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魏关只有一千人马,钟会、邓艾有二十万兵马。魏冠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把他们两个都除掉?艾、诸葛绪率精兵十八万,分三路攻蜀。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魏贯,以监军身份督办邓艾、钟会,兼任镇西总兵,统领千军。
蜀国灭亡后,钟会和邓艾发生了变化。其中,钟会密谋造反,夺取蜀国旧地为王。但是,这两个人手下统领着超过二十万的士兵,而魏关只有一千兵马,双方的实力严重不对称,为什么最后魏关要一举除掉他们二人呢?
263年九月,魏国正式发动全面进攻。在姜维的安排下,蜀国顽强抵抗,节节败退,先后失去了汉中等地,最终在剑阁剑门关与中会诸葛绪对峙。
钟会先是发布公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军民投降,然后写信给姜维:“太子以文武之德,有残害天下之策,已对巴汉有贡献,在华夏也有不错的名声,从前的吴札、郑樵,都能比得上大华。
然而,钟会的心理攻势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战局继续胶着。
因蜀军临危而守,魏军攻要不成,孤军深入,运粮不便,钟会商议撤退。但此时邓艾却想出了一个奇计,那就是潜入银平,直取成都。最终,邓艾率领三万大军,越过七百多里无人区,一路横扫蜀军,直逼成都城下。在谯周的劝说下,后主刘禅投降,并向姜维求降。
至此,蜀国灭亡!但是蜀国灭亡之后,钟会和邓艾不仅名声大噪,而且手中还有超过二十万的兵马。只有一千兵马的魏关,如何一举除掉这两个军事天才?
蜀灭后,邓艾希望一举灭吴,提出一系列建议,要求刘禅封扶风王,并擅自继承拜官制度,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司马昭让监军魏冠警告邓艾:“此事应报,不宜立即施行。
”
可邓艾又写了一封信,其中一句话提到:“春秋之义,大夫出境,可安国利国,殊之。”说到保卫国家、造福国家,可以独断专行。
因邓艾嚣张专横,钟会、魏官趁机暗中戏弄司马昭,说邓艾与他作对。对于占据了曹魏政权鹊巢的司马氏来说,他们对这种蛮横非常敏感,所以当即下令魏关将邓艾囚禁在囚车中,进京。
邓艾灭蜀最成功,邓艾手下兵马三万余人。魏关要擒拿邓艾,实属不易。更重要的是,图谋割据一方的钟会,实行的是一箭双雕的策略:魏关俘虏了邓艾,邓艾用兵杀了魏关,然后以魏关之死作为证据之一邓艾的叛国罪。.
魏官心知肚明,但又不能推辞,便去了成都。连夜抵达成都后,魏关立即向邓艾部下宣告:“奉命逮捕邓艾,其余不追究,如报朝军,爵位赏赐如前。
”;若不敢上前,便杀了他三族。”
次日拂晓,邓艾手下的百官都到齐了,但邓艾还在熟睡,邓艾父子就这样被轻松抓获。
邓艾被俘后,有忠心部下要救邓艾,带兵赶到卫官营。这时,魏冠身着轻装出来迎接,假装正在写奏章为邓艾案辩护。众将听从,不再救邓艾。
邓艾被捕后,钟会孤身一人在蜀中,与一心想要复辟汉朝的姜维联合起来发动叛乱。
起初,钟会打算先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陆路进攻孟津、洛阳,水路步兵攻占天下。但是,由于司马昭的相应安排,他也无计可施,只能退守占领巴蜀,割据西南。
264年正月十五日,钟会来到成都,决心造反。次日,钟会以郭太后吊唁为由,将胡烈等将领请到蜀朝,趁机软禁,呈上所谓太后罢免司马昭的诏书,并造反。
钟会不从,关闭成都城门,引起成都内外骚乱。
这时,姜维建议屠杀衙门骑兵都督以上级别的人(终于打算趁机杀了钟会,光复蜀汉),但钟会犹豫不决。而是和魏官商量,在木片上写下“我要杀胡烈”。对魏官“等”,希望魏官出面,魏官坚决拒绝。
钟会为了逼迫魏官做决定,当晚一夜没合眼,膝上各持刀。
巧合的是,魏冠去洗手间的时候遇到了胡烈的原亲丘健,让他把消息传给军中。十七日,城外的魏军正准备攻城,但因魏关、胡烈等人还在城内,不敢真正攻城,倒是造了很大的声势。为平息城外魏军的骚乱,仲让魏关在军中工作。魏关打算趁机逃走,故意对钟会说:“你是众将,还是自己去吧。”钟会道:“你是监军,我还是先让你走吧,晚点到。”卫官下堂而去,毫发无损逃之夭夭。
十八日,在魏关的号召下,城外胡烈之子胡渊等魏将起兵攻打中会,大败中会兵,先后斩杀姜维、中会。魏关牵制诸将,终于平定了“中会之乱”。
钟会没有娶妻,收养了弟弟和两个儿子。仲永与仲会一起造反,一同被杀。养子钟仪和侄子钟俊、钟玉也被下狱,当判死刑。司马昭代魏帝曹桓下诏称,考虑到钟繇、钟瑀的功绩,只处死了钟仪、钟勇,赦免了钟君、钟瑠,有官衔的照旧。.魏贯因与钟会一起陷害邓艾,担心邓艾到京后被司马昭查出真相,派侍卫田绪往西追杀邓艾父子绵竹(今四川德阳)人。之后,邓艾在洛阳剩下的儿子也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被派往西域。
至此,只有一千士兵的魏关,一举消灭了三国后期的三大天才——姜维、邓艾、钟会!
参考资料:《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