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进喜: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为阻止井喷,带伤跳进泥浆坑

王进喜: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为阻止井喷,带伤跳进泥浆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静心读史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1/20 22:21:45

铁人进喜一生都在大庆油田工作,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奉献出无悔的青春,这样一位时代楷模是值得吾辈所铭记的。1960年4月13日,大庆油田内,大家正在围坐一团学习大庆会战指挥部的《战报》第二期的一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扬著名的石油开采工人——王进喜。

作为先进员工,王进喜被大庆油田立出来做榜样,为了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大庆油田指挥部还举办了一场誓师大会,会议上王进喜喊出了“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壮志口号,极大的鼓舞了油田工人们的士气。

1960年4月14日,王进喜带领1205部队成功打出了大庆油田历史上的第一口油井,并且成功出油,这在我国石油工业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第一个全新记录。就在大家沉浸在这一番热血沸腾的气氛中时,丝毫没有人料到,危险已经悄悄到来了。

一、新油田突遇井喷,王进喜临危不乱想法子解决

1960年5月1日早晨,王进喜和工友们一起维护刚刚打好的新井田,由于这个井的位置处在一个特别的高压区,在地质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井喷事件,一旦发生井喷,会瞬间引发爆炸。因此参与维护的每一个工友的内心都悬在了半空,他们一丝不敢懈怠,沉着气不断的下钻井。

钻机下到700米左右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地下高压,井喷事件的触发就在一瞬间。在此危急时刻,油田工人需要赶紧做压井工作,防止油井喷发。而做压井工作采用的方式是将泥浆混合重晶石粉,然后快速的压到井下,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重晶石粉在其中可以发挥快速冷却钻头,使得破裂的孔壁快速封合起来,这样井里面的油气就不会在大气压的情况下一直向上喷涌,钻井机和井架就可以暂时性的确保安全,不再下沉。

不过犯难的事情是施工没有重晶石粉,王进喜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决定让大家把黄土和水泥倒进泥浆池中,可眼看着倒进去的水泥都沉到了水底,并没有能够成为混合凝浆。这时候必须要有搅拌机才能够将这些泥浆搅到有粘合性,可是施工现场也没有搅拌机,该怎么办呢?

千钧一发之际,站在泥池旁边的王进喜也顾不得身上的伤,奋力一跳就跳进了泥浆里,他试图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一个搅拌机,奋力地在泥浆池内挥舞自己的双臂,不断的将下沉的泥浆搅到上面来,有效的阻止了井喷。

而他的队友们再见到王进喜这样做之后,也立马跟着跳进了泥池内,几个英勇的汉子历时三个多小时不断地搅动泥浆,止住了井喷,最终成功的保住了油田的井架和钻机。王进喜和1205队的几名队员的英勇事迹被传遍了整个大庆油田,数万名工人被他们的斗志所鼓舞。

二、大庆精神传遍全国,掀起“全国学大庆”风潮

1964年5月26日,主席和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书房里会谈,毛主席笑着询问了秋里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实况。此次会议是以多个油田工人的感人事迹串联起来的,比如萨尔图故事、铁人铁人王进喜的故事等等,将这些林林总总的事迹结合到一起造就了“大庆精神”。

毛主席在听了余秋里同志汇报后,对大庆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赞同,认为做工业就是要向大庆学习,并且号召全国的工业企业都要向大庆学习精神。

三、大庆油田成为中国原油基地,为中国

创造巨大财富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第一次向外运输原油,当载满600吨原油的列车缓缓驶出隧道时,守在隧道旁的人们欢呼雀跃,欢送列车的驶出。到1963年,大庆油田已累计打井超过1178口,年原油产量高达439.3万吨,几乎占据了全国原油市场的近六成。同年12月4日,周恩来总理宣布我国石油已经基本上可以完成自给自足。

这一喜人的消息也宣告着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彻底过去了,中国也走向了原油大国之路。大庆油田开发60年以来,为共和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帮助我们的国家摘掉了“贫油”的帽子,创造了中国石油第一战线,在世界范围内开创同类油田开发最多的历史奇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王进喜作为大庆油田的第一代开创者为中国在石油领域的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时代的楷模。大庆精神中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品质也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学习的标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王进

更多文章

  • “铁人”王进喜:生前事迹感染众人,临终前拿出一物更感动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王进

    “铁人”王进喜:生前事迹感染众人,临终前拿出一物更感动国人!我们从小在课本中学习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他们不怕牺牲,不怕艰苦,有着坚强的品格,还有着迎难而上的勇气,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这样才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一个人他的事迹,很多人都知道,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因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选择是梁山好汉最好的归宿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王进

