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耍阴招扣留徐庶之母,孙乾建议刘备便留徐庶,刘备为何不肯?

曹操耍阴招扣留徐庶之母,孙乾建议刘备便留徐庶,刘备为何不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家小厨房 访问量:941 更新时间:2024/1/14 23:09:48

徐庶当上刘备的军师后,屡次让曹操吃瘪,曹操大怒,身边就有谋士出主意了,说徐庶这人非常孝顺,主公只要把他的母亲留下,那么徐庶自然会回到曹营,于是曹操果然派人请来了徐母,并把消息散布到刘备处,徐庶知道后果然心如刀绞,向刘备道别,这时候孙乾出主意了,他说徐庶这人对咱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他投奔曹操,势必对我们不利,建议刘备无论如何都要留下徐庶,更狠的是,孙乾说,如果徐庶一直不过去,那么曹操就会杀掉徐母,这样徐庶就会死心塌地为刘备效力。

刘备

可是刘备听说后,果断拒绝了,原著中刘备是这么说的:

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估计大多数朋友看到这里,会觉得刘备是相当仁义的人,不忍心徐庶失去母亲,因此决定放徐庶一马,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小兔子并不这么认为。

其实刘备是假仁假义,他的仁义只是留于表面,相反他的内心非常不地道,小兔子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其一,刘备前期败仗比较多,多次把妻儿丢下,一个连妻儿都不顾的人,能仁义到哪里去?其二,赵云七进七出杀入曹营,而后把刘备的儿子救出,而刘备则随手将儿子扔到地上,他为了收买赵云,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舍得抛弃,可见他内心有多么可怕。其三,涪城之战,刘备大获全胜。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庞统大笑而起。这是刘备唯一一次把真面目暴露出来的样子,然后被庞统说了一顿,结果刘备一生气把庞统赶了出去。最后,刘备自立为王,却没有把汉献帝当回事,这充分说明了他目的不是恢复汉室,而是自己想坐天下。

刘备

回到本文的话题,刘备为什么没有接收孙乾的建议,将徐庶留下来呢,恐怕不是刘备不想留,而是根本留不下,徐庶的能力远超刘备及其他谋士,不然刘备也不会拜他当军师,无论刘备出什么主意,徐庶都能一眼看穿,如果硬留徐庶,那么徐庶必然与刘备闹崩,这样做的后果太严重了,其一,徐庶乃是天下名师,至交好友甚多,如果老刘把徐庶惹毛了,或者直接囚禁了徐庶,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刘备,当时刘备可是刚出新手村,没兵没钱还没有人才,如果这么做显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其二,虽然孙乾是密语刘备,可是当时有很多人在场,在大庭广众之下,孙乾的意思很容易被窥破,刘备正好顺水推舟,摆出一副仁义的假面目,收揽人心,这也是刘备一贯的伎俩,让其他人更加佩服刘备,觉得这主子没跟错。

刘备

因此刘备拒绝孙乾的建议,让徐庶离开自己的阵营去找母亲,其实徐庶通过这件事也发现刘备还没有那么差劲,因此在临别的时候才推荐了诸葛亮,试想如果刘备真的听了孙乾的建议,那么刘备与诸葛亮就没缘分了。

标签: 孙乾

更多文章

  • 三国杀,中富含哲理的武将台词(孙乾篇)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孙乾

    三国杀作为一款十年依旧存在的游戏,也诞生了许多特别有哲理意义的台词,下面听玄德一一道来!孙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乾是谁:孙乾(?—约215年),字公祐。北海郡(治今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刘备的幕僚。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他最富有哲

  • 刘备集团两个被忽略的核心人物——孙乾、简雍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孙乾

    孙乾、简雍这两个名字,大家看到肯定不陌生,但是仔细想想他俩人到底干过什么事,好像不是很清楚。《三国志·蜀书》的顺序是这样的: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妃子传、诸葛亮传、关张马黄赵传、庞统法正传,接下来就是孙乾、简雍的传记了。这个顺序代表的含义就非常明确了,孙乾、简雍在刘备集团中的位置,仅次于庞统、

