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先模仿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下了最得意的词句,后人评价:精神!

张先模仿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下了最得意的词句,后人评价:精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钟秋艳 访问量:989 更新时间:2023/12/12 4:58:53

《古今诗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

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平生所得意也。”

有个人对张先说,人们给你起了个雅号,叫“张三中”,因为“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写得实在太好了,结果张先反问说,“为什么不叫张三影呢?”这个人不理解,张先就解释说,“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这三个带“影”的句子,是自己生平最得意的句子,因此要叫“张三影”。

由此可见,张先本人,对自己带“影”的这三首词是非常得意的。张先的确善压“影”字韵,晚清词家陈廷焯便曾评价说,“子野善押‘影’字韵,特地精神”。

“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自然不用多说,那是被公认的佳句,国维先生也盛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出自他的《归朝欢》;而最后一句“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出自于他的《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是张先慢词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剪牡丹》,深受白居易名作《琵琶行》的影响,以铺叙的手法,将春郊月夜、花柳烟渚融合进人物形象中,写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是一首极有韵味的佳作。

张先本人四十岁才中进士,走上仕途的他,也只是历任嘉禾卒、吴江县令等小官,与被贬时的白居易实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在这首词中,我们也能体味到张先本人那种低沉的遭遇之感。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小注:(1)修巾薄袂[mèi],长的巾、薄的衣袖,此处指女子春天的装束;(2)撷[xié],拾取。

起句从环境写起,“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词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只见到无边无际辽阔的绿色原野延伸至苍穹之下,蔚蓝的天空好像与天水相接一处,一个“垂”字将辽阔的感觉表现地十分形象。词人又俯视江水,澄净明亮,白茫茫一片,当真是“澄江净如练”,也带给人十分空阔的感觉。词人在前三句中,分别用平视、仰视、俯视的目光,多方面地为我们表现了一幅江上美景图,天水光影混成一片,景象辽阔而又寂静。

接着词人将目光聚焦,“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微风吹动,柳絮飞舞,树荫之下,依稀可见它们飞荡的样子,地面上看不到一丝影子,大有一种“自在飞‘絮’轻似梦”的妙趣,词人这平凡的一句,却让整个画面都灵动起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飞舞的柳絮,可谓形神兼备,这是艺术功力的体现。

天光云色、柳絮纷飞的景物之后,人物登场了,“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傍晚归来的人影,与天边的晚霞相映成趣,异常美丽,渐渐地,连她们的装束也看得一清二楚了,长巾薄衫,雅丽非凡,如仙女一般,成群结伴而来,她们是刚刚春游归来的吧?在芳洲中采满了香草,捡满了翠羽,简直如洛神一样美丽。

接着,词人的目光又聚焦在船上最美的两个女子身上,说“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晚霞之下,洲渚之上,一对美人缓缓而行,犹如踏着凌波,罗袜生尘,借着烟水的凄迷,恍惚中,词人仿佛看到了仙女。

下片开始,便着重抒情,“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回到船上的两位美女,再一次梳妆打扮,换上了更加美丽的衣服,以更加娇美的容颜出现了,而且,怀中还抱着琵琶。于是,弹奏开始,“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金凤,便代指琵琶,响双槽,表明是两把琵琶同时弹起,这正与题目对应。这优美的乐声中,饱含着古今幽思,词人说是“谁省”,其实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听出了琵琶音中的深意,这就让自己与琵琶女在思想上更近一层了。

“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乐曲旋律的跌宕起伏,令人应接不暇,词人不仅描写了音乐,还描写了两位弹奏者的美貌,带着酒意的琵琶女,双颊晕红,娇美无比,这醉态,当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有酒有知音,词人于是再听一遍,“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古今幽思的情怀,正如昭君出塞的故事,琵琶女流落江湖的身世,自己辗转多地的身世,不正是古今如出一辙吗?再次弹奏之后,只剩下一片寂静,江空月白,月夜显得更加寂静,只留给人无尽的余味。

张先这首词,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意蕴类似,但词人不是一味模仿,而是翻出新意,以凝练的字句,铺叙出自己感情的寄托,显得含蓄而有韵味,这首慢词在北宋初年专攻小令的风气下,更显得独特非常,可以说,开慢词长调之先风。

标签: 张先

更多文章

  • 张先好色,80大寿迎娶小姑娘,好友赠诗调侃“一树梨花压海棠”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张先