    王进不像梁山好汉和《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一样有绰号,也就注定他不会上梁山,试想王进没有认清皇帝和当权的嘴脸,对他们忍让服从,出路有两条,一是被迫害而死,二是像林冲一样被逼上梁山,远离主流社会,身上背负反贼的心理负担,即使招安也没有好下场。从这点看王进是一个水浒传中最有智慧的人,奸佞当道,君子在野,自古

  • 水浒传开头为什么会出现王进这样的龙套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王进

    水浒传中,王进是最早出场的好汉,但几章过后,王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通俗地说:王进就是个“跑龙套”的。那么,王进这个角色是不是就无足轻重呢?非也!无论是从情节、内涵和故事走向上,王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进是拉开水浒故事大幕的关键 王进出场,立刻就“牵”出了高俅。高俅是水浒传中的大反对派,但是也是主角

  • 遭到高俅迫害,王进带母亲逃跑时,为何家中还锁门?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王进

    近三年来,我特别爱看《水浒传》,写了很多文章,也看了很多相关内容。但是,网上所看到的水浒,几乎都是武将点评和人物争议,总觉得这样还不够。毕竟,水浒之所以能跻身四大名著行列,更主要是和它自身的文学水平有关。 这方面,金圣叹说过很多,虽然他删减并篡改了水浒,抹黑了宋江等人,但就

  • 王进武艺高强,最先出场,为何最后携母弃家逃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王进

    梁山好汉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不用说,自然是九纹龙史进。史进之后,则是少华山的朱武、陈达和杨春、鲁达等人。如果把好汉的范围扩大到全书,那么第一个出场的则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武艺高强,曾在史家庄教史进半年武艺,成功把一个花拳绣腿的史进,武艺提高到后来的八骠水平,而且他教史进十八般武艺,“尽心

  • 《水浒传》中,教头王进为何没有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王进

    有些人,就是擅长在外面看着,都不喜欢进场。你看一百零八将,领头的有几个是自愿的?晁盖那一波是自愿落草的,但给他们打边缘的,有社会地位的宋江、朱仝、雷横等人,有几个是愿意落草的?所以,有着正常社会身份和地位的王进,自然也是不愿意的。即使跟一百零八将关系密切,王进也不会愿意成为他们。既然后来落草的哪些人

  • 教头王进没有投靠老种经略相公,他加入张俊麾下,活跃在南宋初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王进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塑造无数英雄人物,其中以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最为著名。然而在一百单八将之外,小说中也有很多英雄人物让读者们回味无穷,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便是这样一位。他虽然不在一百单八将的行列里,但一身武艺绝不在梁山好汉之下。他的徒弟九纹龙史进位列梁山泊的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是

  • 崔白因何打破北宋画风?是融合了徐黄异体,还是创新的写生之法

    历史人物编辑:寓书喻画标签:崔白

    导语:崔白擅花竹、翎毛,也喜佛道壁画,尤长于写生、写实。他打破了“黄家富贵”的花鸟画形式,形成清赡疏通的风格。从其代表作《寒雀图》和《双喜图》可以看出崔白能不失江南人的水墨灵性,而且兼顾了对物象形体工整的“黄体”,使其呈现了不失工整的水墨气象和大幅巨制的气魄。 无论是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艺术,还

  • 《清平乐》董秋和的两种结局,牺牲与崔白的爱情最终成了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杰子青春说娱乐标签:崔白

    《清平乐》董秋和的两种结局,牺牲与崔白的爱情最终成了贵妃?由王凯、江疏影等人主演的《清平乐》正在热播中,该剧一共有70集,讲述的是一个长故事。这部剧非常贴近历史,剧中也有很多历史人物。如今的剧情,喜忧参半。喜的是曹皇后与赵祯终于圆房了,这两位结婚15年居然都没有成为真正的夫妻。忧的是张贵妃还没下线,

  • 《清平乐》张妼晗算计皇后,却因此让秋和与崔白缘尽,茂则犯难了

    历史人物编辑:梁小丫标签:崔白

    《清平乐》中,张妼晗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她明明已经很得宠了,却还要得寸进尺视皇后为敌。曹皇后不想和她一般见识,也不想得罪官家,所以她处处忍让,没想到容忍更助长了她的气焰,令她想方设法算计皇后。董秋和原本是司设局女官,被张茂则看中后提拔,打算送到官家跟前对抗张妼晗的,可是官家因诸多考虑没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