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庶当上刘备的军师后,屡次让曹操吃瘪,曹操大怒,身边就有谋士出主意了,说徐庶这人非常孝顺,主公只要把他的母亲留下,那么徐庶自然会回到曹营,于是曹操果然派人请来了徐母,并把消息散布到刘备处,徐庶知道后果然心如刀绞,向刘备道别,这时候孙乾出主意了,他说徐庶这人对咱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他投奔曹操,势必对我们不利,建议刘备无论如何都要留下徐庶,更狠的是,孙乾说,如果徐庶一直不过去,那么曹操就会杀掉徐母,这样徐庶就会死心塌地为刘备效力。
刘备
可是刘备听说后,果断拒绝了,原著中刘备是这么说的:
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估计大多数朋友看到这里,会觉得刘备是相当仁义的人,不忍心徐庶失去母亲,因此决定放徐庶一马,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小兔子并不这么认为。
其实刘备是假仁假义,他的仁义只是留于表面,相反他的内心非常不地道,小兔子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其一,刘备前期败仗比较多,多次把妻儿丢下,一个连妻儿都不顾的人,能仁义到哪里去?其二,赵云七进七出杀入曹营,而后把刘备的儿子救出,而刘备则随手将儿子扔到地上,他为了收买赵云,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舍得抛弃,可见他内心有多么可怕。其三,涪城之战,刘备大获全胜。玄德酒酣,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庞统大笑而起。这是刘备唯一一次把真面目暴露出来的样子,然后被庞统说了一顿,结果刘备一生气把庞统赶了出去。最后,刘备自立为王,却没有把汉献帝当回事,这充分说明了他目的不是恢复汉室,而是自己想坐天下。
刘备
回到本文的话题,刘备为什么没有接收孙乾的建议,将徐庶留下来呢,恐怕不是刘备不想留,而是根本留不下,徐庶的能力远超刘备及其他谋士,不然刘备也不会拜他当军师,无论刘备出什么主意,徐庶都能一眼看穿,如果硬留徐庶,那么徐庶必然与刘备闹崩,这样做的后果太严重了,其一,徐庶乃是天下名师,至交好友甚多,如果老刘把徐庶惹毛了,或者直接囚禁了徐庶,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刘备,当时刘备可是刚出新手村,没兵没钱还没有人才,如果这么做显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其二,虽然孙乾是密语刘备,可是当时有很多人在场,在大庭广众之下,孙乾的意思很容易被窥破,刘备正好顺水推舟,摆出一副仁义的假面目,收揽人心,这也是刘备一贯的伎俩,让其他人更加佩服刘备,觉得这主子没跟错。
刘备
因此刘备拒绝孙乾的建议,让徐庶离开自己的阵营去找母亲,其实徐庶通过这件事也发现刘备还没有那么差劲,因此在临别的时候才推荐了诸葛亮,试想如果刘备真的听了孙乾的建议,那么刘备与诸葛亮就没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