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无艳,原名钟离春,为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王后。因出生无盐,被称为“无盐女”,其后才渐渐演变为“钟无艳”。与嫫母、阮氏女、孟光并称为“古代四大丑女”。史书中记载:“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皮肤烤漆”,就这样的样貌,放到现代也是丑的出奇的人物。钟无艳其貌虽丑,但却是有名的才女。她不似寻常女子只专注于闺阁之事,而是胸有韬略,心怀天下。
她从小饱读诗书,有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抱负。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纲纪不振,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她自荐求见,坦诚自己的意见和治国安邦的政策,齐宣王大受感动,认为钟离春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让钟离春做了皇后。齐宣王呢,喜欢美人,喜欢良驹,喜欢享乐,所以也称不上一代明君。可没一个国君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明君,没一个国君不喜欢别人称他为爱惜人才的明君,更没有一个国君不喜欢别人称他为不爱女色、爱惜人才的明君。古人其实就是这么的简单,没有现代人那种“看脸下菜碟”的习惯,尤其是尊重有才华的人物。
在钟离春成为齐宣王的王后之后,并不是单单的那种“乌鸦变凤凰”,也不是说跟齐宣王卿卿我我,而是放眼朝野,整治朝纲,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为齐国解决了一系列的事,在各国中站稳了脚跟。虽为王后,还不如称她为齐宣王的谋士与智囊。后人多把钟无艳和齐宣王的故事带上浪漫色彩。他们之间有没有爱情不能考究,而且钟无艳一生都没有孩子。但是钟无艳为治国安邦定基,使齐国国力日渐强大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吃瓜群众太多,故事口口相传,就会越传越离谱。
钟无艳的故事在后世不断被添油加醋,衍生出各种版本。诸如钟无艳有大将之才,能率兵打仗,战功赫赫,堪比花木兰。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还据此写了一出细节丰满的元杂剧《丑齐后无盐连环》,情节一波三折,细节饱满动人。当然了,除了有不断加强她的人设魅力的,也有体贴地替齐宣王解决人生苦恼的。说是齐宣王立钟离春为后的同时,还留了一个叫夏迎春的嫔妃在身边。钟除了没有颜值,其他的都有;夏除了有颜值,其他的他没有。所以,齐宣王有事的时候呢,就去找钟无艳;事情搞定了嘛,当然就腻在夏迎春那里了。
有句著名的词句,叫“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大概就是说,这齐宣王啊,有事才记起来找钟无艳,没事玩乐之时,就只记得自己的每人夏迎春。要我说,这肯定是后世的编排,钟离春,夏迎春,多么刻意的两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