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识年货节# 时势造英雄,是因为英雄能看懂时势。时势即趋势,能把握趋势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英雄。
在十三翼之战中,铁木真被札木合打败后,他自身难保,可他为何要竭尽全力帮助落魄的克烈部王汗?铁木真的手段,确实比札木合高明。
在铁木真崛起前,克烈部是草原上实力最强的部落之一。克烈部的首领名叫脱斡邻勒,由于被金国封为王,因此,草原上的人都习惯称他为王汗。
王汗和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是结拜兄弟,正是凭借这点关系,铁木真获得了发展机会,有了招兵买马的权限。王汗是一个贪婪、多疑、缺乏杀伐谋断的一个人,与这样的人相处,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可铁木真为何要帮助王汗呢?不仅仅是为了报恩,而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
克烈部作为草原上的强大部落,王汗为何会落魄?这和王汗的性格有极大关系。
王汗是一个张口闭口就将仁慈、善良挂在嘴边的人,可他的做事风格,却没有丝毫慈悲之心。他之所以落魄,是来源于他的残忍手段。
王汗成为克烈部的当家人后,每日总是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的两个弟弟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因此,就在一天夜里,召集了自己的亲兵,准备将两个弟弟置于死地。其中一个弟弟提前获得消息后,连夜逃到了邻国乃蛮部去了。
乃蛮部的可汗想不到王汗如此残忍,居然不顾手足之情,于是,派兵帮助王汗的弟弟,对王汗展开突然偷袭。王汗惊慌失措逃到西辽,希望获得西辽救助,但西辽并不想帮助一个落魄的王汗,仅仅给了他几只羊和骆驼,将他赶回草原。
铁木真被札木合打败后,通过收买人心等一系列措施,很快又恢复了实力,可是他为何要帮助已经没有价值的王汗呢?
这就是铁木真不同于札木合的地方。铁木真和札木合都知道王汗落魄后,流落在草原上了。札木合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他对一个失去权势的王汗并不感兴趣。但是,铁木真却认为帮助王汗,不仅是拉拢人心的一个手段,也是壮大自己的一个机会。
当时的草原上,处处充满了利益,导致人与人之间不讲亲情,不讲诚信,铁木真却认为,自己要想笼络人心,就必须讲仁义。
铁木真动用了自己的骑兵,在草原上大张旗鼓地寻找王汗。最终,在漠北一个湖边找到了王汗。铁木真像孝敬自己的父亲一样,将王汗迎回营地中。
这样的效果立竿见影,很多人见铁木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纷纷前来投靠,使得他的实力大为增强。
当然,铁木真并不是将王汗接到自己的营地中供养起来,他是要利用王汗的影响力,壮大自己。
王汗毕竟是克烈部公认的首领,他只要能回到克烈部,将他的弟弟赶走,那么,他就有足够的权威。铁木真要想在草原上站稳脚跟,和札木合抗衡,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王汗是最为理想的一个人物,铁木真救了他后,王汗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感动,因此,获得他的帮助,也在情理之中。
铁木真将王汗送回克烈部的场面可谓庞大,除了赠送他大量的牛羊马外,还派了三千骑兵护送。克烈部的民众见真正的王汗回来后,将谋朝篡位的伪王汗,也就是王汗的弟弟赶下台去了。
后来,铁木真再次和札木合开战的时候,果然得到了王汗的全力支持,最终取得胜利。
当然,王汗缺乏铁木真的眼光,他并不知道这是铁木真在利用他,等他发现铁木真已经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时候,为时已晚,已经无法与他抗衡了,最终被铁木真消灭。
铁木真之所以能处处取得先机,就是他善于把握趋势,不同时期的趋势,会有不同时期的人物出现,如何驭人,才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铁木真帮助王汗,是一种驭人手段,只有让王汗对他感恩戴德,他才能笼络人心,壮大自己,同时,也才能与王汗结成坚不可摧的同盟关系。
铁木真的这些手段,在《成吉思汗:要驭天下,必先驭人》中有详细讲解,在近30万字的讲解中,让我们充分见证了铁木真如何从穷困潦倒中,靠驭人的本领,一步步俘获人心,走上了成功之路。订阅方式简单,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订阅、购买。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元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