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遭到高俅迫害,王进带母亲逃跑时,为何家中还锁门?

遭到高俅迫害,王进带母亲逃跑时,为何家中还锁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郑玉佼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4/1/23 3:30:26

近三年来,我特别爱看《水浒传》,写了很多章,也看了很多相关内容。但是,网上所看到的水浒,几乎都是武将点评和人物争议,总觉得这样还不够。毕竟,水浒之所以能跻身四大名著行列,更主要是和它自身的文学水平有关。

这方面,金圣叹说过很多,虽然他删减并篡改了水浒,抹黑了宋江等人,但就文学点评方面而言,他依旧很优秀,尤其是写作手法方面。当然,他也有没注意到的地方,可能很多读者也没有注意到。

所以,我决定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写一点《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0月北京第一版)在文字细节方面的内容。

好了,下面是正文。

第二回前半部分,大概是说:高俅发迹,做到了太尉,上任第一天,他就要打进。在众多将领的求情下,高俅饶了王进。王进回家后,想到高俅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带着老母,往西延安府逃去。

这部分细节有很多,一个一个看。

1.高俅对王进的辱骂

上任第一天,按理说是个好日子,即便属下有人请病假,高俅也不应该生气。但是,高俅不但生气了,还特别生气,不但逼着王进来见自己,而且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王进刚拜见高俅,高俅就说“你那厮”“这厮”“你省的甚么武艺”。当王进回复高俅后,高俅更加生气,直接骂王进是“贼配军”,随即叫人打王进,还特意强调“加力与我打这厮”。众人为王进求情后,高俅还骂王进是“贼配军”呢。

王进确实生病了,高俅非但不能体恤,反而如此辱骂,成何体统?这些侮辱性的称呼,也足以看得出高俅的心胸和为人了。唉,小人得志,君子遭殃。

高俅如此做,不是因为他新官上任三把火,也不是要对王进使下马威,他完全就是在公报私仇。因为王进的父亲王升,曾打伤过高俅。那会儿高俅还没发迹,只能忍着。等他发迹后,王升已经去世,所以他才会找王进报仇。

事实上,高俅在正式上任之前,就已经知道王进是自己属下,他还提前派人监视了王进。

2.高俅对王进的监视

王进被高俅辱骂后,一路上不断思量,不怕官,只怕管,自己在高俅之下,怎么和高俅较劲呢?回到家中,他把想法跟母亲说了,母亲建议他三十六计走为上,王进也决定去投奔老种经略相公。

此时,母亲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其母又道:“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若他得知,须走不脱。”

王进母亲这番话,充分说明,两个牌军表面是服侍王进,实则为监视他。当时还是高俅上任当天,殿帅府派来的牌军却要监视王进,这莫非是上一任太尉所为?基本不可能,因为上一任太尉和王进没仇,这样写也很突兀。

我推测,高俅是在正式上任太尉前,派了两个牌军去监视王进。

因为高俅成为太尉,其实是之前的事情,他不是今天刚成为太尉,就去上任了。这一天是他“拣选吉日良辰”上任的日子,不是他成为太尉的日子,可能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前,他就已经是太尉了。

所以说,高俅是提前安排两个牌军监视王进。如此,可以推测,高俅其实早就已经盯着王进了,只是没表现出来。这也能解释,为何高俅上任第一天就要打王进,因为他早就憋着要报仇了。

也就是说,王进不知道高俅做了太尉,但是,高俅知道王进做禁军教头,还知道他归自己管,甚至提前派人去王进家,进行监视活动。

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张牌和牌也确实是监视王进的,王进支开他们,带着老母逃跑后,他们就高俅报告了。

3.王进对牌军的支配

这部分中,还有一处细节,我觉得十分精彩。

王进带着老母亲逃跑时,原文说他“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然后取路望延安府而去。

我当时看到这里,还觉得纳闷:王进家都不要了,干嘛还锁门呢?而且是前后门都锁。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一处文字,要是我写的话,直接就会去掉了啊!

