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有个叫秦宜禄的人,老婆被曹操和关羽抢来抢去,这事是真的吗?
确实是真的,这个故事并非《三国演义》虚构,裴松为《三国志·文帝纪》作的某一段注释中,引用了一段来源于野史《汉献帝传》的故事,这一段记载了秦宜禄及其儿子的生平。看完这段故事时,我的内心是有点复杂的,不知道该说这秦宜禄窝囊,还是该说他懂“大智慧”,是是非非,留给读者评定吧。
秦宜禄的故事
秦宜禄此人,最初只是洛阳城一个小小的守城小兵,吕布曾当过执金吾,负责统帅京师的军队,是秦宜禄的长官。后来京师大乱,吕布带着数百人从京师出逃,秦宜禄紧跟吕布的脚步,是这仅有的数百名随从之一。从洛阳出逃后,吕布一行人如丧家之犬,四处流离,最终好不容易才抓住机会在兖州阴了曹操一道,占据了一点地盘。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好不容易才翻了身后,吕布论功行赏,一直追随他的秦宜禄,也终于摆脱了小兵的身份,成为了吕布帐下的一个将军。
某年吕布需要和袁术缔结友好关系,共同面对来自曹操的威胁,他派秦宜禄出访袁术。袁术为了讨好吕布,就把一个家世十分显赫的女人——一位汉室宗族出身的女子嫁给了秦宜禄,从此秦宜禄就留在了袁术那边,他之前的妻子杜氏以及儿子秦朗留守在下邳。
建安三年,曹操带兵攻打吕布,包围了下邳。曹操盟友刘备的手下大将关羽,三番五次送来书信,要求曹操攻克下邳后把秦宜禄的媳妇杜氏送给自己。
其实关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若只向曹操提那么一两次,下邳破城后杜氏可能就到手了。可他非要三番五次地向曹操重申自己的要求,反而引起了曹操的好奇:这杜氏该不会是个绝世美女吧,竟能让关羽这样的人杰都这么看重?
所以在下邳破城之前,关羽愚蠢的举动就已经让曹操对杜氏这个美人念念不忘了。破城之后,曹操立刻去见了杜氏,发现她果真是个绝世美女,于是立即让人把杜氏送回了自己的府邸,后又纳她为妾。
曹操还是有点底线的,为了不让杜氏母子分离,他又霸占了秦宜禄的儿子秦朗,把他纳为了继子……还算说得过去吧。
关羽听说后心里肯定是要骂人的,秦宜禄听说后心里肯定比关羽更加憋屈。此时秦宜禄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选择报夺妻之恨,从此与曹操势不两立;还是选择忍气吞声归降曹操,一是为了能让家人用另一种方式“在一起”,二是为了借助前妻杜氏和“前子”秦朗在曹操身边的优势,为自己在谋个一官半职。
秦宜禄决定归降曹操,他被曹操升迁为铚县县长……还算说得过去吧。
建安四年,刘备与曹操决裂,带领手下向东边逃亡,一行人路过铚县时,张飞亲自去见秦宜禄,他用任何男人都不能忍的话刺激秦宜禄:“老婆、儿子都被曹操抢走了,你还甘心做曹操的手下?做人哪能这么窝囊,不如跟着我们一起走吧!”
秦宜禄被数落得面红耳赤,脑子一热,就跟上了刘备一行人的步伐,结果走了没几里路,秦宜禄冷静了下来:“我在曹操手下也谋了个一官半职,现任妻子身世显赫,前任妻子和儿子都在曹操家里享福,也算是家庭‘美满’了,我为啥要听张飞的蛊惑呢?”
想到这里,秦宜禄后悔了,他去找张飞谈心,说自己想回去,没成想张飞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
秦朗的故事
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吧,曹操很疼爱美人杜氏带来的这个儿子,他每次开派对时,都要对手下的文臣武将们炫耀:“这个世上,恐怕没人能像我这样疼爱‘假儿子’的人了吧!”(曹操并没有让秦朗改姓)……一家人还算是其乐融融。
秦朗这人人缘很好,《魏略》记载:秦朗游离四方诸侯,历经魏武帝、魏文帝两世,从来没遇到过什么祸患。等魏明帝继位后,秦朗成为了“内官”,官职为骠骑将军、给事中,地位可谓是十分显赫了;同时又很得宠信,他也算得上是明帝的亲叔叔,明帝每次出行,都要让秦朗随从。(古代有内官、外官之分,内官是给皇帝办事的,有实权;外官是给丞相办事的,一般都是虚职。)
魏明帝这人,聪明绝世,当世的人评价道:“才能超过秦皇汉武。”他工于心术,猜忌心重,经常打击朝臣,大臣们有时只犯了一点轻微的过错,就可能被除以极刑。处在这样一个令人恐惧的环境中,即便是三公九卿都不能自保,而秦朗却在这种环境中游刃有余。
秦朗从来不去劝谏魏明帝什么,又从来不推举人才,凭此他得到了魏明帝的信任与宠信。魏明帝与他说话时,一般都亲切地喊他的小名“阿苏”,赏赐累以万计,还亲自下令给他在京城盖了间豪宅。
当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朗没啥真本事,但都看见他是如何得到明帝的信任了,所以都争着抢着巴结她,秦朗收了不少礼物,所以家里的财富比当时的王公大臣还多。
……
秦朗的儿子秦秀,在晋武帝时当上了博士,以刚正不阿、喜欢直言极谏出名。
结语
可见秦宜禄的牺牲是有回报的,他自己虽然受了点委屈,但子孙后代都享福了,后代不仅在曹魏显贵,在晋朝时也没衰弱……
哎,你们说这都算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