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节令探佚:清明节果真是纪念介子推?

节令探佚:清明节果真是纪念介子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写乎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4/1/16 21:10:38

作者:李大奎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也是重要的自然节气,乃"二十四节气"之五,2006年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纳入法定节假日。故清明节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便有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两大重要的礼俗。

从重要的传统节日而言,清明节纪念介之推,也成了民间最为广泛的说法,如同端午节纪念正直高洁的三闾大夫屈原一样,多了厚重的家国情怀。

但事实上,清明节纪念介子推之说,还是太过单薄,并不足以诠释清明节这个集节气、节日为一体的重要节假日厚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

这一民间传说其实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时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因公元前644年,逃至卫国的重耳快饿倒时,他的随从介子推赶忙采来野菜,又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弄成一碗肉汤呈给重耳饱餐一顿后,重耳才得以活命有了命运的转机。

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当上晋文公,想起还没封赏立了大功的介子推。可介子推这位忠臣不愿受禄,早已陪伴老母隐居在山西的绵山。晋文公便下令焚山,想逼介子推出山辅佐,哪知介子推在绵山深处与母亲宁愿抱柳而死,也没挪动半步。

晋文公大为内疚,便将焚火之日定为寒食节,严令这天禁火寒食,又改绵山为介山,为介子推修祠立庙纪念,表彰他忠君之举。第二年,晋文公率文武大臣又去介山祭奠他时,发现被烧枯的那颗老柳死而复活,破洞里还有介子推留下的带血衣襟残片,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大受感动的晋文公当即诏谕天下,钦赐这棵老柳为"清明柳",将寒食节后的第二天钦定为清明节。

这个民间传说,将清明节的由来,以及纪念介子推的忠义,都演说得十分生动感人。

这实际上是老百姓朴实的家国情怀最真挚地体现!博大的清明节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都远比这一感人的故事浑厚得多。

且不说清明节作为一个自然节气,起源于二千五百年前的西周时期,是上古农耕文明因时而生的产物,鉴于天气物候变化的特点,春三月气温回升,正是"改火"时节,万物复苏,意味着"清明时节雨纷纷""正是人间好时节"需着手春耕生产,应"种瓜种豆"或忙于"种麦"了。

《岁时百问》就明确载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可见,标志"时序"用于指导农事的"清明",有着久远的历史,最先其实只是重要的节气。

随着岁月的流逝,"清明"才又发展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既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又融合了"寒食"节的内容。

"上巳"也就是古时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因人们喜欢结伴到水边沐浴,称作"祓禊畔浴"活动,后来逐渐形成固定的重要节日。到魏晋以后,改称"三月三",逐渐增添了郊游、祭祀和"曲水流觞"等宴饮活动。

起源于周代"改火"习俗的寒食节,在汉代称为"禁烟节",这一天,不得生火,只能生食。据《后汉书》记载,寒食节最长的时候多达105天,最少也是1个月,人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够用的熟食和冷食度日。直到"改火"时间到来,才钻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

自汉以后,也有晚上皇宫里先点燃烛火,再将火种传递到民间的说法。

到了开元二十年,唐玄宗下诏,寒食"上墓",放假七天,后又令"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唐代宗李豫改"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贞元六年,唐德宗李适又将寒食节定为大寒食、官寒食和小寒食三天。

自此,融合"上巳"节的清明节又融合寒食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正式尘埃落定。清明节的活动除了扫墓祭祖外,后来也延展到踏青郊游、荡秋千、拔河及蹴鞠等等。

综上而言,不仅仅是民间传说纪念介子推的清明节,更是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国情怀的祭奠假日,还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抓好农耕的喜庆节气。

如今,在一天的"清明"假日里,各位"亲"大可放飞心情,轻松休整:既可文明祭祀实地扫墓,哀悼已逝亲人;也可选择踏青、宴饮等等娱乐活动,欢度"万物皆洁、气清景明"的清爽明净之日。

是为记。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字与历史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标签: 介子推

更多文章

  • 夏县妇联开展“介子推忠孝文化进家庭”系列主题活动

    历史人物编辑:山西经济日报标签:介子推

    本报运城讯 4月16日,夏县妇联携手县家庭教育协会、传统文化协会在介子推文化产业园开展“传承忠孝文化 共筑最美家

  • 咎犯:晋文公的舅舅和重臣,为什么会被介子推瞧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介子推

    晋文公结束了流亡生活,在回国途中,路过黄河,他手下另一位重臣咎犯提出:“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我跟着你这么多年,犯了不少错误,我自己都知道,你当然也不会不知道。为了不让你秋后算账,为了我的安全,请让我离开你吧。这个咎犯,是晋文公重耳的亲舅舅。他犯过什么错呢?原

