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勺之战,齐桓公称霸的第一战,却成就了“曹刿论战”的名气

长勺之战,齐桓公称霸的第一战,却成就了“曹刿论战”的名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火花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4/1/23 17:17:03

齐桓公在乾时之战中击败鲁国,巩固了自己在齐国的统治,又进一步逼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把天下第一等的人才管仲收入囊下。

此时的齐桓公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迫不及待地走上了称霸天下的路。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再次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企图征服鲁国,以报复鲁国一年前对公子纠的支持的宿怨并,向中原诸侯展示齐国的实力。

在开战前管仲认为新君刚立,民心和军心都未完全归附,现在齐国的首要任务是按照改革的思路,先整治内部、增强国力,在国家未安时,不可用兵,所以坚决反对进攻鲁国,而年轻气盛的齐桓公则不顾他的强烈反对,亲自领兵攻打鲁国。

管仲像

此时的鲁庄公又怎么能忘记乾时之战带来的屈辱?他的贴身护卫都命丧疆场,自己也差点儿回不了鲁国,之后被齐国逼杀公子纠,放走管仲,那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脑海反复播放,刺激他不停地反省自救,礼贤下士、强兵备战,礼贤下士、强兵备战,礼贤下士、强兵备战.......

这时,那个在乾时之战中曾勇救鲁庄公的曹刿,听到齐国要来进攻的消息后,非常着急。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国人,但他却有普通人不一样的眼界,他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过问,因为战争的胜负,关系每个人的命运。

于是他决定去见鲁庄公,向高层领导说说自己对这次大战的看法,街坊邻居们知道后,纷纷劝阻他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打仗的事儿,都是那些成天吃肉喝酒的达官贵人们考虑的,你一介平民多管闲事干什么呢。”

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那些高官达贵都是目光短浅的人啊,考虑问题哪能深谋远虑呢!”说罢,就一直向宫走去。

曹刿画像

没想到齐国这么快就大军压境,初闻这一消息,鲁庄公大惊失色,正在彷徨不知所措之际,听说曹刿来见,急忙迎接。

曹刿进来问道:“敢问君上,您凭什么跟齐军来战?”

鲁庄公想了想说:“平时吃的穿的,我从来不独自享用,一定会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一定会奋力杀敌的。”

曹刿笑了笑说:“这样的小恩小惠只是你身边的人有幸享受,不能惠及到每个老百姓,国人是不会跟从你的。”

鲁庄公又说:“每次祭祀都按规矩向神灵献祭,牛羊玉帛等各种祭品从来都不敢枉自虚报,不敢欺瞒,一定如实向神灵报告。”

曹刿说:“这只证明你对神的虔诚之心,可惜神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鲁庄公想了想又说:“国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完全明察秋毫,但一定会查明情理缘由,秉公判罚,不敢有偏差和徇私。”

曹刿点头道:“百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和牺牲,就怕不公。你这样做算是为国人尽职尽分了,大家一定愿意为你效力,可以凭这个和齐军打上一仗。上了战场,请让我跟在您身边。”

曹刿战前分析

齐军进入鲁境,穿过峡谷,迎来一片辽阔的平原,这里就是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

长勺之战

战车煌煌、马声萧萧,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的齐军在这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霎时安静了下来。

眼前正是鲁军主力,队伍整齐,旌旗飞扬。

面对严阵以待的鲁军,齐军将领依旧骄傲轻敌。由于乾时之战的大胜,自鲍叔牙以下的将领都轻视鲁军,认为鲁军不堪一击。

双方对阵后,齐恒公也暗暗惊讶鲁军的气势,不过还是决定速战速决,在没有发现鲁军破绽的时候,就下令全军冲锋。

霎时鼓点如雨,喊声震天,齐军的攻击声势凌厉。

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阵地,就要下令擂鼓应战。

曹刿马上劝阻说:“齐兵士气正旺攻势如虹,现在出击没有必胜的把握,应当坚防固守,静待时机。”

长勺之战

鲁庄公马上下令固守阵地,用战车结成严紧密实的阵地,牢牢抵住齐军的冲击,弓弩手在后方“旁敲侧击”,缓阻敌人的攻势。

齐军这波攻击就像浪涛冲向岸堤,被拍的粉碎,死伤不少却根本冲不进鲁军阵地。

无奈,齐军只得撤回本阵。

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亲自擂鼓,齐军展开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鲁军阵地,不得不再次退回到原阵地。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齐桓公和鲍叔牙都认为鲁军怯战,一定顶不住再次冲击,于是齐桓公命令擂鼓,发起新的冲锋。

曹刿和鲁庄公(剧照)

齐军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进攻开始了,有了前两次无功而返的先例,士兵大多只是佯攻,随时准备后撤。

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士气明显没有前两次高昂,立即向鲁庄公建议反击齐军。

鲁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

鲁军初次击鼓,战士斗志高涨、杀声震天,早已憋屈了的兵士们如同野狼一样呼啸着杀入迎面而来的齐军。

齐军原本心存退意,突然间遭此迎头痛击,争相逃命。

鲁军像潮水一样冲破齐军阵地,取得这场战斗的决定性胜利。

鲁庄公传令全线追击,曹刿又赶紧制止,他认为齐乃大国,兵强将智,如此溃败未必不是假象,很可能另有埋伏。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帜散乱,溃退无序,又看齐军战车的车印杂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于是建议鲁庄公大胆追击。

