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屡次遭到要挟,危如累卵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一点点不惧项王,力排众议,将刘邦安定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称王后,樊哙变成第一批受封侯爵的人,建国后,又被封为左丞相,位高权重。然而,刘邦在临死之前,却曾指令赐死这位救命恩人,这又是为何?
大家都知道,打江山简单,守江山难。刘邦当上皇帝后,对于朝中一批拥有实权的武将,非常忌惮,怕他们起兵造反,加上小人毁谤,不念功过就大开杀戒,韩信就是这么被处死的,而樊哙,也差点死于其手。而樊哙,不只武夫出世,而且胆大无比,性情正直,刘邦有做的不对的对方,勇于指出,勇于顶嘴。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设下鸿门宴,要将刘邦等人一网打尽。鸿门宴进行之中,项羽派项庄舞剑,刘邦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时,樊哙勇敢地闯入帐营,一番话,有理有节,说得项羽哑口无言。随后,樊哙又护送刘邦全身而退。
可以说,没有樊哙的舍身相救,刘邦就算有10条命,也被项羽杀了。樊哙对刘邦,算是有了救命之恩。
因此,当陈平和周勃领命前去斩杀樊哙时,他们商量了一阵。陈平提出,樊哙长久追随刘邦,劳苦功高,身份又很特殊,是吕后的妹夫,属于皇亲国戚。现在刘邦要杀他,是因为在气头上。如果过一会儿气消了,樊哙的人头又掉了,怎么办?而且刘邦病情很重,吕后在他耳边随便吹两句枕头风,又该怎么办?
周勃是武将出身,心思没有陈平那么细,听他这一说,也没了主意,就问:“你说怎么办?难道把樊哙放了?”
陈平说:“杀是不能杀的,放是不能放的。不如我们抓住樊哙后,押送到长安,让皇上自己决定是杀是放。”
刘邦杀樊哙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邦死的时候樊哙正在外面平叛。此时的樊哙是有兵权的。樊哙的老婆是吕后的亲妹妹,樊哙亲近吕后集团是明显的。晚年的刘邦已是惊弓之鸟,自己的另外一位生死兄弟卢绾造反之后,恐怕此时的刘邦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了。当时刘邦听说樊哙要处死自己最心爱的戚夫人,刘邦自然无法接受。刘邦想杀樊哙的宏观背景就是:威慑吕后,或者说是剪除吕后的臂膀,确保刘家江山不变色。关于这一点,非常遗憾的是: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就大动干戈了,不仅戚夫人、赵王刘如意被杀,甚至连刘友、刘恢、刘建三个皇子也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