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中有十位大臣追随李世民,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玄武门之变中有十位大臣追随李世民,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4/1/16 18:59:12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来得不光彩。古时都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而长子乃是他的哥哥李建成,已经被封为了太子。怎奈李世民身经百战,又立下诸多战功,创建大唐李世民更是功不可没。

所以,他不甘心,有心想要与兄长争夺皇位。要知道,帝王天下只有一个,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李世民心有大志,野心也是非常旺盛。

所以,最终挑起了玄武门之变,而这一事变,也让他离皇位更近一步,触手可及。参与这一场事变的多是李世民的忠心之臣,共有十位之多。那这些大臣最后的下场是怎样呢?是否得到了善终呢?

在《旧唐书》中就有记载,这十位大臣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李孟尝侯君集、公孙武达等人。这场变乱,如若不成,那这些人必死无疑。能有这种决心跟随李世民做事的,必是忠心耿耿。而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位,长孙无忌。

他与李世民的关系很特殊,李世民娶了他的妹妹。有这层亲戚关系在,长孙无忌自然毫无理由支持李世民的任何决策。

对于李世民,长孙无忌就如知己一般的存在,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为此,不仅支持李世民发动政变,更是为此出谋划策,亲自把关。长孙无忌的付出,李世民自然不会忘。后来封了他为齐国公,并且给了他许多特权。

李世民在世时,他位高权重,影响力很大,生活很不错。李治在位时,对他也敬重有加。但长孙无忌却因此变得自骄起来,凡事都指指点点,颇有专权之意。

最后,长孙无忌被冠上了谋反之罪。不过念及他的贡献,李治并没有处死他,而是流放到了黔州。最后,在无奈之下长孙无忌选择了自杀。本来他的结局是不错的,可却自己走错了路,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怨不得他人。

再来看第二位——李孟尝。

在政变之后被封作了县侯,之后也升为了郡公。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活到了七十四岁,最后死于府中,算是高寿了。

第三位:张公瑾

在政变之中,是他迅速将玄武大门给关上,阻隔了前来增援之兵,才使得政变成功。为此,他被封为了定远郡公。他只活了三十九岁,因病而亡。

第四位,尉迟敬德。

此人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事变之中,他还救了李世民一命。当时情况危急,李世民跌于马下,眼见就要被李元吉所杀。幸得尉迟敬德赶到,射出一箭结束了李元吉性命。此外,尉迟敬德又找到了李渊,控制住他,不过美名为“护驾”。

这时,李渊也知道事情不可控,李世民太子之位已是势在必得了。不仅如此,在封其为太子之后,又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

在政变中,尉迟敬德功劳极高,若是没有他,可能李世民已经被杀了。所以在称帝之后,对他特别重赏。不仅封他为鄂国公,连齐王府也赏做了他的府宅。

也因此让他膨胀了许多,目中无人。李世民提醒了一番,他恍然醒悟,变得收敛起来。之后就辞官享起了清福,活到了七十四岁,算是得到了善终。

第五位,侯君集。

他的下场是最惨的,是第一个被诛杀的功臣。虽然他是一员猛将,非常骁勇。在玄武门事变中,也立下了大功。

此前他极力怂恿李世民挑起政变,事发之时,他斩杀了李建成身边的随从,让李世民能顺利得手。李世民称帝之后,也记着他的功劳,封他为潞国公。

不过他却自持功高,犯下诸多错事,惹怒李世民便将他关了起来。侯君集不但不反思过错,反倒心生抱怨,怨恨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将其放出,侯君集更是胆大妄为。私底下鼓动将士谋反,事情败露。本来李世民念及功劳,不想杀他。但是在群臣的反对声中,还是将他给处死了。

第六位,刘师立

他的结局也是不错的,寿终正寝。此前,他本是侍卫之职。因参与玄武门事变并且立下功劳,后被封作了襄武郡公。后来,他被人诬告谋反,经查证过后发现并无此事。李世民自知愧疚,对他也更加的信任。所以刘师立的待遇还是不错的,结局也是圆满。

