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庄宗李存勖真是一个“戏迷”吗?已经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后唐庄宗李存勖真是一个“戏迷”吗?已经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培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24 1:25:46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新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

皇帝多才多艺,放在太平盛世,那叫风流天子,放到末代之时,则是亡国之君,然而历史上有这么么一位开国之君,最后竟把自己给作死了,还被后世文人给批得体无完肤,而大家更多将其亡国的原因归结于沉溺于戏曲之中,因此崇信伶优之辈,以至于误国丧政,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唐庄宗这个半截子皇帝,最终沦为了大家的笑柄,然而,李存勖真的是个沉溺文艺的铁杆戏迷吗?

平心而论,李存勖本人的文艺素质确实很强

作为河东晋王的继承人,李存勖基本都是在河东待着,学习文化课,从河东与后梁之间的交战史来看,李克用派出的大多是自己的战将、义子,当然也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廷鸾、李落落)出战,但从来没有将李存勖放出去历练过,因为嗣子,实在是赔不起。

帝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

而李存勖就是在这种相对和平的环境下成长的,没见过战场的残酷,整日里被书香所熏陶,直到壮年才开始练习骑马射箭等武艺,可以说李存勖的生活是适合发展文化的,而且他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因为他确实对诗歌很有天赋。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从李存勖的这首如梦令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才华横溢、忧郁多情的年轻人,诗人最大的天赋就是敏感,多愁善感是诗人的优点,但却是帝王的致命缺陷。

这阙词虽不知名,但影响深远,要知道百余年后的李清照,正是照着他的词牌重新填了一阙词,最后刷爆了宋词朋友圈。

这么有才华的人,不喜欢戏曲是不可能,满身文艺细胞的伙计必然对自己喜爱的这个艺术群体,爱屋吉屋,因此李存勖宠溺伶优是很难避免的。

那么他宠溺伶优仅仅是因为热爱文艺吗?

当然不是,作为主业是皇帝的帝王,李存勖之所以让后人对自己宠溺伶优指指点点,是因为,他当时也没办法。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宦官太少了。

正统和宦官,一个都不能少

当李存勖率领后唐军队进入后梁都城汴梁之时,他打得是恢复唐室江山的名义,而既然恢复就要恢复得彻底,后唐从都城到典章制度、门阀贵族、南衙北司模式都要和唐代挂钩,然而这个时候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凸显出来,那就是昔日权势熏天的北司——宦官群体,基本消亡了,原因很简单,都被朱温当年给屠了。

翼日,诛宦官第五可范等五百余人于内侍省。

在唐末的政体当中,宦官、皇帝、宰相群臣这三个势力构成了朝政的要素,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唐代宦官依附于皇权,但不依附皇帝,皇帝被宦官玩弄于手掌之中,这就造成了宦官势大,皇帝不得不和宰相群臣站在一起,打击宦官势力,然而皇权森严,为了维护皇权,一旦宦官势弱,皇帝也会靠向北司,平衡自己的权力控制。

然而到了唐昭宗时期,这个潜规则被玩坏了,宦官和皇帝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互掐,最终被宰相崔胤钻了空子,将朱温招来,灭了宦官,然而北司这个毒瘤却已经深入唐朝机体,瘤去最终人也死亡。

唐朝的光复之后,代北功臣成为了皇权最大威胁,而为了平衡势力,李存勖迫切需要有一个北司来与其制衡,然而宦官,特别是自己靠得住的宦官太少了,没有宦官,但眼前有个现成的伶优。

这些人,地位低下,平时跟自己处的好,打得火热,彼此想熟悉,非常适合填补宦官这个缺,而那些一心出头的伶优们,自然也非常乐意把握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君臣一拍即合,便顺理成章。

然而,伶优这个职业毕竟身份低下,在古代很多人都对之看不起,当然也包括代北的勋贵们,当这些伶优们被委以重任的时候,自然遭到了代北集团的集体反对。

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而正是唐庄宗的这个危险尝试,最终没有制衡朝局,却最终玩砸了,随着郭崇韬等代北领军人物的败亡,各地对监军宦官、伶优们排斥心日盛,最终导致了作乱频起,形成了不可逆转之势。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标签: 李存勖

更多文章

  • 李存勖南征北战,举天下豪杰建立后唐,最后却被伶人困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李存勖

    历史上大唐覆灭之后,首先建立的是后梁,之后便是后唐。后唐是由沙陀族建立的,都城设在了河南洛阳,由李存勖建立,总共也就经历了14年。李存勖,小名叫做亚子。祖父因为战功被赐更名为李国昌。父亲是李克用,因为绞杀黄巢军有功,所以也被封为晋王,主要领地是以太原为中心的河东地区。李存勖算是出生于军人世家,从小跟

