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夷陵之战”,发生在刘备和陆逊之间,是发生于荆州战略要地夷陵的一次战役。在“夷陵之战”之前刘备军队势如破竹,结果在夷陵被陆逊挡住而失败。而在五十年以后,夷陵(已更名为西陵)再度陷入危机,落入敌手,而陆逊的儿子陆抗成功击败来势汹汹的晋军,攻陷西陵,取得“西陵之战”的胜利。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次“西陵之战”。
西陵的重要意义
西陵就是大名鼎鼎的夷陵,在孙权时期改名为西陵,在东吴时期属于宜都郡。我们都知道益州与荆州相邻,按照熟悉的说法,从巴东郡沿长江穿过巫山山脉就来到了南郡。而西陵这个地方就卡在了西陵峡的出口,这对荆州防御益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西陵西边是连绵的山脉。把西陵还有下面的夷道站住,那么来自益州的敌军就会被堵在山脉之中,没有办法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对后勤保障也会造成巨大的负担。类似的情况好比蜀汉的汉中。汉中到关中是连绵的秦岭,蜀汉军队只要把汉中北部的防御经营好,曹魏从关中的军队就会被堵在山岭中,然后后勤被拖垮。后来钟会能够让十万大军进入汉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姜维削弱了汉中北部的军队。西陵也是这个道理。陆逊把夷陵和夷道守住,刘备的大军就无法展开,只能憋屈地组成连营,然后被陆逊利用水军的机动性分割、包围、击溃。
而一旦敌人攻破了西陵,那么敌军就会来到一片平坦的地区,无论是作战还是行军都会变得很舒服。而且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从益州进攻荆州,占有长江顺流直下的速度上的优势。也就是说,敌人的水军到西陵的速度比东吴对西陵的支援的速度更快。所以西陵必须要有完善的防备,不能奢求其他地区的援军。如果说小编人微言轻,无法突显西陵对东吴的重要性,那么可以看看当事人对西陵的看法。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逊上疏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附列《陆抗传》:“(陆抗)疾病,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
“西陵之战”的过程
“西陵之战”的开始可以从晋泰始八年、吴凤凰元年(即公元272年)八月算起,到同年的十二月,历时四个月,小编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西陵督步阐恐惧降晋
晋泰始八年、吴凤凰元年八月,东吴朝廷征召当时的西陵督步阐。这个时候东吴的国君是孙皓,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动辄使用刑罚,导致东吴很多大臣对孙皓离心离德,心怀恐惧。步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征召,胆感觉肯定没有好事,于是他在恐惧之下投降了西晋。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西陵这个军事要地脱离了东吴的控制,并且向西晋靠拢。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阐累世在西陵,卒被徵命,自以失职,又惧有谗祸,於是据城降晋。”
东吴的平叛与西晋的支援
得知西陵发生叛变的消息,负责这一片军事防备的陆抗立马做出反应。陆抗带领左奕、吾彦、蔡贡等人赶赴西陵。因为西陵城的守备完善,城池坚固,加上西晋肯定会派军队支援,所以陆抗没有直接攻打西陵,而是先在赤谿到故市(在今宜昌市)修筑防御工事,来应对西晋有可能赶到的援军。对西陵则是围而不攻,这样消极的态度引起了东吴将领的不满。为了平复他们的怨气,陆抗试着进攻过一次西陵,果然没有成功。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附列《陆抗传》:“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另一方面西晋也派出大军支援西陵城里的步阐。主将为西晋名将羊祜,兵力有五万人;另外还有一支偏军,由荆州刺史杨肇带领,兵力有三万人。其中羊祜进攻西陵以东的江陵,意图迫使陆抗回军支援;杨肇则进攻西陵的东吴军队。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陆抗认为江陵以北的土地比较平坦,有利于敌军行进或者集结,因此命令江陵督张咸建筑堤坝截水,浸润土地。羊祜想利用堤坝拦截的水来用船运粮,于是声称要进攻堤坝,打通步兵攻城的阻碍。结果陆抗主动毁坏堤坝,令羊祜的计划落空。而陆抗也没有回头支援江陵,仅仅提示张咸固守城池,并且令公安督孙遵在南岸防备,以免羊祜绕过江陵,从公安登陆。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附列《陆抗传》:“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车。抗闻,使咸亟破之。”
另外西晋还有一支军队从益州出发,进攻西陵以西的建平郡(孙休时期从宜都郡分出),主将为巴东监军徐胤。对于这一路晋军,陆抗令留虑、朱琬西入建平抵挡徐胤,自己还是留在西陵,应对杨肇的进攻和可能发生的步阐的反扑。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附列《陆抗传》:“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硃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
东吴大胜西晋
西晋仅从荆州来的援军就有八万人,虽然在西陵战场上的兵力只有三万,与陆抗的军队相当,但还是对东吴军队造成了压力。东吴军中有将领投降杨肇。面对这种情况,陆抗果断改变东吴军队的部署,完善薄弱的地方。果然第二天杨肇率军攻打东吴军队原先的薄弱处,被陆抗击败。
杨肇进攻西陵很长一段时间,陆抗之前做的准备发挥了作用,杨肇一点机会也找不到,于是决定彻夜退兵。陆抗想追击杨肇,又担心西陵城里的步阐搞事情。于是陆抗又使用一条奇策,他做出要追击的样子迷惑杨肇,杨肇部为了迅速脱离战场,将自己身上的铠甲脱掉减重;而后陆抗令一支轻兵追击杨肇,最终成功击败杨肇。杨肇失败,羊祜也放弃对江陵的进攻。这个时候西晋的援军不在,陆抗也就很顺利地攻陷西陵,将这块战略要地成功夺回来。
《三国志·吴书·陆续传》附列《陆抗传》:“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
小结
“西陵之战”的规模不小,双方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不过由于发生的时间比较靠后,一些名将已经离世,蜀汉也已经灭亡,所以受到的关注不多。在这次战役中,陆抗处处料敌于先,利用主场作战的优势提前做好防御准备,以守为攻;在江陵受到攻击的时候也能做到处变不惊,信任自己的部下,坚持留守在西陵,最后迫使西晋在荆州方面的两路大军无功而返,并且利用奇谋取得一次漂亮的追击战。所以小编认为,这次“西陵之战”的精彩程度其实已经不亚于“夷陵之战”这样的脍炙人口的经典战役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