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以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以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沈烈康 访问量:3410 更新时间:2023/12/20 21:49:50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这是况钟先生面对官礼的态度。当年的狸猫换太子是件让人无从下手的冤案,刘妃与内监郭槐用狸猫换取妃的新生儿,包拯以自己的能力为李妃平反冤案,迎接李妃回宫,成为千古流传。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断案不走寻路,却真实的反应他做官的另一面。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原本是作为太原的一位看守长官,也就相当于太原的一位父母官,为彰显自己为官清廉,与百姓心中的地位,每次有需要诉讼判决的关于百姓的案例,他都要一一过目,树立在百姓心中的榜样。

有这样的一位妇人前去报案,

诉说到有驻扎城门的将士,在他们家门口停下休息的时候,马匹将她们家的稻谷吃完了,导致家中无法生活。这关系到的就不仅只是一场官司的输赢问题了,更是一场关于民与军之间的判决,影响到的是百姓心中对军官的印象。石敬瑭为展示自己为官清廉,立马将士兵喊来调查此事的真实性。

被叫来的这位士兵并不承认有此事,报案的妇女也没有明确证据可以证明,附近的村民都没有看见士兵的马吃稻谷。

按照这样的情节发展下去,农妇无人证亦无物证,那么士兵自然不用承担责任,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因为始终是农妇自己没能掌握更多的证据来举证,因此妇女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石敬瑭却想要树立好名声,亦不愿百姓认为军中仗势欺人,石敬瑭始终改不了自己莽夫的人设,既然农妇没有人证物证,士兵也不承认此事,

真相如或许只有马才知道,那就只能把马给杀了,看看到底肠子里有没有稻谷,孰是孰非,一眼便能定案。

这个主意一出便马上有人附,但又觉得有不妥之处,

为看看是否真实存在的一点稻谷,就要杀死军中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马匹,这已经是得不偿失,且恰好妇女又认不出那一匹马是哪个,那么是不是要将马匹全部杀掉才能判断是不是吃了稻谷呢?但怎么可能为那一点的可能虚无缥缈的真相而去损害军中的利益呢?

妇女便想了想也不值得,毕竟军中的战马才是重要的,这概率太小,胜算也太小,思考后便说不告了不告了。士兵也很慌,毕竟马匹陪伴自己这么久,也有感情,一听要杀掉马匹,想着这么一点损失,赔偿一点就好,也不必小事变大事。如果石敬瑭就这样结案,想必他的名声也会传遍十里,此事亦会变成一段佳话以流传。

但石敬瑭终究抵不过莽夫的气质,一听这样一个好机会怎么能够错过,

笃定的说必须杀,有稻谷就杀士兵,没有稻谷就把说谎的妇人给杀死。石敬瑭此举无异于是在扩大此事的严重性,也没有公正廉洁的对待,更是缺乏所谓的公正严厉,有的只是做官的盲目官威。

此时,妇女和士兵都甚感绝望,没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严重,还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石敬瑭的行动力也是十分强,二话不说,战马便在他眼皮也不眨的情况下,被刨开肚子,倒在血泊之中,

士兵和妇女也被此举吓到昏迷,马肠剖开后,肚中没有稻谷,于是妇女被杀。

此事被记载到《旧五代书·晋书·高祖本纪》中,数年来,人们都以此事来称赞石敬瑭,说他在断案方面明断是非、不敷衍了事,没人能够随意欺骗他。

这个案例发生以后,便再也没有人敢去找他处理案件,断案断出的是百姓对他的一种恶劣的鲁莽,而不是公正廉洁,也没人造次。这样的办案方式也丝毫没有可取之处,有的只是百姓对石敬瑭的偏见鲁莽的认识,存在的只有一种滥杀无辜的影响。

参考资料:

《拒礼诗》

《旧五代书·晋书·高祖本纪》

标签: 石敬瑭

更多文章

  • 一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后找不到粟谷就砍你的头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石敬瑭

    古人断案和如今大为不同,碍于没有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也就发生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时任后晋皇帝的石敬瑭,虽贵为皇帝,但却热衷于处理地方事务,于是一日,一农妇报官声称军马吃了她家的粟谷。石敬瑭叫来了士兵进行对峙,双方各执己见,最终石敬瑭为验证军马腹中是否真的有粟谷,于是便下令直接杀死了军马。并宣称