但是,我继续看完后面的内容时,才觉得这一处真是神来之笔。

王进以去岳庙还愿为由,支开了张牌和李牌。两人在岳庙等不到,已经巳时(上午9点到11点)了,李牌先回来找王进,“见锁了门”,两头无路,又找了半天。等张牌来时,两人又找了很大一会儿,天都黑了。又等了一夜,还是没等到王进,两人又找了王进亲戚家,还是没有王进消息。最后,两人才去告诉高俅。

也就是说,两人从等候王进,到找不见王进,再到去告诉高俅,已经耽误两天了。这两天时间,王进已经跑远了。

为什么两个牌军没有第一时间去告诉高俅呢?答案就在门上。

因为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家里只要锁门,就代表人不在,但人还会回来。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王进跟老母逃跑时,前后门直接不关了,会是什么情况?很明显,两个牌军会进屋里看,而一看屋里收拾过,衣服首饰都没了,王进老母也不在,他们就会明白,王进已经跑了!那样的话,恐怕王进跑不远就被抓了,毕竟母亲骑马他步行,速度不会很快。

现在,王进反其道而行之,明明跑路还锁着前后门,仿佛他只是暂时不在,还会回来一样。这就让两个牌军以为,王进是有事出门了,所以他们第一反应是四处去找,而不是立马告诉高俅。

这一处细节,能看出来王进是个有心人,聪明人,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和思维。

当然,这里还有一处,能看出来王进很聪明。

王进支开两个牌军,不是同时进行的。

当天黄昏,王进让张牌晚上去岳庙,告诉庙祝来日早些开门,等他去烧头柱香,还顺便让张牌在庙里歇息,等着自己。次日天快亮时,王进让李牌拿了钱,去岳庙和张牌买三牲(牛羊猪),在那里等候,自己买些纸烛随后就到。

为何要分开支走两人?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两人起疑。

而且,王进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很独特,是天快亮时。正常人要逃跑,应该会等天快黑的时候,因为晚上不会被注意到,而且走了后城门就关上了。但王进却选择天要亮的时候,这让人始料不及。李牌不怀疑,应该也是因为想不到这点。

4.王进对母亲的孝心

大家看到王进带着母亲逃跑,可能都松了一口气。其实,我们读到后面,会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王进还带着病呢。

王进在家休养,被高俅逼着去太尉府,原文说他“只得捱着病来”。这里的捱,是“痛苦地忍受”之意,说明两点。第一,王进确实病了;第二,王进病得不轻。

然而,王进回来后,第二天天不亮时就带着母亲跑了。此时的王进,病好了吗?当然没有,他其实依旧捱着病呢。

然而,即便如此,王进也没有骑马,反而让母亲骑马,自己步行,还要挑着担子,足以看得出王进的孝心了。

王进被高俅陷害,不得不逃跑,他想到的不是落草为寇,而是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安身立命,这可以说是忠;王进自己生病,却带着老母出逃,还让母亲骑马,自己牵马步行,母亲生病也用心服侍,这可以说是孝。

显然,王进是忠臣孝子。

高俅才做太尉,就要打王进,就逼走了忠臣孝子,后面108位好汉被逼上梁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王进

更多文章

  • 王进武艺高强,最先出场,为何最后携母弃家逃亡?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王进

    梁山好汉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不用说,自然是九纹龙史进。史进之后,则是少华山的朱武、陈达和杨春、鲁达等人。如果把好汉的范围扩大到全书,那么第一个出场的则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王进武艺高强,曾在史家庄教史进半年武艺,成功把一个花拳绣腿的史进,武艺提高到后来的八骠水平,而且他教史进十八般武艺,“尽心

  • 《水浒传》中,教头王进为何没有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王进

    有些人,就是擅长在外面看着,都不喜欢进场。你看一百零八将,领头的有几个是自愿的?晁盖那一波是自愿落草的,但给他们打边缘的,有社会地位的宋江、朱仝、雷横等人,有几个是愿意落草的?所以,有着正常社会身份和地位的王进,自然也是不愿意的。即使跟一百零八将关系密切,王进也不会愿意成为他们。既然后来落草的哪些人