  • 孙皓为何把选自己当皇帝的濮阳兴、张布都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清浅之说标签:濮阳兴

    孙吴帝国皇帝孙休,病逝于公元264年,留下了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已立为太子,只有十多岁。孙休临终前,把丞相濮阳兴召到床前托孤,将太子嘱托给他。当时蜀汉帝国已经灭亡,孙吴群臣对十多岁的太子不看好,于是大家提议,希望迎立一位成年的帝室子孙继位,有利于吴朝的延续。丞相濮阳兴本无显赫的家族、名望,他是因为在孙

  • 三国杀:历史上被秦宓吊打的张温登场,高爆发武将又添一个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记实1标签:秦宓

    三国杀:历史上被秦宓吊打的张温登场,高爆发武将又添一个克星!三国历史源远流长,除了针尖对麦芒的沙场火拼,还有引经据典的互喷大戏。人们所熟知的辩论大赛应该只有跟诸葛亮相关的两场,分别是舌战群儒和怒斥王朗。其实除了丞相这两场震古烁今的舌战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追溯的精彩辩论。当年张松骂曹操、张松辩杨修、邓

  • 秦宓并不是什么大才,但他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从来都不含糊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秦宓

    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和荆州被夺之仇,欲要兴兵讨伐东吴,这时,蜀汉官员秦宓站了出来,他对于刘备对于东吴用兵之事,极力反对,他对刘备说道:陛下,天时不当,恐难取胜,但刘备一听,认为秦宓这是在动摇蜀汉军心,便要处死秦宓,好在丞相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了秦宓的性命,仅仅只是被下狱囚禁了起来。秦宓,广汉

  • 刘备要伐吴,为什么只有秦宓冒死劝阻,其他人都认为伐吴正确的?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秦宓

    刘备要伐吴,好多大臣都持反对意见,但因为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去冒死劝阻。刘备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就是,要替二弟关羽报仇,如不报仇,就等于背弃了弟兄的盟约,决定兵发东吴,取孙权首级。虎威将军赵云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赵云的理由很充分,他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曹丕篡汉,人神共怒,应该先伐曹魏,如果去伐东

  •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陈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陈祗

    三国时期,蜀汉有四位治理国家的能臣,被称为蜀汉四相,蜀汉四相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说是蜀汉四相,但其实仅仅诸葛亮担任丞相一职,在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再也没有任命过丞相,除了诸葛亮以外,其他三人都是以尚书令代行丞相之职。 蜀汉四相先后去世以后,陈祗逐渐受到后主重用

  • 蜀汉大臣刘琰,因打了妻子,被后主刘禅去职,下狱,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刘琰

    公元234年,蜀汉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向向太后祝贺新春,结果竟在皇宫内院中住了一个月才回家,回到家之后,刘琰不由她分说,命令吏卒将胡氏绑了起来,愤怒的质问道:你与皇帝刘禅是否私通?事情是这样的,建兴十二年正月,刘琰的妻子胡氏按照惯例进宫去向太后祝贺新春,事后,太后留下胡氏在宫中叙旧,结果,胡氏一呆

  • 蜀汉第一奇葩高官刘琰是如何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刘琰

    这里的“将军”指的是三国蜀汉的一名大官员——车骑将军刘琰。他自己风流成性还散布妻子和后主刘禅关系不正常的谣言,最终作死。关于他为何被刘禅下令处死,事情得从头说起。刘琰是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人,起初跟随刘备闯江湖,他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帮助刘备击败刘璋取得益州。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托孤大臣诸葛亮

  • 郝薇终于放走了刘俊帅,看中了广州的一个勇猛的士兵,他的能力不如廖立生?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小人才标签:廖立

    许多人抱怨山东泰山的签约无效。其他球队要么引进外援,要么引进世界球星,最差的是本地国际球员。但是,山东泰山的签约都是小打架。这还是一支想要夺冠的球队吗?为了让球迷放心,俱乐部引进了一些新球员,黄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到来是一个双赢的举动。你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山东泰山会有几个球员,就是中后卫刘俊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