  • 双喜临门,河南足球又做齐宣王,新赛季的中原铁军依然值得期待

    历史人物编辑:飞飞小霸王标签:齐宣王

    北京时间2023年4月7日,距离新赛季中超联赛开赛越来越近,对于河南的球迷们来说,这一天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可以说是符合了球队的气质,股改完成河南嵩山龙门改名河南队,8名球员集体官宣加盟,双喜临门,河南足球又做齐宣王。首先在今天下午经过中国足协确定,成立了两个赛季的河南嵩山龙门正式落下帷幕,替而代之

  • 讲排场并不完全是坏事,齐宣王讲排场,干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齐宣王

    我们对齐宣王的了解,更多的是源于“滥竽充数”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但实际上,齐宣王曾把“稷下学宫”发扬光大,在文化事业上做过突出的贡献。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彊。约生于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威王的儿子,齐湣王的父亲,王后是著名丑女钟离春。公元前320年,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公元

  • 《战国策》齐宣王:我不敢攻打秦国 苏秦:不,加油,你可以的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齐宣王

    齐宣王:虎狼秦太残暴了,我不敢攻打虎狼之秦。苏秦:不,你可以的。秦国就是只野兔,齐国才是战狼,齐国攻打秦国就像狼群追逐野兔一样轻松。苏秦:齐国南面有太山,东面有琅琊山,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四面都是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这是从地理上讲优势,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东西都是大海南北两个菜鸡,天然的屏障)。

  • 8+7-8,河南足球再做齐宣王,一切准备就绪只为等待卡兰加的归来

    历史人物编辑:苏志彪标签:齐宣王

    和球迷们之前预想的希望,河南足球再次显示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又一次做了齐宣王,其中来自于昆山的尼曼贾·科维奇、冯伯元、李松益、彭鹏以及中超其他球队的宋润潼、迪力依米提·土地、高天语和阳敏杰一共8人加盟了河南足球。除了新加盟的这8位引援之外,河南足球也对上个赛季表现出色合同到期的7名球员进行了续约

  • 弱小的燕国为何有胆量向齐国开战?齐宣王欺人太甚,忍无可忍!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齐宣王

    弱小的燕国为何敢对强大的齐国开战,不仅仅只是胆量问题,而是燕国有必胜的理由,曹操打袁绍的时候郭嘉给他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今天就仿照郭嘉的思路,来说说燕国必胜的“三胜三败论”。燕国师出有名,占据公道,此是其一何谓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如是阐述说: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

  • 古代四大丑女之无盐钟氏——齐宣王娶之,教你怎样逆袭做传奇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炘然读历史标签:齐宣王

    钟离春,又名钟无艳、无艳女即丑娘娘。史书记载,她之所以叫无盐是因为她是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人,她虽然丑却立志要嫁予王侯。历来并没有叫钟无艳的说法,这是前些年戏剧中给她起的外号。 钟离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

  • 转会窗延迟关闭,“齐宣王”开始登场,中超又提前大结局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吉祥标签:齐宣王

    按照原计划,中国足球2023年的第一个转会窗将在明天关闭——虽然习惯上应该将之称为“冬窗”,但看看现在的天气,这个“冬窗”实在有些名不副实。由于足协在“开窗”时加上了一个“通过准入后方可办理转会注册手续”,使得这个转会期有了一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感觉”。或许正是因为留给各俱乐部运作的时间实在太少

  • 《齐丑无艳》:也只有钟离无盐相信齐宣王的甜言蜜语

    历史人物编辑:小杰杰日常标签:齐宣王

    01钟离无盐是钟离村的一个丑女, 却也是能保齐国国运昌盛的人。齐宣王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娶了钟离无盐这个丑女人。齐宣王是齐国的王上,一国之主娶了一个丑女,他自然怕天下人耻笑,况且,谁说堂堂齐国需要一个女人来保护,更何况还是一个丑女?齐宣王心里膈应也在情理之中。齐国虽然是几个国家中实力稍微强点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