  • 教头王进没有投靠老种经略相公,他加入张俊麾下,活跃在南宋初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王进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塑造无数英雄人物,其中以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最为著名。然而在一百单八将之外,小说中也有很多英雄人物让读者们回味无穷,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便是这样一位。他虽然不在一百单八将的行列里,但一身武艺绝不在梁山好汉之下。他的徒弟九纹龙史进位列梁山泊的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是

  • 崔白因何打破北宋画风?是融合了徐黄异体,还是创新的写生之法

    历史人物编辑:寓书喻画标签:崔白

    导语:崔白擅花竹、翎毛,也喜佛道壁画,尤长于写生、写实。他打破了“黄家富贵”的花鸟画形式,形成清赡疏通的风格。从其代表作《寒雀图》和《双喜图》可以看出崔白能不失江南人的水墨灵性,而且兼顾了对物象形体工整的“黄体”,使其呈现了不失工整的水墨气象和大幅巨制的气魄。 无论是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艺术,还

  • 《清平乐》董秋和的两种结局,牺牲与崔白的爱情最终成了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杰子青春说娱乐标签:崔白

    《清平乐》董秋和的两种结局,牺牲与崔白的爱情最终成了贵妃?由王凯、江疏影等人主演的《清平乐》正在热播中,该剧一共有70集,讲述的是一个长故事。这部剧非常贴近历史,剧中也有很多历史人物。如今的剧情,喜忧参半。喜的是曹皇后与赵祯终于圆房了,这两位结婚15年居然都没有成为真正的夫妻。忧的是张贵妃还没下线,

  • 《清平乐》张妼晗算计皇后,却因此让秋和与崔白缘尽,茂则犯难了

    历史人物编辑:梁小丫标签:崔白

    《清平乐》中,张妼晗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她明明已经很得宠了,却还要得寸进尺视皇后为敌。曹皇后不想和她一般见识,也不想得罪官家,所以她处处忍让,没想到容忍更助长了她的气焰,令她想方设法算计皇后。董秋和原本是司设局女官,被张茂则看中后提拔,打算送到官家跟前对抗张妼晗的,可是官家因诸多考虑没有宠

  • 铁木真为何要帮助落魄的克烈部王汗?他的手段,比札木合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王汗

    #百度知识年货节# 时势造英雄,是因为英雄能看懂时势。时势即趋势,能把握趋势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英雄。在十三翼之战中,铁木真被札木合打败后,他自身难保,可他为何要竭尽全力帮助落魄的克烈部王汗?铁木真的手段,确实比札木合高明。在铁木真崛起前,克烈部是草原上实力最强的部落之一。克烈部的首领名叫脱斡邻勒,

  • 克烈部王汗逃亡时无人收留,成吉思汗派三千骑兵寻找:这是个宝贝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王汗

    一个人有没有本领,就看他会不会识人。成吉思汗虽然大字不识,可他识人的本领,无人能及,这也是他为何能纵横欧亚大陆的原因。成吉思汗的贵人是克烈部的首领脱斡邻勒王汗,如果没有王汗的帮助,成吉思汗要想在群雄并起的草原上站稳脚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难。可是,王汗也有落难的时候。成吉思汗在十三翼之战中,被札木合

  • 成吉思汗为何能得到王汗和札木合的帮助?求人要有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王汗

    #百度知识狂欢节# #百度付费专栏# #百度知识英雄大会# 铁木真(为了方便阅读,以下称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在称汗前,实力非常弱小,他甚至连自己的新婚老婆都保护不了,最终被蔑儿乞部抢去。抢亲,是草原上几百年来形成的风俗文化,本已司空见惯,但这对被抢的一方来说,却是奇耻大辱,因为只有弱小的男人,才保护不

  • 北宋驻疆大臣王彦升,如何辅佐赵匡胤,却多年不得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哎呀君读历史标签:王彦升

    王彦升,北宋的开国功臣,一位杰出的大将军。他的一生说来也是丰富,先后侍奉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初建立的宋朝。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无论是在哪位统治者手下效命,他总是能够凭借着出色的军事实力得到其器重,在军队中也有很高的声望。根据历史记载,王彦升曾经与周世宗共同讨伐南唐政权与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