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车儿在偷盗典韦的双铁戟时,为什么不直接将熟睡中的典韦刺死?

胡车儿在偷盗典韦的双铁戟时,为什么不直接将熟睡中的典韦刺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虾扯闲谈 访问量:2680 更新时间:2024/1/17 6:18:19

很多厉害的人物,其实都是有一些缺点或者毛病的,比如曹操就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对比十分鲜明的人物,要论能力,在三国的所有领导人当中,曹操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曹操在足够厉害的同时,也有着极其致命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好人妻。

因为曹操好人妻,导致张绣都已经投靠曹操,还被曹操得罪谋反,杀得曹操措手不及,更加糟糕的是,曹操手下的猛将典韦双戟被张绣手下胡车儿偷走,酿成一个悲剧,在整个过程中,有人十分好奇,为何胡车儿偷走典韦双戟,却不杀了典韦呢?

曹操惹怒张绣

曹操南征张绣,双方实力悬殊巨大,张绣其实明白自己实力严重不如曹操,所以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之下,张绣选择直接投靠曹操,这样双方的损失都会降到最低。曹操对张绣的投降十分高兴,在张绣准备的酒席中开怀畅饮,恰似沉醉其中,好不自在。

恰逢有一天曹操喝高了,就对手下曹安民说:“附近哪里能寻点乐子呢?”曹安民跟随曹操多年,当然明白曹操所指的寻点乐子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对曹操说:“我前两天出门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夫人风韵犹存,据说是张绣的寡妇婶婶,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曹操听完附近就有美女,而且还是人妻,一时间无法控制自己,就叫曹安民安排人去把张绣请来。张绣仅仅是一个弱女子,在曹安民安排五十多人前往之后,十分顺利便请到曹操帐中。

曹操迫不及待当晚就占有了张绣婶婶,并且将其纳为小妾,原本这样的安排看似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谁曾想张绣和自己叔叔张济之间感情太深,张绣从小就跟随叔叔张济南征北战,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张济所给,张绣对叔叔十分尊敬,因此不允许任何人欺辱叔叔。

曹操占有了张绣的婶婶一事,在传到张绣耳中后,张绣彻底愤怒起来,对曹操的这种行为根本无法忍受,可要是他直接去找曹操理论,显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采取阴招,杀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胡车儿偷典韦双戟

既然张绣想要偷袭曹操,那么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需要减少曹操的战斗力,当时曹操身边有一员猛将典韦,据说可以以一人之力杀敌一万,在三国很多人都比较惧怕典韦,张绣等人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那么需要如何来减弱典韦战斗力呢?很多人都知道典韦手上有双戟,这对兵器对典韦的作用无异于如虎添翼,要是偷走双戟,典韦将会是被折断翅膀的老虎,再怎么厉害,也仅仅只是普通人间之物了。

有了这些计划之后,贾诩负责出谋划策,他们的计划就是安排胡车儿去把典韦灌醉,然后偷走典韦双戟,另外一边张绣再私下安排好属于自己的人马去偷袭曹操,在两个步骤之间,典韦偷双戟属于第一步,张绣后边偷袭曹操属于第二步,只有第一步取得胜利,张绣才能进行第二步。

事情发展比较顺利,胡车儿当晚就约典韦去喝酒,并且专门找人把典韦灌醉,在回家途中,胡车儿趁机偷走典韦双戟,失去双戟的典韦回到帐中休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等到夜半时分,张绣率领的军队突然袭击,典韦从梦中惊醒,想要寻找自己的双戟,却发现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办法典韦只能拿起两把短刀,直接朝着张绣的人马冲去,不得不说典韦确实足够勇猛,就算自己只有短刀,一样可以杀掉张绣二十多手下,一直杀到短刀钝得无法砍进去,典韦战斗力才下降。

在典韦失去短刀之后,一样还能借助敌人尸体来杀掉张绣十余个手下,最终才躺在血泊中死去,张绣的手下早已被典韦的勇猛所吓到,就连典韦已经去世之后,他们都不敢从典韦尸体旁经过。

典韦在突袭之中想要力挽狂澜,奈何无能为力而死,曹操手下另外两名猛将,比如曹昂以及曹安民,为了保护从睡梦中惊醒的曹操,先后丧命,曹操在危急之中竭尽全力逃跑,终于捡回一条小命,要不然三国历史想必就要改写了。

为何胡车儿不杀掉典韦

从整个事件的经过来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胡车儿在偷走双戟的时候为何不杀典韦了,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原因无非就是以下3个:

第一个原因是计划不允许,正如我前边所说,在贾诩的计划中,偷走典韦双戟只是第一步,想要完成偷袭曹操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第二步张绣带人去,要是胡车儿在完成第一步的时候就打草惊蛇把典韦弄醒,那曹操一旦发现,别说偷袭曹操,恐怕整个计划瞬间就会失败。

正是考虑到整件事情的完整性,所以胡车儿在偷双戟的时候,只需要偷走双戟就足矣,其余的事情还有下半场来继续完成,不需要提前完成,要不然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第二个原因是胡车儿本人压根就不是典韦的对手,想要杀典韦胜利的可能性很小,从后边典韦失去双戟之后还能前前后后杀掉张绣30多手下的战斗力来看,胡车儿是完全没有办法杀掉典韦的,要是在偷双戟的时候就贸然行动,必然不仅无法杀掉典韦,还会被典韦所杀,整个计划就此宣布失败。

