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一个奇迹!为什么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最终关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武圣人,而不是别人呢?
不错,关羽的武功是比较高的。陈寿介绍关羽是“万人之敌”。这样的话,同时代很多人都说过,包括程昱、郭嘉等人,可见关羽确实武功非凡。再加上关羽曾阵斩袁绍的第一大将颜良,这说明他的武功在同时代人中,确实是上上之选。
不过,光是武功高强,还不足以成为武圣人。同时代的人中,张飞也多次被称赞为“万人之敌”,而且别人在称赞的时候,很多时候是把他排在关羽前面的。就算他不一定比关羽厉害,至少也和关羽不相上下。另一个人赵云,虽然不算一个帅才,但是一生几乎百战百胜,要和关羽比起来,武功其实并不比他弱。
再一点,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因为托大,败走麦城,让蜀汉失去东边最重要的防御点,并最终导致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可以说,关羽的这一招失误,是整个蜀汉政权由盛到衰的分水岭。这是关羽要负很大责任的。
再放大一点,把关羽放进历史长河中来考量,他虽然武功不错,但还不是最厉害的那一类。把历朝历代最厉害的人,和他隔空比阵,他也占不了什么便宜。更何况,评战神,不能只讲勇武,关键要看排兵布阵的能力和智谋。若说这一点,关羽可就差得远了!
这样一个武功虽高但并非数一数二,带兵能力一般,智谋一般,最后还因为自己失误,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的人,何以最终被封为武圣人呢?
其实,关羽被封为武圣人,与民间流传的评书故事、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很大的关系。三国之后,关于关羽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起来,因为关羽曾拒绝过曹操跟随刘备,这件事便在民间评弹中被无限放大,出现了千里走单骑之类的桥段。
这个桥段不只在民间流传,而且还在皇帝那里得到极大的呼应。因为对于皇帝来说,武将的啥品质最重要,自然是忠诚最重要。而武功谋略倒还在其次。所以,大约最早在宋徽宗的时候,就封关羽为忠惠公,从一个侯,变成了公。接着,宋徽宗又封他为崇宁真君,再封为武安王,义勇武安王。也就是说,从公变成王了。
宋徽宗为什么要这么封?因为那时候,天下农民起义四起,边关吃紧,所以特别需要一个像关羽这样的人出现,作为朝中的一种倡导。
宋朝南渡以后,宋高宗、宋孝宗再封。元朝皇帝泰定帝又再封一次。明代,明神宗封为关圣帝君,就已经是从王为皇帝了,崇祯让他成了神仙。
清朝的时候,先后有六个皇帝给关羽加封,最后,光绪皇帝的封号变成“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由此,关羽彻底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武圣人的地位。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封圣,都是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封建皇帝各个利用,为自己统治服务的结果。张飞、赵云没这种好运气,自然成不了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