  • 朱温为什么打不过李存勖?五代十国战事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李存勖

    朱温一开始很猛朱温出身宋州。父亲是一个教四书五经的乡村教师。黄巢起兵后马上就加入了乱军,跟随黄巢,进占长安。后来他跟黄巢的心腹产生隔阂,遂投降大唐,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其驻屯地汴州为大运河要冲,相当于南方物资经洛阳运往长安的中继基地。此后一直到906年,朱温的扩张之路都非常顺利,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五代时期李存勖的两个后妃,为何命运会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陈啸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是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整个五代时期最能打的皇帝,比起后周世祖柴荣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比起治国来就差太多,重用伶人、宦官,屠戮功臣,简直就是治国无方,最悲催的是立了一位荒唐贪婪的皇后。李存勖的皇后刘氏年幼时,李克用攻打魏州,副将袁建丰得到刘氏,送到晋王府,李克用妻子曹氏教她歌舞。李存勖继任晋王后,

  • 五代十国三大战神,李存孝,李存勖,柴荣,谁更强?他最像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李存勖

    我们今天来谈谈五代十国时战神,什么样的人能称的上是战神呢?首先自身要有武功,要能征善战,有勇冠三军的魄力,攻无不克的战绩。第二,不能逞匹夫之勇,要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达到用兵如神,以寡敌众。春秋战国白起,李牧。秦末项羽和韩信。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唐朝李靖(神话中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李元霸(武功最

  • 不良人5:李星云决战通文馆,李嗣源没有天子命,步入李存勖后尘

    历史人物编辑:银燕爱旅游标签:李存勖

    不良人5:李星云决战通文馆,李嗣源没有天子命,步入李存勖后尘另一方面来说,这恰恰能够解释,明明稳如泰山的李嗣源,为什么还会遭遇重伤。如果不是“自己人”的暗中偷袭,李嗣源也不至于受伤如此严重。当然,能够背叛自己岳父的石敬瑭,也不是什么好货。说不定,石敬瑭会依靠李嗣源和契丹人的交情,真的勾连外族势力,进

  • 曾经以三箭定天下的战袖李存勖,为何最后死于伶人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彤陌红尘标签:李存勖

    造成李存勖之死并不只是宠信伶人,而是当初建国立业的武将们权力过大,李存勖妄想用伶人来化解功臣武将们的权力,只知一味的享乐,朝政一片腐朽不堪,再加上李存勖诛杀朝廷重臣最后引起朝臣们的愤恨,起兵造反将李存勖诛杀。李存勖勇猛敢斗,建立朝代之后灭后梁一统中原李存勖从小就善于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十一岁的

  • 不良人:十三太保已经死了6个,李存勖死于心腹,李存惠活不过1集

    历史人物编辑:淘气的小猫标签:李存勖

    不良人:十三太保已经死了6个,李存勖死于心腹,李存惠活不过1集李存勖李克用的嫡子,十三太保排名第2,头脑还是挺好的,就是太过自负。心腹镜心魔经常帮他出谋划策,镜心魔明面上是他的心腹,实际上一直计划着想要杀死他。被困潞州,与朱友贞对阵,在称帝后,和伶人唱戏时惨遭镜心魔刺杀。李嗣昭十三太保排名第3,是李

  • 骁勇善战的契丹骑兵,为何败给晋王李存勖的步兵?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李存勖

    公元917年,晋王李存勖命令大将周德威任卢龙节度使,镇守榆关、新州等地。因为榆关的地形险要,且又与契丹相接壤。早年,在李克用为王的时候,晋王就跟契丹主耶律阿保机互相结为友好,以兄弟相称,并相约在彼此有困难时,应该相互援救。因此,周德威到任后,对契丹人并没有严格的防范,虽然也有时双方发生过一些小的摩擦

  • 从《伶官传序》,看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李存勖

    文:hawk8255《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一篇体例特殊的传记。欧阳修先以较大的篇幅来讲述伶官的过错,然后再具体到个人的传,后世就将这个篇幅称为《伶官传序》。这个序的长度仅次于《冯道传序》,因为《伶官传序》曾收录于高中课文,更使它广为流传,也使得唐庄宗李存勖,成为南唐后主李煜和周世宗郭荣(柴荣)之

  • 李存勖二次击败朱温,后梁河北局势急剧恶化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李存勖

    大家好,欢迎来到五代十国系列的第二集:李存勖再次击败朱温,夺得了两个节度使的地盘上一集我们说到,朱温建立后梁不久就丢失了重镇潞州,但是厄运还没有结束。下面我们就来细说一下。我们看看后梁的版图,周边一堆割据势力,形势并不妙。更要命的是,后梁地盘上的一些州县并不完全忠心,比如义武成德两镇只是名义上归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