕊夫人

    赵匡胤灭蜀后,强占花蕊夫人到后宫,后竟成了悲剧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后建立北宋。他在灭了后蜀国后,强占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却因此害得花蕊夫人香消玉殒。花蕊夫人是”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仅《全唐诗》就收录了她的10首《宫词》。她本是歌姬出身,因才貌双绝被后蜀皇帝孟昶纳为贵妃,极尽宠

  • 花蕊夫人到底是死于何因?还原一个真实的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花蕊夫人

    在历史上有两个花蕊夫人,一位是五代时期前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另一位是后蜀后主孟昶的慧妃费氏。两位花蕊夫人都长得貌美至极,“艳丽的花朵不足以比拟她的美色,粉嫩的花蕊无法比得上她的容貌。”在此要说的是花蕊夫人费氏,她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孟昶是一个比较昏庸的君主,非常懂得享乐,他在蜀地广征当地美女来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