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庄宗李存勖——高开低走的传奇英雄

后唐庄宗李存勖——高开低走的传奇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4/1/17 19:10:37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高开低走,宠信伶人导致被杀,实际上李存勖就是死于吃相难看,五五代十国从李存勖开始,无论是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乃至后周郭威都和多少和李存勖有些联系。

可以说,在五代十国五十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李存勖堪称第一名将,身在河东,杀的契丹人头滚滚,耶律阿保机不敢侧目。为将的时候英明果敢,为君的时候,糊涂透顶,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人,而李存勖之所以反差如此之大,一是治军与治国不一样。再就是过于吝啬,此人没有格局和胸怀,当皇帝之后又自觉英明神武,过度膨胀。李存勖视李世民为自己的政治偶像,却只学到李世民的勇猛善战,而却没有学会李世民的治国之道。

李存勖虽然姓李,但不是汉人,他的姓也是唐朝皇帝所赐,是出身突厥沙陀部族,,其父李克用,小名亚子,自幼生得英俊威武,自幼好武,其父李克用离世后,李存勖继承大业,建立后唐,灭了世仇朱温,成就一代霸业。成为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一生可谓高开低走,从勇冠三军的武将到贪生怕死的皇帝,年轻的时候,虚怀若谷,智勇兼备,骁勇善战,当皇帝之后却成了一个自私,无能,骄傲的帝王,而且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最后不得善终。李存勖的一生真的可以说是从“五好青年到中老年堕落史”。

李存勖的政治头脑、军事能力比他爹李克用强多了,军事才能超迈绝伦,天下英雄无出其右。但唯独没继承李克用的人格魅力和识人之明。李克用虽然不识字,但颇有识人之明,河东诸将都是李克用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嗣源是孤儿,李嗣昭是农民的孩子,符存审是朱温那里投降过来的主将,张承业是逃难过来的老太监。这些人死心塌地地追随了两代晋王数十年,就是因为李克用英雄不问出处,厚待他们,而后唐建国后,原河东名将凋零,宿将周德威、李存进、李嗣昭早已战死,当时剩下的河东宿将只有三人——卢龙节度使李存审、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但不久后李存审和李存贤。而李嗣源成为后唐开国名将中硕果仅存的唯一一人,在军中威望不在李存勖之下。但就是此人后来造反。这几位有一个活到926年,李存勖也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

当皇帝与当武将不一样,李存勖以治军方式来治国显然是错误的,但你要说李存勖有多坏也未必,有豪侠之气,仁爱至孝,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帝王,是个具有一定魅力的人格英雄和传奇。李存勖最大错误就是自私和吝啬、一个皇帝可以残暴,昏庸和无能,但绝对不能自私和吝啬。灭梁之后吃相还越来越难看。河东集团的二代因李存勖防范过度几乎很难出头,反而后梁的奸臣降将,名门望族的庸才反倒位居高位。如此一来,李嗣源一造反,河东一系几乎都站在李嗣源一侧。

李存勖败亡,没有政治素养是首因,但奇怪的是,只要他活着,整个河东能盖过李存勖声望的可谓寥寥无几。但自李存勖主政河东直到当皇帝之后,始终没有组建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说白了,李存勖治下的河东集团又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集团。而后来的后晋,后汉和后周都是文官主政。李存勖没有政治眼光,缺乏长远的思考,政治眼光不够。这就是常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再加上后唐政权根基不稳,派系林立,其内部混乱程度堪称五代第一。

而李存勖登基之对国家疏于治理,任由自己的皇后弄权。李存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却娶了一个贪婪成性的老婆,虽然把失去江山社稷的原因推给女人是无能的体现,但李存勖这个皇后刘氏也太无能了。论成就,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成就和能力能和他比的人也不太多,论失败,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事迹极具浪漫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李存勖

更多文章

  • 李存勖的后唐王朝,到底是新的王朝还是唐朝复辟?

