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驻疆大臣王彦升,如何辅佐赵匡胤,却多年不得升迁

北宋驻疆大臣王彦升,如何辅佐赵匡胤,却多年不得升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哎呀君读历史 访问量:1064 更新时间:2023/12/15 14:30:23

彦升,北宋的开国功臣,一位杰出的大将军。他的一生说来也是丰富,先后侍奉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初建立的宋朝。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无论是在哪位统治者手下效命,他总是能够凭借着出色的军事实力得到其器重,在军队中也有很高的声望。

根据历史记载,王彦升曾经与周世宗共同讨伐南唐政权与契丹,并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等到班师回朝之后就被升任为散员都指挥使,也算是在后周政权站稳了脚跟。建隆元年,王彦升参与并谋划了陈桥兵变,拥护宋太祖赵匡胤成功篡夺权力,建立了赵宋政权。

之后为了维护宋朝的统一便镇守在唐州之后也陆陆续续前往其他城池巩固国防。有人曾这样赞扬他的功劳:“筦榷之利,悉输之军中,听其贸易,而免其征税。边臣富于财,得以为间谍,羌夷情状,无不预知。二十年间,无外顾之忧。”

王彦升原本是蜀地人,后来在前蜀政权覆灭之后被迫迁往洛阳居住,跟随在后事奉宦官孟汉琼身旁,凭借着一身高强的本领被推荐给了唐明宗,补任东班承旨。与其他将领不同,他性格严肃认真,臂力过人,并且极其擅长弓箭的使用,旁人为他取了个外号,叫“王剑儿”。后晋统治期间,王彦升曾在此任职。公元94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围攻后晋大名。年幼的皇帝决定亲自前往前线督战,并招募勇士共同抵御。王彦升也积极响应,成为了众多勇士中的一员。凭借着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他被升任护圣指挥使。

广顺元年,这一年是王彦升的爆发之年。他先是在战场上斩杀后汉军队将领,后来又打退外敌入侵,逐渐被升任为了铁骑右第二军都校,并兼任属于后蜀的合州刺史,在朝堂中拥有颇高的地位。奈何天下局势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后晋政权又被后周政权所取代。为了生存,王彦升又只好依附于后周。显德三年,周世宗御驾亲征南唐,王彦升也跟随在其后。在他的努力下,后周军队攻打下金牛水砦,擒获敌方将领多人,斩杀两千余人。如此的战绩自然得到了皇帝的刮目相看,不久之后得到升迁,王彦升也逐渐在朝堂中成功立足。

建隆元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最终取代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将他称为宋太祖。王彦升也参与了此次事情的密谋,并且按照计划率先率领军队赶回京城为大部队的到来做铺垫。后周的近卫军指挥使韩通也立马召集禁卫军准备抵抗,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展开行动,就在半途中遇到了王彦升,还被满门诛杀。

也是因为这使得王彦升引起了赵匡胤的不满,因为他严厉强调不得取任何人的性命,虽然不高兴,却因为建国初期需要笼络人心,因此最后没有多加追责不说反而还将他升任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也就是在这一年王彦升担任京城巡检一职,却没想到他假借着巡视的借口居然半夜私自拜访当朝宰相,想要暗中收取贿赂。却没想到宰相将此次事情秘密禀报给宋太祖,导致王彦升也因此被贬唐州。

也许是在京城遭遇了打击,因此被外放到边疆巩固国防的王彦升一改之前的性格,更加用心替赵匡胤镇守着边境。公元969年,王彦升的职位再次变动,被调任为方州防御使。也是在这一年由于镇守有功,因此他被调往袁州负责抵御夏州军队的入侵。值得一说的是,在这期间他与多位驻守在边境地区的将军结为好友,他们共同交流防御敌人的方法措施,因此逐渐组成了一支力量强大的西北边防队伍,使得北宋在建国的前二十年里都没有西北地区的忧虑。开宝七年,由于年纪已大,因此王彦升被调回京城,奈何还没来得及进家门就不幸去世,真是一大遗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这样评价他: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虽性格略微有瑕疵,但不容置疑的是王彦升确实是宋太祖身边的一员虎将,他驻守在边疆多年,为守卫宋朝的边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奈何受他性格的影响,因此导致他始终没能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只是将后半生的精力全部花费在驻守边疆上,在我看来这也算是实现了一位武将最大的功用吧。

参考资料:

《宋史·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后周纪四》

标签: 王彦升

更多文章

  • 当街击杀中央军大将,王彦升到底有多猛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王彦升

    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后周皇宫内廷飞奔出一名身着锦缎长袍的彪形大汉,神情凝重、奔行如箭。背后隐约传来一阵呼喊:韩指挥!韩指挥……此时已近黄昏,残阳如血,这名大汉对背后的喊声充耳不闻,跑到栓马栅处,纵身跃上一匹黄骠马,大喝一声“驾”,绝尘狂奔而去……他在马背后,屈身如弓,顺手摘下了挂在马上的精钢长刀,眼中

