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露孙膑被迫害的真相,孙膑被迫害不冤

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露孙膑被迫害的真相,孙膑被迫害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新移说娱乐 访问量:270 更新时间:2024/2/14 21:58:55

(声明:本文内容并非新闻,望周知)

“围魏救赵”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战绩,孙膑率齐国军队直扑魏国国都,逼得庞涓放弃攻打赵国。孙膑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伏,不仅解了赵国之困也完成了自己对庞涓的复仇。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同为鬼谷高徒,但庞涓却嫉妒孙膑的才能,将其骗至魏国加害。对于这段历史,我们是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得知的。然而“围魏救赵”发生于公元前353年,《史记》则成书于公元前90年,中间隔了260多年。即便太史公秉持史家求实精神,所载与事实相符,但也难免确保所载不会在细节上存在遗漏。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露孙膑被迫害的真相,学者:孙膑真的不冤。

作为人类军事史上的瑰宝,《孙子兵法》被翻译成了数百种语言和版本,影响的范围已经早就超出了军事范畴。《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而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孙膑却没有兵法传世,这就使得许多后世之人开始怀疑:史料中所记载的《孙膑兵法》和熟知的《孙子兵法》会不会是同一本兵书?这个疑问困扰了历代史家和兵家,但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猜想是对还是错,直到1964年才揭晓谜底。

1964年,山东省临沂市市区银雀山西南麓一座汉代墓葬被发掘,出土文物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一批竹简。

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人们发现这批竹简竟然是失传上千年的《孙膑兵法》,而墓葬年代距离孙膑生活的时期只有二百余年。这样短的时间差,让人们更加坚信,这就是《孙膑兵法》。《孙膑兵法》的出土将上千年的疑惑一扫而空,没有人再怀疑《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是不是同一本书。除此之外,《孙膑兵法》重见天日,也还原了“围魏救赵”中连《史记》都未曾提到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的补充,让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受害者”、“被害者”孙膑,有了另外的一番“新面孔”。

普遍印象中的“围魏救赵”大致经过是齐军在孙膑的建议下直接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而此时魏国国内防备空虚,正在攻打赵国的庞涓被迫回防大梁。但是根据《孙膑兵法》所补充的细节,其实孙膑在包围大梁之前还攻打了另外一座城——平陵。平陵是魏国大梁以东的一座小城,城池并不高深,但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却很多,而且更加靠近齐国。当时庞涓虽然率魏国精锐北上攻赵,但国内防御并不空虚,至少面对孙膑的8万齐击技尚有一战之力。要知道当时的魏武卒是纵横天下的存在,强悍的战斗力再加上大梁坚固的城防,还威胁不到大梁的安危。

为了诱使庞涓率兵回防大梁,孙膑开始了他的“扮猪吃老虎”。他建议齐军主帅田忌派指挥能力最次的齐城、高唐二人为先锋攻打平陵城。这一战结果可想而知,齐军全军覆没。随后孙膑决定绕过平陵直扑大梁,正当田忌也不明就里的时候,庞涓乐开了花。本来魏国打完了赵国就该打齐国了,谁曾想齐军不等魏军前去进攻,竟然自己上门来送死了。在庞涓的眼里,这波齐军就是来“送经验”的,这样的好事他岂能错过?更何况当时赵国已经被庞涓痛扁了一顿,在他眼里就是等待宰割的鱼肉。

在孙膑的诱敌之策下,庞涓兴冲冲地“回防”大梁了。连一坐平陵城都打不下来的齐军,自然没有被庞涓放在眼里。于是庞涓率领骑兵快速返回大梁,企图一鼓作气吃掉这几万齐军,于是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相比于《史记》所记载的版本,《孙膑兵法》只多出了“打平陵”这一细节。但正是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出了孙膑的残忍。虽然“慈不掌兵”,但也没有派人去送死的道理,但孙膑为了诱敌上钩,却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诱饵。或许正是因为孙膑的这一点,同门师兄弟庞涓才会格外忌惮他。经过历史学者的研究表明:孙膑遭受膑刑真的不冤。

百晓生推荐历史读物,《孙子兵法》叙述简洁,内容富于哲理性,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至今仍未丧失真理性。该书被誉为"兵经",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直至今日也有非常值得今人借鉴学习的地方

标签: 孙膑

更多文章

  • 孙膑下山时鬼谷子为他算命,孙膑摘来一朵花,鬼谷子:这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孙膑

