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数十年的诸侯争霸落下帷幕,天下合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稳固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纷乱的战争局面,战线的缩减,战局的稳定,导致后三国时期名将数量急剧下降。魏蜀吴三国最后的名将应归于邓艾、姜维、陆抗,那么这三国名将之中谁是人才凋零的后三国时期最璀璨的晚霞呢?
邓艾魏国后期著名的军事家、名将,出自没落的南阳邓氏家族,年少放牛农耕,后任典农都尉。后受司马懿推荐出任南安太守,自此相遇人生最大的宿敌与知己——姜维,魏蜀西境的拉锯战由此拉开。公元255年,姜维大败王经,斩首数万,围困狄道城数月无功而返。邓艾断言姜维必兴兵犯境,积极备战。256年,大战姜维,胡济失约,姜维大败。此后两人,多次交锋,互有胜败。263年,邓艾、钟会两军伐蜀,攻克汉中之后,钟会与姜维相拒于剑阁。邓艾偷渡阴平,直抵成都,一战灭蜀,开创了史上最成功的入蜀战争奇迹。
姜维天水人,于诸葛亮北伐中降蜀,深受器重,两人亦师亦友。238-243年随蒋婉伐魏,247年出任卫将军,走向了蜀汉权利核心。
253-263年,数次北伐,与邓艾、陈泰战与雍凉之地,多有战功,胜负参半。263年,邓艾、钟会伐蜀,姜维力战汉中,不敌退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刘禅举国而降。姜维军士皆拔剑击石泄愤,姜维假意降于钟会,鼓动钟会反叛魏国。后起事失败,死于乱军之中。
陆抗陆逊之子,与其父陆逊皆为东吴肱骨之臣,并称“逊抗”,被誉为东吴最后的名将。245年,20岁的陆抗向孙权陈述其父陆逊冤情,为父辩白,声明渐显。272年,西陵督步阐因疑遭陷,举城降晋。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军5万,直扑江陵,救援西陵。陆抗筑高墙外御晋军,内困西陵。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诛杀步阐三族。并长期据守江陵、西陵,在东吴国力日衰情况下,与羊祜对峙数年,并数次上书孙皓,整肃吏治,均不被采纳。274年陆抗病危,劝谏孙皓广施仁政,重守西陵,尽皆无果。279年王濬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其作战方略与陆抗忧虑一致,大破西陵,攻灭东吴。
邓艾、姜维、陆抗皆为后三国时期魏蜀吴最负盛名的将领,行军攻伐,自成一家,为人才凋零的后三国时期点缀朵朵星光。孰为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