第七位,公孙武达

此人很早就投入到了李世民帐下,跟着大军四处征战,并且立下了很多功劳。因此他也深得李世民信任,所以玄武门之变中也有他的身影。

李世民登基之后,念及其功,封作了监门将军。之后他又跟随大军征讨突厥,也是战绩光鲜。不久又被提拔为右武卫大将军,死于上任的路上。

第八位,郑仁泰

因为没多大名声,史料上也没有过多记录。在政变中他是先锋。因其功劳,在李世民登基后封了游击将军一职。后来他曾遭人弹劾,被贬官了。

因在征伐铁勒时吃了败仗。领着一万多人出征,等回朝时只剩下八百多。李世民也只是将他降职,没做过多处罚。不过,第二次出兵时,大获全胜。同年间,他也是因病去世。

第九位,独孤彦云

他也是随着李世民出死入生的将领,玄武门事变他依然选择誓死跟随,不过没什么突出表现。所以后来被李世民封作了幽州都督。他是因战而死,死于征讨突厥的战争中。

最后一位,杜君绰

李世民将其封为了开国县侯,没有经历什么祸乱之事,也算是圆满结局。

这十位功臣中,多数是得到了善终的,只有个别遭到了诛杀。可见,李世民确是一位贤明之君,对于功臣还是信任的。

不像其他帝王坐稳了江山后,就要拿功臣开刀。李世民并没有这么做,而且这十位还是参与政变之人。若是其他帝王,肯定事成之后就找各种理由给诛杀了。由此可见其英明之处!

标签: 李世民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从西汉开国至汉武帝时期,百姓的财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在历史上,西汉一共存在了210年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和东汉一起被称为汉朝,在当时不论是从经济上、军事上还是文化政治角度上来看,跟同时期的欧洲各国强大许多。又被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大的帝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史记·货殖列传》篇记载着宣曲任氏致富的经历。他曾经是一个

  • 从历史上看玄武门之变都有哪些利弊呢?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皇宫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重大政变!秦王李世民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世民登上皇位,成为了唐太宗,并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大唐贞观之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发生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

  • 美人妲己发明一样东西,流传三千多年至今仍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妲己在电视剧中都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形象,她和自己的初恋分离,后作了纣王的宠妃,在朝廷为非作歹,最终让商朝走向灭亡,而在历史上,美人妲己发明一样东西,已流传3000多年,如今成家家户户饭前必备。考古学家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掘出了,有关殷商时期的遗物,包括玉器、铜器等,而其中龟甲和

  • 北宋仁宗皇后被废身亡,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仁宗,宋朝,野史秘闻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在封建社会皇室宫廷中,皇后的地位仅次于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历代封建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皇后的选立。同样,废黜皇后也是国家的大事。虽然封建帝王权力至上,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废立皇后,但因为随意废立皇后、引发政局动荡的事例并不鲜见。今天的故事就与废立皇后有关,虽然此事并没有对政局产

  • 宋璟辅佐唐玄宗奠定开元盛世基础,如今却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宋璟,字广平,唐朝时期名相,他是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宋璟,就不得不提及与他同一时期的大唐名相姚崇了。唐玄宗正是重用了这两名贤相才奠定了“开元盛世”的根基。颇具趣味的是,这两位贤相的人生经历倒也蛮相似的,就连

  • 在三国时期,为何说蜀汉与曹魏之间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张飞这个三国时期的猛将,他和曹操的关系非常不好,因为他所效忠的蜀汉之主刘备与曹操之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蜀汉与曹魏之间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曹操的父亲叫做曹嵩,曹嵩原为夏侯氏,是三国

  • 宋朝对西夏的定川寨之战,为何说它是最为诡异的一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定川寨之战,战史风云

    历史上的宋朝和西夏两国,爆发过三场比较大的战役,即“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这三场战役都已宋朝遗憾失败而告终,其中尤以“定川寨之战”输的不明不白,好似有一团迷雾笼罩其上,使后代史家及历史爱好者百思不得其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

  • 曹操为什么要挟持刘协迁都?他有何特殊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汉献帝,历史解密

    建安元年六月,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来到洛阳,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然而才过了三个月,曹操就胁持刘协迁都到许,改称许都。曹操为什么要迁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洛阳在当时已经不适合做都城了。在曹操之前,汉献帝刘协是董卓的傀儡,而刘协之所以能够

  • 古代妃子地位有多低?竟因长得年轻貌美被直接赐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野史秘闻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观看小编今天的文章。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是,西汉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自古以来,大家都说红颜多薄命。古代封建社会,很多女人地位是非常的低下的,因此很多的女人就成了男人权利的牺牲品。虽然她们身在皇宫,过得是比普通百姓们更加高贵、富足的生活。但是,她们所要面对的风险依旧是非常高的

  • 揭秘:吕蒙战功赫赫为什么没有名垂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蒙,三国,风云人物

    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关于吕蒙的成语故事有:“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白衣渡江”等。吕蒙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后,第三位都督。鲁肃去世后,吕蒙接替了他,他与鲁肃的军事思路完全不同。鲁肃是孙刘联合抗曹的积极倡导者,一生为孙刘联合做贡献。吕蒙向孙权主张,派大将潘璋进攻白帝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