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扬其长,避其短,利而诱之用人才——郑国之相子产

扬其长,避其短,利而诱之用人才——郑国之相子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减压历史 访问量:4389 更新时间:2024/2/28 6:39:36

扬其长,避其短,利而诱之用人才——郑国之相子产

小编今天讲的是春秋时代一位名相,为郑国之相子产。其不仅有治国之能,还善于用人才。据说,他能够根据别人的优点缺点,扬其长,避其短,挖掘出别人最大的潜能。小编通过一个故事,发现了子产宰相用人之能。

春秋时期的郑国,当时子产为相。有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名为伯石,子产非重用他。但是有很多人都知道伯石特别爱面子,而且还重利益。不过,子产依旧能够用其能。有一次,子产派遣伯石去别的国家办事。在伯石出发之前,子产问他:“这次如果你能完美做好任务,我会重重赏赐你。你想要什么赏赐?”伯石毕恭毕敬地回答说:“为大办事是我应有的义务,臣不敢邀赏。宰相大人不必赏赐于我。”子产和蔼的笑着说:“有功可受禄。这样吧,现在就允许你去西城街上的那栋富丽堂皇的房子住吧!”伯石心有所动,但就是不露喜色。相反的是,他还露出了一丝难色,说道:“宰相大人,这样不太好吧!一来我还不知道能否完成任务,现在就领赏,别人会在背后议论的;二来我现在的住处和西城那里相距甚远,现在我也马上要走了,一时也不能搬过去......”子产打断说:“这些都无关紧要,你放心去办事,剩下的事情我会帮你安排好的。”伯石高高兴兴地去了别国。

之后,伯石成功完成任务,便住进了西城的大房子里。然后子产又和郑王商量赐其一座城邑,伯石乐不可支,但是又假意作势交会封地,然后子产也就故意收回,很是配合伯石。几天后,子产又重新发布命令将封地赏赐给他。但是伯石依旧作势不要。如此这般,三次后,伯石才接受封赏。就这样,子产掌权之时,一直利而诱之,而且伯石的地位始终没有超过其位。这就是子产宰相的用人之道,他知人善任。不仅没有因为别人的欲望和虚伪弃而不用,还利用别人的缺点然后利诱他。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人尽其用吧!

小编认为,子产能够做到宰相的位置,不仅是他有治国之能,更有用人之才。其实,在子产提前送给伯石以高房。就有人不解,甚至怀疑。然后子产手下的一个门生就问其原因,为偏偏要给他赏赐,而其他大臣根本没受过这样的赏赐。子产就回答说:“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我了解伯石这个人。他非常看重利益,而且还好面子。别看他表面上说的很好听,但都是虚伪之词。每个人都有私欲,更何况是他!如果我先给他以利益,他就会尽心尽力的去办事,而且他确实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才华。那么,我给他这个利益又何妨?”之后,这个门生又好奇子产宰相送给伯石封地的三送三回之意。子产就说:“这个人很虚伪,他很爱面子。所以,我就配合他,让他感觉自己谦虚礼让,还满足了他的私欲,一举两得。”

由此可以看出,子产之能。有人就有疑问,这样的人留在朝廷不是一个毒瘤吗?万一哪天没有满足他的欲望,就不担心他做出对郑国不利之事吗?小编为您解释一下,子产不除掉这样的人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子产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好他,不怕他不利于郑国;第二个原因就是伯石在朝职位不会很高,做再不利的事情对郑国的危害也不会很大,而且子产也留有后手,在必要时刻,世界上将再无伯石这个人。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春秋名相子产这个人呢?

标签: 子产

更多文章

  • 从“杀子产”到“歌子产”,他不毁乡校铸刑书,被称为春秋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子产

    子产成为郑国执政,在外交上和晋国、楚国等大国交好,为郑国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又开始了对内政的治理。子产认为: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墨守成规者将被困境所困,顺应世界变化的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子产顺应时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旧有的有很大不同,甚至许多都是前无古人的首创。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加强国

  • 子产在治国理政方面干出了成绩,孔子才说子产具有良好的德行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子产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名臣子产的评价,同时指出子产最值得借鉴之处─良好的德行。公孙侨(?-前522),字子产,又字子美,郑国贵族,郑穆公的孙子,与孔子同时。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前522

  • 子产: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子产

    说起春秋贤相,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管仲。诸如管鲍之交、尊王攘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类似的小段子占据了大多数人的记忆里。然而,对于子产能够了解的人却屈指可数。管仲私德有亏,所以《管晏列传》记载:“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这里的“小之”不是讲管仲气量狭小;而是“以之为小”,孔子很

  • 孔子说:与鲁者争是鲁者,与莽夫争是莽夫,曾子说:我也鲁莽

    历史人物编辑:圆圆聊体育标签:曾子

    这里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小曾。小曾是大曾的儿子。父子都是孔子的弟子。想必大家这里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小曾。小曾是大曾的儿子。父子都是孔子的弟子。想必大家已经猜到曾氏父子是谁了吧。小曾是鹅城人。小曾十六岁的时候,大曾把小曾送到了孔子门下。不过,几天后,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

  • 他自号孔老二,将子女取名孟子孙子荀子曾子等,培养了5个博士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曾子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说历史的女人——第1055期)教育问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最该重视的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教育之间的竞争。谁的教育先进,谁的人才就多,那么这个国家就自然会领先世界。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

  • 古人气节:一条巷,曾子因其名而不入;一座城,墨子因其名而掉头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曾子

    古人有气节,有气节既有大智慧。一身浩然气,万古永流传!中华文明传承了几千年,早已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人们以仁义礼智信作为立身之本,躬身践行。古代许多有志之士,其高风亮节,崇高的品德令人敬佩,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有

  • 曾子母亲啮指痛心的典故,告诉我们咸卦“咸其拇”心灵之间的感应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曾子

    咸卦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意思就是,咸卦初六,感应到脚的拇指。《象》:感应到脚的拇指,是心意在外的原因。拇是指脚的大拇指。初六是咸卦的最初爻,也就是最底爻,居最下,相对人体而言,在下者为足。此时在咸卦中,合之就成了咸其拇。此时咸卦初六的感应是才开始,也是在最下,所以感应最浅,此时

  • 嘉怡装饰曾子悦:所有的修行,永远基于爱与善良

    历史人物编辑:城品人物标签:曾子

    人物档案 曾子悦,Z&Z嘉怡装饰联合创始人,陌上花开软装创始人。从2004年创立,发展至今(2023年),近20个年头,时至嘉怡装饰的青春时期,承载了曾子悦与曾兵姐弟的创业梦。这份梦想的底色是爱与善良,它的未来是一份百年的期许,成为一家可以传承的“百年老店”。 “中庸”讲究的是一份平衡之

  • 历史上有哪些感天动地的友情,比如钟子期俞伯牙这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钟子期

    伯牙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篇。故事很简单,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注意,伯牙本来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完全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感天动地”吗?真不觉得。就算冯梦龙用了繁花似

  • 唐鹤德晒私藏照片纪念张国荣,网友把两人友情比作俞伯牙和钟子期

    历史人物编辑:善待生活标签:钟子期

    每年的四月一日,张国荣的粉丝们不会过愚人节,而是纪念他们的偶像!而且,张国荣生前的有人,每年都会发文,今年更是暖心又意外!今年的5月1日,是张国荣逝世的19周年,唐鹤德发文没有伤情,反而晒出自己和张国荣甜蜜照片,暖心配文:“人间四月天是暖,是爱,是希望!”看到这则消息,有网友称:“古代有俞伯牙与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