    孙膑下山时鬼谷子为他算命,孙膑摘来一朵花,鬼谷子:这是天意?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孙膑就是其中一位。孙膑精通兵法,懂得用兵,在诸侯争霸的时代也曾留下自己的威名。孙膑师从鬼谷子,在他下山之前,鬼谷子曾给他算命。孙膑随手折了一枝花,却也道出孙斌的命运。鬼谷子何许人也,春秋时期的大家,他虽然从未出仕,但

  • 25日版本更新,百里守约调整上架,孙膑和狂铁双双降温

    历史人物编辑:爱妃说笑了标签:孙膑

    今天正式服将会迎来一波更新,此次更新有限定皮肤返场也有各大活动上架,而我们今天主要讨论英雄的调整。你可以不关注皮肤,你可以不关注活动,但是每一次有关英雄的调整你都需要知道,因为这直接关乎着我们的游戏体验。此次调整的英雄总共有五个,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百里守约——机制调整 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

  • 鬼谷子考教孙膑《孙子兵法》,孙膑的回答令鬼谷子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孙膑

    一日,鬼谷子考他:“《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作何解释?”孙膑回答道:“用兵打仗,诡诈为道。因此,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攻近处,装作要攻远处;要攻远处,装作要攻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他;敌人

  • 百里守约,孙膑,狂铁调整后表现如何,一起来看数据

    历史人物编辑:爱妃说笑了标签:孙膑

    百里守约,孙膑,狂铁,东皇太一,戈娅这五位英雄调整已经有一天的时间了。那你知道这五位英雄调整之后在游戏里面的表现如何吗?今天就让我来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带你们了解一下这五位英雄调整之后在游戏里面有什么样的处境。百里守约 我们依然先来讲一讲热度最高的百里守约这个英雄。这一次百里守约可能很多玩家还没玩,

  • 田忌赛马竟然与管仲有关,有学者认为孙武的思想来源于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田忌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叫“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实际上确实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是说当时的齐国流行赛马,大臣田忌与齐威王经常在一起赛马,但田忌却经常输,可以说是很少羸过。当时他们的这个赛马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现在也不知道,但可以想像,肯定还是赌博形式的了,应该是有点彩头

  • 完美落幕的“田忌赛马”,却告诉大家,“自食恶果”是这样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田忌

    读过“田忌赛马”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它的结局非常的完美,作为其中的主人公田忌,也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荣誉,但是赛马比赛的结束,也是另一场事故的开始,田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他是怎么“自食恶果”的。看到这里是不是脑海中充满了句号,下面带着大家一起去分析一下。1、这场比赛中的人物在赛马比赛中比较重要

  • 历史故事田忌赛马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田忌

    前言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件典故,被誉为智慧与策略的代表,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该典故讲述了田忌在与晋国的比赛中,通过以次带主、调动马匹等策略,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寓意启示等方面,对田忌赛马进行阐述。一、历史背景田忌赛马的背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期,时为战国时代

  • 为何课本没讲“田忌赛马”后续?愚蠢的胜利让他几年后自食其果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田忌

    在童年的日子里,我们总是喜欢用猜拳来决定胜负。猜拳并非一场较量就能决定成败,而是要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的方式。这样的规则给失败者留下了一线生机,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翻盘。这种方式看似孩子气,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颇具实际意义。正如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巧妙地运用了三局两胜的策略

  • 田忌赛马,为何能赢?并非田忌的马匹好,其实是孙膑偷偷作了弊?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田忌

    孙膑,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天才,他为齐国取得了两场,至关重要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唐朝建中三年,唐德宗受到大臣的建议,将古代六十四名历史闻名的将领,设立专门的庙宇享受祭奠,而其中就有“齐将孙膑”。同样享有待遇的名将还有:田单、廉颇、李牧等人。宋代也沿袭了唐代对名将设庙的礼仪,并且北宋还专门

  • 为何课本没讲“田忌赛马”后续?愚蠢的胜利,让他几年后自食其果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田忌

    竞技比赛中的三局两胜的规矩从何而来?其实这个规则源自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原本想着田忌因为赛马而声名大振。而事实上也确实这样,起码在一段时间内很是高光。然而叫人想不到的是,田忌并没有因此而得福,反而下场非常凄惨。这就引来今天的话题,为什么教科书没有提及后来田忌怎么样了?当初的赛马胜利为什么没能给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