    历史人物编辑:西窗夜话标签:李存勖

    在五代十国时期,存在这样一笔历史糊涂账:那就是李嗣源建立的后唐王朝,到底该怎么算?应该是为新王朝,还是是为复辟唐朝?其实个人感觉,李嗣源本身也是主张把后唐的定位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毕竟,五代十国的年月,人们倒也不在乎这个。1、晚唐风云唐朝唐僖宗在位期间,黄巢起义爆发。起义军席卷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同

  • 后唐李存勖:武功赫赫,疆域五代之首,却死于戏子之手,还有位鞭打亲爹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闲言碎语说历史标签:李存勖

    五代十国是个礼崩乐坏,人伦失余的时代,唐末以来长期的藩镇割据,诸侯混战导致人命贱如草芥。命都不保了,那套礼法自然没什么人讲究了。武将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拔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任你才华横溢,也是砧板上的鱼肉而已。为了活命,无耻一点,不顾礼节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而为了自身地位,亲情骨肉也不认的,同样大有

  • 《画江湖之不良人》人物志之李天下—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小爽的生活记录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是十三太保的二太保,李克用唯一的亲生儿子,爱好戏剧,平时总是带着一副面具,用戏腔说话,武功平平,但具有很好的军事才能,擅长领兵打仗,是一个野心家。李存勖初次登场第二季初次登场,朱友贞攻打李存勖守卫的潞州城,李存勖去找李嗣源调兵遣将,李嗣源派出李存忠李存孝前去相助。潞州陷落,李星云以自己交换潞

  • 为什么后唐被伶人控?李存勖的艺名是??最终结束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李存勖

    灭掉后梁后,李存勖从繁忙的军务中解放出来,把精力完全投入到自幼就喜好音律歌舞中去,原来所豢养的伶人也因此得宠。有时候,李存勖还亲自粉墨登场,与伶人同台演戏,甚至给自己取了艺名“李天下”。自然,后唐的朝政大权就被得宠的伶人所掌握,后唐庄宗时期的后唐王朝也就成了伶人王朝,这在历史上也是可拍案的特例了。这

  • 权力与背叛的终结,开国皇帝李存勖的悲惨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清风新视野标签:李存勖

    926年5月15日,李存勖在做了四年的皇帝后去世。他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后唐也是五代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而李存勖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死于他的亲兵叛乱,亲族也基本被叛军诛杀殆尽。堂堂开国之君,为何会被亲兵所杀呢?首先,李存勖军事才能优秀,但太过于喜欢只身涉险。在攻打燕国时,他喜欢跟士兵一样拼杀,他时

  • 李存勖,苻坚的灭亡,原因究竟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李存勖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不可预料的,不仅要看个人的努力,还要看历史的进程。个人有雄才大略是一方面,但如何实现雄才大略却是另一方面,而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历史的发展来实现雄才大略则又是一方面。李存勖和苻坚两个人,一个是不知道如何实现雄才大略,而另一个是不知道利用历史的发展来实现雄才大略。先说后唐庄宗李存勖。

  • 基于李存勖的治理思想探析唐末政治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李存勖

    前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长久的王朝之一,其辉煌的历史文化影响着后世。但是,在唐朝的后期,政治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创始人,他在治理后唐的过程中,秉持着一系列治理思想和策略,为解决唐末政治危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将基于李存勖的治理思想探析唐末政治危机,并从政治

  • 半世英明半世糊涂的五代战神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李存勖

    五代十国不过五十余年,却是名将辈出,从时间来看,赵匡胤都应该算是五代的人,也许正是由于五代十国出的名将太多,才使得北宋没有一个名将。五代时期中原地区那么乱,契丹不敢侵犯河东一步,就是因为有这些名将,李存勖有五代第一名将之说,又有艺术家李天下的艺名,当主将的时候,智勇兼备,当皇帝以后昏庸无道。很难看出

  • 李存勖的前半生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李存勖

    公元885年,李存勖出生在西域的沙陀部,这是原本属于突厥的一个部族。在突厥分裂之后,沙陀族部落在领袖朱邪赤心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朱邪xié赤心是效忠于大唐的,因为在边境平叛有功,所以被唐朝赐名为李国昌。因此这沙陀族首领从此以后就不姓朱邪了,他们姓李了,而且还是大唐的国姓。李国昌有个儿子叫李克用,李

  • 后唐庄宗李存勖英雄一世也难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逻辑文化历史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英勇过人。父亲死后,他秉承遗命,灭后梁,逐契丹,统一北方,建立后唐,号称“战神”。但善于马上征战不善于下马治国,每天耽于享乐,最终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笑柄。少年英雄李存勖从小就勇猛过人,喜欢骑马射箭,很受父亲李克用的喜爱,11岁就随父出征并受到唐昭宗的召见,被唐昭宗称赞“此儿日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