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权力与背叛的终结,开国皇帝李存勖的悲惨命运

权力与背叛的终结,开国皇帝李存勖的悲惨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风新视野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4/1/18 8:55:54

926年5月15日,存勖在做了四年的皇帝后去世。他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后唐也是五代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而李存勖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死于他的亲兵叛乱,亲族也基本被叛军诛杀殆尽。堂堂开国之君,为会被亲兵所杀呢?

首先,李存勖军事才能优秀,但太过于喜欢只身涉险。在攻打燕国时,他喜欢跟士兵一样拼杀,他时只带百将士拼杀,,在跟后梁的对战中,他也是多次亲自加入杀敌的行列。因为多次在险境中逃脱,让他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于是在性格上也更加毫无顾忌。

李存勖虽然是军事上的强者,但却是政治上的矮子,没有办法治理好他的国家。他将缴获的金银全部用来修建宫殿,完全不顾之前答应犒赏士兵的事,在面对连年灾害,面对上万人的死亡,面对百姓的背井离乡,他依旧选择大规模狩猎,纵容士兵践踏农田,而驻守地方的士兵,更是缺饷吃不饱饭,只能卖妻卖子,或者拦路抢劫。

李存勖还纵容刘皇后私吞供奉的财物。而刘皇后不以为然的说:”我们夫妻夺得天下,不仅仅靠的是武力,也是天意如此,凡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也正是李存勖夫妇这样的想法,也决定了他们视人命如草芥的思想。

李存瑁这样不顾人民士兵死活的统治,首先激起了各地方驻兵的叛乱,之所以参军就是为了吃饱饭,但这些驻守地方的士兵,不仅吃不饱饭,还十年不准还乡与家人团聚。面对士兵的不断造反,李存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想起来要犒赏士兵,但士兵的妻儿已经饿死,现在犒赏还有何用,李存勖死时,身边仅有几十人守在他的身边。李存勖的死也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短命朝。

标签: 李存勖

更多文章

  • 李存勖,苻坚的灭亡,原因究竟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李存勖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不可预料的,不仅要看个人的努力,还要看历史的进程。个人有雄才大略是一方面,但如何实现雄才大略却是另一方面,而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历史的发展来实现雄才大略则又是一方面。李存勖和苻坚两个人,一个是不知道如何实现雄才大略,而另一个是不知道利用历史的发展来实现雄才大略。先说后唐庄宗李存勖。

  • 基于李存勖的治理思想探析唐末政治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李存勖

    前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长久的王朝之一,其辉煌的历史文化影响着后世。但是,在唐朝的后期,政治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创始人,他在治理后唐的过程中,秉持着一系列治理思想和策略,为解决唐末政治危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将基于李存勖的治理思想探析唐末政治危机,并从政治

  • 半世英明半世糊涂的五代战神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李存勖

    五代十国不过五十余年,却是名将辈出,从时间来看,赵匡胤都应该算是五代的人,也许正是由于五代十国出的名将太多,才使得北宋没有一个名将。五代时期中原地区那么乱,契丹不敢侵犯河东一步,就是因为有这些名将,李存勖有五代第一名将之说,又有艺术家李天下的艺名,当主将的时候,智勇兼备,当皇帝以后昏庸无道。很难看出

  • 李存勖的前半生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李存勖

    公元885年,李存勖出生在西域的沙陀部,这是原本属于突厥的一个部族。在突厥分裂之后,沙陀族部落在领袖朱邪赤心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朱邪xié赤心是效忠于大唐的,因为在边境平叛有功,所以被唐朝赐名为李国昌。因此这沙陀族首领从此以后就不姓朱邪了,他们姓李了,而且还是大唐的国姓。李国昌有个儿子叫李克用,李

  • 后唐庄宗李存勖英雄一世也难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逻辑文化历史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英勇过人。父亲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号称“战神”。但善于马上征战不善于下马治国,每天耽于享乐,最终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笑柄。少年英雄李存勖从小就勇猛过人,喜欢骑马射箭,很受父亲李克用的喜爱,11岁就随父出征并受到唐昭宗的召见,被唐昭宗称赞“此儿日后定

  •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以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石敬瑭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这是况钟先生面对官礼的态度。当年的狸猫换太子是件让人无从下手的冤案,刘妃与内监郭槐用狸猫换取李妃的新生儿,包拯以自己的能力为李妃平反冤案,迎接李妃回宫,成为千古流传。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断案不走寻常路,却真实的反应他做官的另一面。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原本是作为太原的

  • 一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后找不到粟谷就砍你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石敬瑭

    古人断案和如今大为不同,碍于没有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也就发生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时任后晋皇帝的石敬瑭,虽贵为皇帝,但却热衷于处理地方事务,于是一日,一农妇报官声称军马吃了她家的粟谷。石敬瑭叫来了士兵进行对峙,双方各执己见,最终石敬瑭为验证军马腹中是否真的有粟谷,于是便下令直接杀死了军马。并宣称

  • 石敬瑭反唐,唐末帝李从珂兵伐太原,刘知远出城迎敌,连斩两员大将,战力爆表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石敬瑭

    永宁公主与亲信秦涉密谋,逃出洛阳,投奔丈夫石敬瑭。她以出城烧香还愿为名,来到洛阳城外,与秦涉快马加鞭,赶往太原。永宁公主的随从不敢回城,各自散去了。到了第三天,永宁公主府邸的管家见永宁公主到城外烧香还愿,一直没有回来,担心公主出现意外,急忙派人入宫,去向唐末帝李从珂禀报。唐末帝李从珂得到永宁公主三天

  •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石敬瑭

    从古至今,国土纷争一直都存在,如今,我国的台湾和钓鱼岛还都有人觊觎,而再往前追溯,不管是清朝时期的割地赔款,还是吴三桂引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每件事都关乎国之根本,都是关乎国家的大事。在此等重大事情上,有一个人的做法让人觉得荒唐无比,这个人就是石敬瑭,就是他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俯首称臣,在后来的百余年

  •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石敬瑭

    南宋时期国力衰弱,周边诸多强敌虎视眈眈,中原丧失了大片土地,连民族都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幸好华夏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南宋时期就有大量的爱国人士挺身而出,其中更有着岳飞这样的千古名将,他在诗中写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明自己收复故土的决心。我国历史上有过两个极为混乱的时代,分别是南北朝和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