第三个原因是典韦只要失去双戟,其实杀掉典韦的难度已经不大了,等到后边再杀才是最周全的安排,前边就去抢先执行这一步,没有任何好处。虽然说典韦确实厉害,可是在现实面前,一方面酒醉,一方面事发突然自己出其不意有些惊慌,另外一方面就是典韦的战斗力,双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没有兵器,自然结果比较明显了。

结语

虽然关于胡车儿偷典韦双戟的故事主要是在《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但是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以及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人生哲理,还是值得我们去慢慢体会的,很多时候,就算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也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为所欲为,要不然很可能危险就在眼下!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胡车儿

更多文章

  • 她是三国最勇猛的女将,丈夫是五虎上将,曾一枪挑杀猛将胡车儿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胡车儿

    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而作为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三国时期文臣武将多如牛毛,可谓是群雄并起。比如刘关张、五虎上将、曹操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等等,《三国演义》整体思想就是“尊刘反曹、男尊女卑,”带有强烈的个人思想,极具戏剧张力,很多观众看了也是十分怜悯刘皇叔的身世浮沉,恨

  • 三国正史中8人勇冠三军,他们是谁?关张胡车儿上榜,无吕布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胡车儿

    若按演义描写,单比较武力值的话,吕布算是独一档的存在了,其次就是五虎将最强了,然后像许褚、典韦、庞德、太史慈等也有超一流的水平。尤其吕布、张飞、赵云、马超等少数猛将更一辈子单挑不败,表现特别抢眼。不过演义到底是文学作品,其中有夸大与美化等因素存在,像正史《三国志》才比较客观公正。值得一提的是,正史与

  • 三国演义中,胡车儿偷典韦的铁戟时,为何不将熟睡中的典韦刺死?

    历史人物编辑:晓南讲搭配标签:胡车儿

    三国演义里面宛城之战时,张秀让人把曹操身边的猛将典韦灌醉,在典韦醉酒熟睡时让身边的勇士胡车儿盗走典韦的双铁戟。典韦因失去得手兵器武力大减,凭一把刀杀死十多名敌兵后,被敌兵刺死!为什么胡车儿在偷双铁戟时不直接把熟睡中的典韦杀死?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保镖比雇主值钱,那么谁还敢当保镖,说的便是这个理。当时的

  • 胡车儿偷典韦双戟,为什么不顺手把他刺死,还让张绣亲自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胡车儿

    引言宛城大战后,张绣投降曹操,曹操爱胡车儿之骁勇,手以黄金与之。后因曹操私纳张绣亡叔张济的遗孀邹氏,张绣深感其辱,欲杀曹操,与贾诩商议后决心反曹。但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考虑到典韦的勇猛,便增加了令胡车儿盗走典韦的双戟的情节。最终典韦、曹昂(曹操长子)、曹安民(曹操侄子)皆死于此次战斗。野史说胡车儿

  • 背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盗铁戟害典韦,胡车儿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胡车儿

    在《三国演义》中,很多读者讨论猛将。像吕布、关羽、张飞、马超、典韦、许褚、赵云等猛将自然不必多说,即便邢道荣、潘凤、刘三刀这些三流猛将,也因为影视剧中的搞笑片段,而大火了起来。 其实,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演义中还有一员猛将。这名猛将,出场时作者就介绍过他异于常人,某种程度比关

  • 历史上跟张绣一起反叛曹操的胡车儿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胡车儿

    胡车儿是东汉末年张绣手下的一员猛将,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描绘成了一个“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异人,不仅力大无穷,而且还是一个神行太保,日行七百里,简直就是一个神人。在小说中,胡车儿更是偷了曹操大保镖典韦的双戟,致使典韦战死。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典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有就是他跟着张绣反叛曹操

  • 胡车儿能盗走典韦兵器,为何不将其斩杀,只因这三个顾虑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以降标签:胡车儿

    典韦救助传天下,勇猛当先第一人。典韦东汉末年曹操战将,相貌魁梧,骁勇善战,臂力过人。他曾单手举起过衙门旗,原本为张邈的部下,后来转投曹操,因忠勇无双,被曹操封为校尉,负责保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欲娶张秀的婶婶邹氏为妻,本来已经投降的张秀,再次反叛。典韦为了守住寨门,让曹操成功撤退,力杀数

  • 趁典韦熟睡,胡车儿偷其双铁戟,他为何不顺手将其斩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胡车儿

    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力排行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其中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就连他们的事迹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但是其中死的最委屈的莫过于典韦了。典韦本来是曹操的部将,当时曹操证正属于建功立业的初期,四处征战不断,典韦作为当时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很多战争他都会上场。在讨

  • 为蜀汉立过大功,还救过甘夫人刘禅,为何刘备在世不给赵云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甘夫人

    赵云有功,既救过刘备的夫人孩子,也时刻护卫在刘备身边,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为何刘备活着的时候没给他封侯呢?原因有两个:1、刘备在世,蜀汉能封侯的不是立功甚大的,就是一国脊梁的大才,在这些人中,当然不包括赵云。2、职责所在,限定了赵云发挥的机会,作为武将没功劳,也就无法封侯了。有人说,赵云是

  • 刘备睡觉时有个恶习,让甘夫人很难接受,劝谏刘备后被写入史书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甘夫人

    说起刘备,我们都知道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整个民间都有着拥刘反曹的呼声。可以说在这本小说里面,刘备完全被刻画成谦谦君子的形象,没有任何缺点。不过这只是小说,事实中的刘备根本不是这个样子。刘备也有很多缺点,其中一个就是睡觉时的恶习。这个恶习让他的老婆甘夫人很难接受。我们看一下具体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