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救了快要饿死的晋文公,没想到晋文公居然听信谗言,反而放火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
这天,晋国正值内乱晋文公重耳被追杀,逃到了一个小村庄,本想向村庄的农夫们求救,可没想到,农夫们居然拿土块当做粮食羞辱重耳。
重耳饿的实在是没有力气,在马上就要晕过去的时候,介子推悄悄的去了村庄后面的小山沟。
介子推来到小山沟当然不是为了逃跑,而是不忍重耳因此丧命,毅然决然的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
然后怕被重耳怀疑,还找了一些野菜,一起炖了给重耳吃了。
吃过饭的重耳终于感觉自己活过来了,连忙起身对着介子推鞠躬道谢:“先生大恩,重耳绝不敢忘。”
介子推忍着腿上的疼痛,脸上也有些许的汗渍,连忙回答:“这都是天意如此,我只不过是顺应天命罢了。”
本来介子推也没有想把割肉救主这件事情说出去的,可是没想到还是被重耳知道了。
本来就对一碗肉汤的恩情很是感激,这下知道了居然是介子推用大腿的肉救了自己。拍着胸脯说:“如果我以后当了君王,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介子推救人本就没有图回报,没过多久,重耳结束了逃亡生活,成为了晋文公。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知道当年晋文公要报答介子推这件事情之后,居然挟恩图报,都要去找重耳。
被介子推知道后,非常生气,一甩袖子说:“真是羞于小人为伍。”一气之下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了山林隐居。
介子推这种做好事不图回报的精神,被这些小人嫉妒。重耳又感念介子推割肉之恩,便想要请介子推出山协助自己。才发现介子推已经隐居山林了。
这时,有一个曾经和介子推一起的幕僚,对介子推很是看不上。心里想这:“不过就是走了运,救了主公,还要主公三请四请,不识好歹,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
就除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而且是三面同时放火,介子推带着母亲一路逃亡,但还是没有出山林。
大火少了三天三夜才灭,可是介子推还是没有出来。最后晋文公在一个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已经烧焦的尸体。介子推临死后背还堵着柳树的树干。
晋文公一看连忙吩咐人:“快,去看看,怎么回事?”最后发现了介子推留下的遗书:“介子推一死无妨,但是还请主公以后能够保持清明。
如今死在柳树下,也只能用这个办法劝谏了。如果主公心里真的有我的话,那么以后希望想起我的时候自省,这样臣也能无愧于心的赴死了。”
晋文公一看介子推临死前用自己的血写的遗书,顿时抚胸大哭。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死亡,就把和介子推一起烧焦的柳树树干取了一块,制作成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木屐思念故人。
介子推的精神非常值得敬佩,重耳登基之后努力勤政,开创了长达百年的晋国盛世,还成为了春秋五霸主中的第二位。
也算没有辜负介子推割肉救主的忠君之心。
若是重耳在成为晋文公之后懈怠政事,那不光介子推白白丢了一条性命,这段割肉救主的美谈也成了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