  • 石敬瑭反唐,唐末帝李从珂兵伐太原,刘知远出城迎敌,连斩两员大将,战力爆表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石敬瑭

    永宁公主与亲信秦涉密谋,逃出洛阳,投奔丈夫石敬瑭。她以出城烧香还愿为名,来到洛阳城外,与秦涉快马加鞭,赶往太原。永宁公主的随从不敢回城,各自散去了。到了第三天,永宁公主府邸的管家见永宁公主到城外烧香还愿,一直没有回来,担心公主出现意外,急忙派人入宫,去向唐末帝李从珂禀报。唐末帝李从珂得到永宁公主三天

  • 农妇报案说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之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石敬瑭

    从古至今,国土纷争一直都存在,如今,我国的台湾和钓鱼岛还都有人觊觎,而再往前追溯,不管是清朝时期的割地赔款,还是吴三桂引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每件事都关乎国之根本,都是关乎国家的大事。在此等重大事情上,有一个人的做法让人觉得荒唐无比,这个人就是石敬瑭,就是他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俯首称臣,在后来的百余年

  •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杀马后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石敬瑭

    南宋时期国力衰弱,周边诸多强敌虎视眈眈,中原丧失了大片土地,连民族都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幸好华夏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南宋时期就有大量的爱国人士挺身而出,其中更有着岳飞这样的千古名将,他在诗中写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明自己收复故土的决心。我国历史上有过两个极为混乱的时代,分别是南北朝和五代十

  • 石敬瑭:教科书告诉你把燕云十六州丢了四百年是我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教科书告诉你把燕云十六州丢了四百年是我的错?“燕云十六州”这一地理概念,通常认为是指由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太行山以东的山前“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与今太行山以西的山后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九州,合计共十六州,史称燕云十六州。纵观我国历史,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农妇报案称军马吃她粟谷,石敬瑭:马肚找不到粟谷就砍她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石敬瑭

    如果你对后唐和后晋的历史有所了解,想必也该对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有所了解吧。他曾因为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做父,而成为被人啼笑皆非的“儿皇帝”,也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少有的,以“丑事”而闻名的一代帝王。然而,抛开这件事的荒唐,既然能够成为皇帝,那他应该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吧。据说在成为皇帝之前,

  • 赵匡胤为何选择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石敬瑭犯了多大错?两宋吃瘪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真不是乱说的,他为了坐上皇位,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佬也就算了,还要跟人家达成盟约,以后他石敬瑭就是契丹佬的孝顺儿子,而契丹佬则是老爹。这一协定达成以后,契丹果然出兵帮助石敬瑭干垮了死对头李从珂,石敬瑭大笔一挥,这燕云十六州是你们的了!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了后晋,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燕云十

  • 石敬瑭为何要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竟然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石敬瑭

    其实说大方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当时燕云十六州确实不是石敬瑭的地盘。彼时的石敬瑭陷入了穷途末路,不仅被后唐朝廷免除了一切的官职,还被皇帝李从珂派兵攻打他当时驻扎的太原,随着太原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石敬瑭被击败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这时候石敬瑭为了自保,便将燕云十六州作为交换条件请求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出兵援助自

  • 沙陀人和粟特人有何区别?五代有四国是沙陀族建立?石敬瑭便是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石敬瑭

    导语:河西走廊被汉武帝打通以后,这里成为了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沟通的桥梁。期间大量西域民族的商人,来到河西走廊与中原地区的商人进行贸易,这些西域民族当中,就有粟特族人在里面。粟特族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民族,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比较少见的,没有建立国家的商业民族。他们频繁地来往西域和河西走廊之间互相传送商品

  • 五代十国屈辱史,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门户洞开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石敬瑭

    认贼作父,称臣割地,卖辱求荣,他以一己之力拉低了中国帝王的底线,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也只能说活久见。前文笔者说了后唐的第四任皇帝,从干儿子成功转正的李从珂。这李从珂在上位之后,就一直对自己的姐夫石敬瑭如鲠在喉,处心积虑地想除掉石敬瑭,生怕他会威胁到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大位。而石敬瑭这边也逐渐产生了一个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