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瓘仅有一千兵马,钟会邓艾掌兵20万,卫瓘如何一举除掉他俩

卫瓘仅有一千兵马,钟会邓艾掌兵20万,卫瓘如何一举除掉他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小黄瓜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1/15 18:19:53

本来,魏关只有一千人马,钟会邓艾有二十万兵马。魏冠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把他们两个都除掉?艾、诸葛绪率精兵十八万,分三路攻蜀。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魏贯,以监军身份督办邓艾、钟会,兼任镇西总兵,统领千军。

蜀国灭亡后,钟会和邓艾发生了变化。其中,钟会密谋造反,夺取蜀国旧地为王。但是,这两个人手下统领着超过二十万的士兵,而魏关只有一千兵马,双方的实力严重不对称,为什么最后魏关要一举除掉他们二人呢?

263年九月,魏国正式发动全面进攻。在姜维的安排下,蜀国顽强抵抗,节节败退,先后失去了汉中等地,最终在剑阁剑门关与中会诸葛绪对峙。

钟会先是发布公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军民投降,然后写信给姜维:“太子以文武之德,有残害天下之策,已对巴汉有贡献,在华夏也有不错的名声,从前的吴札、郑樵,都能比得上大华。

然而,钟会的心理攻势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战局继续胶着。

因蜀军临危而守,魏军攻要不成,孤军深入,运粮不便,钟会商议撤退。但此时邓艾却想出了一个奇计,那就是潜入银平,直取成都。最终,邓艾率领三万大军,越过七百多里无人区,一路横扫蜀军,直逼成都城下。在谯周的劝说下,后主刘禅投降,并向姜维求降。

至此,蜀国灭亡!但是蜀国灭亡之后,钟会和邓艾不仅名声大噪,而且手中还有超过二十万的兵马。只有一千兵马的魏关,如何一举除掉这两个军事天才?

蜀灭后,邓艾希望一举灭吴,提出一系列建议,要求刘禅封扶风王,并擅自继承拜官制度,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司马昭让监军魏冠警告邓艾:“此事应报,不宜立即施行。

可邓艾又写了一封信,其中一句话提到:“春秋之义,大夫出境,可安国利国,殊之。”说到保卫国家、造福国家,可以独断专行。

因邓艾嚣张专横,钟会、魏官趁机暗中戏弄司马昭,说邓艾与他作对。对于占据了曹魏政权鹊巢的司马氏来说,他们对这种蛮横非常敏感,所以当即下令魏关将邓艾囚禁在囚车中,进京。

邓艾灭蜀最成功,邓艾手下兵马三万余人。魏关要擒拿邓艾,实属不易。更重要的是,图谋割据一方的钟会,实行的是一箭双雕的策略:魏关俘虏了邓艾,邓艾用兵杀了魏关,然后以魏关之死作为证据之一邓艾的叛国罪。.

魏官心知肚明,但又不能推辞,便去了成都。连夜抵达成都后,魏关立即向邓艾部下宣告:“奉命逮捕邓艾,其余不追究,如报朝军,爵位赏赐如前。

”;若不敢上前,便杀了他三族。”

次日拂晓,邓艾手下的百官都到齐了,但邓艾还在熟睡,邓艾父子就这样被轻松抓获。

邓艾被俘后,有忠心部下要救邓艾,带兵赶到卫官营。这时,魏冠身着轻装出来迎接,假装正在写奏章为邓艾案辩护。众将听从,不再救邓艾。

邓艾被捕后,钟会孤身一人在蜀中,与一心想要复辟汉朝的姜维联合起来发动叛乱。

起初,钟会打算先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陆路进攻孟津、洛阳,水路步兵攻占天下。但是,由于司马昭的相应安排,他也无计可施,只能退守占领巴蜀,割据西南。

264年正月十五日,钟会来到成都,决心造反。次日,钟会以郭太后吊唁为由,将胡烈等将领请到蜀朝,趁机软禁,呈上所谓太后罢免司马昭的诏书,并造反。

钟会不从,关闭成都城门,引起成都内外骚乱。

这时,姜维建议屠杀衙门骑兵都督以上级别的人(终于打算趁机杀了钟会,光复蜀汉),但钟会犹豫不决。而是和魏官商量,在木片上写下“我要杀胡烈”。对魏官“等”,希望魏官出面,魏官坚决拒绝。

钟会为了逼迫魏官做决定,当晚一夜没合眼,膝上各持刀。

巧合的是,魏冠去洗手间的时候遇到了胡烈的原亲丘健,让他把消息传给军中。十七日,城外的魏军正准备攻城,但因魏关、胡烈等人还在城内,不敢真正攻城,倒是造了很大的声势。为平息城外魏军的骚乱,仲让魏关在军中工作。魏关打算趁机逃走,故意对钟会说:“你是众将,还是自己去吧。”钟会道:“你是监军,我还是先让你走吧,晚点到。”卫官下堂而去,毫发无损逃之夭夭。

十八日,在魏关的号召下,城外胡烈之子胡渊等魏将起兵攻打中会,大败中会兵,先后斩杀姜维、中会。魏关牵制诸将,终于平定了“中会之乱”。

钟会没有娶妻,收养了弟弟和两个儿子。仲永与仲会一起造反,一同被杀。养子钟仪和侄子钟俊、钟玉也被下狱,当判死刑。司马昭代魏帝曹桓下诏称,考虑到钟繇、钟瑀的功绩,只处死了钟仪、钟勇,赦免了钟君、钟瑠,有官衔的照旧。.魏贯因与钟会一起陷害邓艾,担心邓艾到京后被司马昭查出真相,派侍卫田绪往西追杀邓艾父子绵竹(今四川德阳)人。之后,邓艾在洛阳剩下的儿子也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被派往西域。

至此,只有一千士兵的魏关,一举消灭了三国后期的三大天才——姜维、邓艾、钟会!