    文/曲小花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常言道,“自古文人多风流”。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一位风流成性的花花公子,他做了许多男人一生想做却没做成的事,他就是北宋词人——张先。张先年轻时,长得风流倜傥加之才华出众便使得他养成了风流的习惯。一日,他四处游玩来到了一座尼姑庵,在这里他邂逅了一个小尼姑,

  • 风流词人张先:20岁“偷”尼姑,80岁“压”海棠

    历史人物编辑:泪落红妆残标签:张先

    文/林岩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张先一生创作颇丰,著有《张子野词》,收录词作一百八十余首。张先的诗词作品大多反映花前月下的男欢女爱,《古今诗话》记载:有个客人对张先说:“人家都说先生叫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啊!”张先不以为然地说:“为啥不叫我张三影呢?”客人莫名其糊涂,张先解释说:“‘云破月来花

  • 张先所作一首词,意境亦真亦幻,富有神韵!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张先

    张先的词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居多。《醉垂鞭》是他首创的词调,全词塑造了一个别具风姿的舞伎形象。《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宋代:张先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开场便是一个特写的镜头,使读者目光迅速聚焦于所写主人公身

  • 张先的一首词,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堪称神来之笔!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张先

    《青门引》,词牌名,调见《乐府雅词》及《天机余锦》词。属于小令,双调五十二个字,上片五句,下片四句。《青门引·春思》宋代: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本篇以春日怀人为词旨,上片写词人由暮春季节物象变迁衍

  • 宋人张先笔下的歌妓,艳丽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张先

    宋代词人张先有一首描写歌妓的词,将筵席当中歌妓的美描写地恰到好处。在张先《醉垂鞭》词中,张先以写歌妓的妆束开头,但只写了一半,即她穿的裙子。但由歌妓的裙子,写出了歌妓漂亮。全词曰“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开篇两句,张

  • 张先在酒宴和佳人一见倾心,作了首肉麻词,兼具水平与胆量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张先

    导言:张先在酒宴和佳人一见倾心,作了首肉麻词,兼具水平与胆量。唐诗宋词,词在宋代非常流行,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豪放派词人苏轼等闪耀宋代文坛,留下了永恒的经典。不管是诗还是词,都是古人用来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每首词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宋朝的诗歌大都是以苏轼为主导,他的文学成就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

  • 金世宗完颜雍:大金王朝最有作为的盛世明君,没有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完颜雍

    当辽国在与北宋的对峙中日益衰败时,臣属于辽国的女真族正备受其剥削和压迫,终于他们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奋起反击。公元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族各部后开启了伐辽战争,并数次击败辽军。次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在皇帝寨正式称帝,建立大金王朝。金世宗完颜雍是大金王朝第五任皇帝,他是一位盛世明君,是大金王

  • 帝王的典范,男人的楷模,北国小尧舜完颜雍的重情重义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狂奔的小白羊标签:完颜雍

    引言: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历史上还真的就存在一些人,虽然不是大圣至贤,但有史可见的典籍中却没有记载任何缺点,今天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一位堪称完美的帝王。帝王本来就是万万人之上的人,手握生死大权,腰揣惩善令牌,后宫佳丽岂止三千,多少帝王因此乱花渐欲迷人眼,被花红柳绿迷倒在此,然而很难想象中国的塞北草

  • 天龙八部:苏星河如此平庸,为什么还能成为逍遥派弟子?无崖子放低标准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趣标签:苏星河

    导读:苏星河是无崖子的首徒,但是他好像并不能满足逍遥派的收徒条件。逍遥派的人,相貌英俊,领悟力都要高于常人。可苏星河的领悟力并不强,多年来都没能成为无崖子心仪的继承人。跟丁春秋相比,毫无获胜的指望。所以无崖子才不放心交托自己七十年的功力,这才便宜了后来的虚竹。那无崖子是为了苏星河放低了收徒标准吗?一

  • 《古董局中局2》中隐藏了多少老戏骨,83版《射雕》朱聪也在剧中

    历史人物编辑:飞飞美食录标签:朱聪

    《古董局中局2》对于演员进行了大换血,除了第一男主角夏雨保留外,其他角色几乎全部换人,看到有人说夏雨一人撑起了整部剧,小影是不认同的。这里并不是否认影帝“夏雨”的演技,只是这部剧中隐藏了很多老戏骨,个个拥有不凡的演技,在剧中表现也很好,并不存在一个演员撑起一部剧的说法,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剧中的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