一鼓作气

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军追着齐军屁股猛打,杀死俘获大量敌人和粮草辎重,一洗乾时之战蒙受的屈辱。

这是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战例,被列入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出自此处。

曹刿以此战名扬天下,成为鲁国的大功臣,晋身鲁国卿士行列。

标签: 曹刿

更多文章

  • 再读《曹刿论战》:曹刿从哪里来?打了一场漂亮仗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曹刿

    曹刿是个没落的贵族,他在齐国出兵进攻鲁国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要向鲁庄公建言献策。曹刿的同乡问他干什么去,曹刿说,求见国君鲁庄公抵抗齐国的军队。同乡说,这些军国大事有吃肉的人考虑,你操那个闲心干啥?曹刿很理直气壮地说,吃肉的那帮家伙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计议深谋远虑。于是鲁庄公接见了曹刿。曹刿在会见鲁庄

  • 刺客鼻祖还有将军身份,他是曹沫又叫曹刿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曹刿

    在《左传》中,曹刿与鲁庄公论战,通过语言对话与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帅形象。曹刿观察细致、谋划周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而在《史记》中,曹沫作为刺客鼻祖历史留名。为了维护鲁国尊严,好勇尚力,表现出一个刺客忠义诚信的品质。在司马迁所记录的刺客中,这是唯一一个完成使命而又存活下来的幸运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后来又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曹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也是就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不顾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为了护送公子纠去齐国即位,齐鲁已经发生了几次战争,鲁国都被打败,听闻齐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

  • 《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智睿生活日常标签:盗跖

    《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说起国漫,就不得不提《秦时明月》。《秦时明月》自2007年播出《百步飞剑》以来,就一直广受好评,目前已经更新到了《沧海横流》,积累了

  • 《秦时明月》盗跖为什么那么讨厌盖聂?不光因为蓉姑娘,还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少年梦不惜标签:盗跖

    《秦时明月》盗跖为什么那么讨厌盖聂?不光因为蓉姑娘,还因为他喜欢看国漫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啊!身为一名国漫粉,我本人是非常喜欢看《秦时明月》的,最近又重温了一遍,不得不说,剧情非常精彩。盗跖是一个盗贼,而且有“盗王之王”之称,可见他偷的能力非凡,而且他轻功非常快。在第二季、第四季、第五季都有非常重要的展

  • 十三岁就可以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为何看到秦始皇却这么害怕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秦舞阳

    因为特权。秦舞阳知道,就算杀了人,也能逃过法律的惩罚。 再糟糕,也可以贿赂官员放过路,跑到其他国家逃跑。 无论如何,你不必死。如果孙小果知道,只要他打,就算别人打他,只要他还手,他就会互相打。 他会先被拘留,他敢打吗? 更不用说邪恶了。大秦强悍,称霸天下,秦法严密。 刺杀秦王更是杀三族之罪。 就算秦

  • 为什么13岁就杀人的秦舞阳,一见到秦始皇就吓得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老伴去旅游标签:秦舞阳

    燕王丹为实现扭转秦灭燕局面,采取“先射人,再射马!“擒贼先擒王”弯道超车,对秦始皇进行殊死刺杀。目的不好说,但势必会导致局势大变,重创秦军将士的士气,但秦舞阳的表现却令人震惊。”荆轲不动声色,连忙解释道:“北蛮人是个卑微的人,没见过皇帝,所以大惊。这也体现了荆轲非凡的胆识和智慧。秦武阳为何后燕将军?

  • 秦舞阳真的是懦夫吗?为什么名气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半城繁花半城殇标签:秦舞阳

    因为秦舞阳是和荆轲一起去刺杀秦王的,也算是名流千古,所以名气很大,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懦夫呢,这是因为他随着荆轲去见秦王,结果见到了前秦王,他竟然被吓得发抖。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情有可原,毕竟他当时年龄也不大,当然,他也不能算是一名勇士。秦舞阳的祖父是燕国的贤将秦开,也算是出身名门,在他大约十二岁的时候

  • 荆轲刺秦王:猪一样的队友,秦舞阳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秦舞阳

    易水岸边,燕太子丹带领燕国名士身着白衣白冠为荆轲送行,大家和着眼泪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凄凉。壮士义无反顾头也不回地上车扬长而去。荆轲这次还带了两件“宝物”,告别燕太子丹,和秦舞阳一起踏上了一条注定没有归来的路。秦王嬴政今天要在大殿上接见燕国的使者,秦王带领百官用最隆

  • 13岁能杀人的秦舞阳,为何一见秦始皇就吓萎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秦舞阳

    荆轲刺秦王时很镇定,而十三岁能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见到秦王后很害怕,在行动中表现得与传说反差太大,与当场杀人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原因在哪里,实际上就是,秦舞阳没有见过世面。进一步来说就是他那点胆量和杀人的经验,要面对秦始皇,面对杀人无数的君王,那就实在是啥也不是。太子丹本身采取刺杀方式保护燕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