  • 吴淑姬:同李清照齐名的她被誉为荼蘼花神,为何少有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吴淑姬

    吴淑姬: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尽管我不知道吴淑姬为何被唤作荼蘼花神,但却知道她是个词人,而且是被人称作“佳处不减李易安”的艳美女子,当然,我知道,这个评价有些过了,但后人一说起某位女子的词写得好,便被冠以“某朝第一女词人”,或“不输易安高处”等等。我对花卉很是不在行,识得的应该不超过十个,但却对荼蘼

  • 古情今谈:为什么人类高质量女性唐琬会被分手?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唐琬

    据史料记载,唐琬15岁时嫁给了当时20岁的陆游,婚后两人伉俪情深,作为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基础很好自是不谈,颇有才情的唐琬与陆游日常吟诗作对、扫雪煮茶、描眉作画,夫妻爱好情趣各方面也非常的契合,而且不料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爱情故事中的“反派”陆母的不满,陆母认为唐琬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

  • 唐琬,陆游之妻,幸福的爱情,悲剧的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匆匆又夏天标签:唐琬

    #在头条看见彼此#在古代,女人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没有多少自由,一辈子无非是在闺房里做做女工,充其量在依着女儿墙看看远方,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匆匆嫁人。至于婚后幸福与否,全靠运气。女儿墙“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许是爱人之间最美的结局,曾经的陆游和唐婉这两位

  • 沈园里的千古绝唱,大文豪陆游与唐琬的爱情到底有多凄美?

    历史人物编辑:饕餮小娘子标签:唐琬

    秋日寻蟹记第四站(2):绍兴之沈园 跟着鲁迅先生的足迹,我们游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三味书屋出来,刚好就是去沈园的乌篷船码头。去沈园的目的当然是要看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碑,这两首千古绝唱不管何时读到,都会叫人意难平。小时候我觉得陆游虽是个爱国的大文豪,却也是个怕娘的负心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

  • 陆游休了唐婉,唐婉嫁赵士程十年后,陆游题词竟让唐婉命丧黄泉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赵士程

    1148年,陆游被迫休掉了爱妻唐婉。不久,依从母命续弦王氏并生下8个孩子。唐婉则嫁与皇族子弟赵士程为妻,被赵宠爱有加。怎奈,十年后,陆游沈园的题词竟让唐婉命丧黄泉。这是一个怎样凄婉的爱情故事呢?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爱国诗人。唐婉聪慧有才气,亦是名门之女。门当户对的两人自小就相识,“郎骑竹马来,绕

  • 对于唐婉,赵士程远比陆游更用情至深,他的深情更值得被后人传颂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赵士程

    关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从那首广为流传的《钗头凤》中,就可窥见一二。世人都叹陆游痴心,觉得唐婉命苦,可又有谁知道,陆游所谓的痴心背后藏着什么。又有谁知道,唐婉的命并不苦,离开陆游之后,她才拥有了真正的人生,而这与她的第二任丈夫赵士程有关。唐婉和陆游唐婉的命运有点类似林黛玉。本来生在官宦之家,大富大贵,

  • 宋朝最凄美的三角恋,世人只知《钗头凤》,无人知他赵士程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赵士程

    钗头凤【作者】唐婉 【朝代】宋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钗头凤·红酥手【作者】陆游 【朝代】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

  • 陆游:才子皆风流,论陆游与唐婉和赵士程的三角恋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赵士程

    《钗头凤》包含陆游唐婉凄美爱情故事,但这段虐恋还少了一位男二赵士程,与赵士程相比,陆游就是一个渣男!浙江绍兴有一座沈园,沈园墙上的词——《钗头凤》见证了陆游和唐琬的凄美爱情故事,同时也见证了唐琬第二任丈夫赵士程的苦恋和爱而不得。女主唐婉是一个十足的美女,出生于南宋时期的官宦之家,从小就长得很水灵聪明

  • 香消玉殒魂何在,千古伤心赵士程:除了《钗头凤》,你是否记得他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赵士程

    文/四季文史为你痴、为你狂,为自己的国家而流血牺牲,赵士程你让多少情郎少年为之汗颜,你也让许多报国志士为之侧目。赵士程你是真性情、真汉子。赵士程是南宋才女唐婉的第二任丈夫,可能读者并不熟悉。要想了解赵士程,就要从大诗人陆游说起。一、《钗头凤》成就了唐婉和陆游一段佳话陆游与唐婉因凤钗而结缘,更确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