参考资料:《晋书》

标签: 卫瓘

更多文章

  • 后三国时代:害死邓艾钟会的卫瓘不得善终,其家族能人辈出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卫瓘

    在《三国演义》有一个超级阴谋家卫瓘,害死名将邓艾,连带把钟会和姜维给阴死,把“后三国时代”三位巨咖都给玩死了。《三国演义》里,司马昭派钟会灭蜀,卫瓘为魏国监军。随钟会伐蜀。邓艾偷度阴平,突袭成都市,刘禅投降。邓艾居功自傲,司马昭密书与卫瓘,令其监督两路军马,与钟会监视邓艾,以防有变。姜维为实现复蜀目

  • 卫瓘能轻易诛杀钟会邓艾。为何成为辅政大臣后却身首异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卫瓘

    公元260年,司马昭弑杀皇帝曹髦,这一行为引发巨大朝堂争议,在此情况下,司马昭为了转移政治压力,不得不发兵讨伐西蜀,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减轻政治负担,二是为了儿子登基做准备(自己是别想了),但灭蜀汉的结果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伐蜀两位主将钟会和邓艾都死于非命,最后还是卫瓘好和贾充亲赴成都才算彻底稳定了局势

  • 三国杀吴范技能爆料,吴中八绝技拥有者之一,占星术强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吴范

    昨天因为智齿搞得牙疼,所以去医院拔智齿去了,也就停更了一天。今天看爆料说新杀要上新武将吴范,此人是吴中八绝技拥有者之一,凭借一手占星术,横霸江东,反正他预言很多大事都应验了,比如:孙权称帝、关羽败亡等。本期就来聊聊吴中八绝技之占星术创始者:吴范。(感谢“戏志才”提供的消息)去年我说的啥?我说吴中八绝

  • 术士吴范,是如何神机妙算获得孙权赏识,最终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吴范

    陈寿曾言:三子各於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於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这句话主要描写的便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吴范,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但是突出的身份却是术数家。凭借着在这些方面突出的贡献,他被后人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吴中八绝”。在那时,他极

  • 孙策怒杀山野村夫,会带来什么后果?于吉又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于吉

    张昭赶忙对孙策说:“于道人在江东行道几十年了,并没犯过什么罪,主公您不能杀他,否则会丢掉民心的。”孙策不同意,说道:“这无非是个山野村夫,我拿他来试试宝剑,跟杀一头猪狗没区别!”官员们还是不停地劝阻。孙策余怒未消,就让士兵把于吉关了起来。官员们走后,回到家里,都让自己的妻子女儿去见吴太夫人。吴太夫人

  • 孙策为何非要杀于吉?孙策杀于吉后被诅咒?于吉死不瞑目找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于吉

    孙策来到街头,见官员们都被泡在地上的积水里,纷纷拜倒在于吉面前,衣服湿透了也拜个不停。孙策勃然大怒,说道:“下雨明明是天地的定数,不过被妖人偶然碰上了而已。我手下的人本来都是我的心腹,现在却都去拜他,这必然是个祸患!”于是,拔出宝剑下令,把于吉立刻斩首。官员们吓坏了,赶快拼命地劝阻。孙策说道:“你们

  • 于吉怎么死的?为什么小霸王孙策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于吉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为“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单凭一个“怒”字,可以想到当时小霸王孙策对于吉这一高人是何等的怨恨。为什么孙策非要将这一高人杀了呢?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 于吉出现的不是时候孙策当时被孙贡家客所伤,疗伤之际又闻听郭嘉预言“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

  • 龙珠超:魔罗强于吉连吗?从自在极意功对战情况就可以看出强弱

    历史人物编辑:感叹娱乐的伟大标签:于吉

    在漫画《龙珠超》里面,最强的形态就是自在极意功,目前只有悟空使用过,但这个招数的缺点就是极为不稳定,悟空只有在某些紧急情况时才能变身,而且变一下又会在打斗中消失。就像在宇宙生存大会上用自在极意功完全版,也就是银发形态,和吉连战斗,银发悟空的确占了上风,但当吉连全力和银发对抗,居然打成平分秋色。这个可

  • 名将麴义的一生有多么的传奇呢?

    历史人物编辑:眉似远山长标签:麴义

    麴义在投奔袁绍之后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麴义的话,袁绍就不可能成为三国实力最强的诸侯。麴义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而且也善于统。,在能征善战的同时,他所带领的士兵全部都是精锐,而且还是死士。袁绍在统一河北的时候,麴义在这些大战役里面立下战功。不过在官渡之战里面他没有出现,是因为那个时候麴义被袁绍下令擒

  • 麴义八百弓手大破公孙瓒数万大军,许褚一人独败泰山四寇,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麴义

    麴义在三国正史上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而在三国演义中,则是一个名字只出现过一次就被赵云一个回合所斩杀的武将,与被赵云所杀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等武将没啥区别。三国上的人物,往往分为正史和三国演义两种不同的人生,麴义也是如此,在正史中,麴义原是冀州牧韩馥部下将领,因韩馥无能,麴义因此背叛了麴义,当袁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