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庄子一句话,警世两千年

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庄子一句话,警世两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敢飞得太远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3/12/11 18:31:17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

我们常说巍巍华夏,五千年文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国一向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形象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而自儒学成为官方显学以来,国人一直强调温良恭俭让,一般不容易和人产生正面冲突。

但即便如此,看似不文明的骂人艺术也是源远流长。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古人是怎么骂人的。

/第五等:百无禁忌,粗鄙之语

古代骂人,照样有脏话连篇的粗鄙之语。

第一种就是鄙夷对方的地位,得到居高临下的快感。

当了皇帝的刘邦就常骂臣子“竖子”、“竖儒”,其中很霸气且匪气的一句是:“竖儒,几坏而公事!”

《右台仙馆笔记》载:“娘子倾城姿,何患无藏娇金屋,乃恋恋一穷措大乎?”

“措大”,旧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放到现在讲那就是穷屌丝。

大文豪苏轼就常常自称措大,不过如果外人这么骂他,怕也要气得吹胡子瞪眼吧。

再比如把人当畜生或者死人的骂法。

栗姬骂景帝“老狗”,《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骂黄祖:“死公”。

这里还藏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谐音词来历:王八蛋。

元施惠《幽闺记·天凑姻缘》载:“咳,这个天杀的老忘八!”

“王八蛋”其实就是“忘八端”。八端是做人的根本,指的是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

古人骂人老忘八,是骂这个人品性不端,不配为人,只是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王八蛋”。

此外,古人骂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先人。

《战国策·赵策》载:“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

“尔母婢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妈下贱”或“你妈是下等人”的意思。

已经走下坡路的周王朝,不自量力,对后去吊唁的齐威烈王抖威风,而齐威烈王也是全然不把周烈王放在眼里,以“尔母婢也”叱之,可谓是粗鄙至极!

至于市井骂人话,《水浒传》里就很齐全,最多见的有直娘贼、狗厮鸟、贼杀才、老虔婆等。

不过,这种骂法往往有伤天和,戾气太重,所以归列为骂术中的最下等。

/第四等:找准破绽,骂人诛心

要说哪种骂人方式最能发泄情绪,自然是像第一种那样“出口成脏,百无禁忌”。

但要论最能击中对方软肋,最让人难受的脏话,还得是三国演义里骂人诛心的骂法。

祢衡击鼓骂曹、孔明骂死王朗,可谓是语言的经典。

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霸王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祢衡骂曹,义正词严,运用了排比、层递,层层深入,又能恰当运用典故,骂得酣畅淋漓,当为骂之典范。

不过祢衡骂曹,反作用力使自己丧命,而孔明骂人,却能把别人骂死,可见后者骂功更胜一筹。

当时王朗随曹真讨伐蜀国,时年76岁。

他自视甚高,低估孔明,以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两兵对垒,王朗引经据典,劝说孔明投降。

孔明听完仰天大笑,逐一批驳,还狠狠地大骂王朗。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载:“……罪至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身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叫反臣与吾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孔明能骂死王朗,最能看出孔明的机智。他看准了王朗年纪老迈而又心胸狭隘的弱点,针对他的衰老,破口大骂,什么“皓首”、“苍髯”,什么“将归于九泉之下”等,使王朗气堵胸膛,撞死马下。

由此可见这类骂法,找准对方破绽,一句下去,就是心窝子,可谓是句句见血,杀伤力MAX。

不过这种骂法目的性太重,攻击性也太强,虽然效果最好,但终究是为骂而骂,所以只能忝为骂术中的第四等。

/第三等:曲径通幽,惊雷乍现

接下来的两种骂法那可就是绝对的技术活了,因为此时骂人的话未必带脏字,但却能让你听了极度膈应,而又无处回击。

犹如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犹抱琵琶,藏头露尾,常常在一颦一笑之间,就能刺杀对手。

五代时,宋将宋弘投降齐,并引领齐军灭宋。为了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宋弘模仿飞将军李广刻石记功,在大山上刻下“宋弘灭宋于此”六个大字。

岂料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在前面加了一个“宋”字,变成了“宋宋弘灭宋于此”。一字之差,褒贬分明。宋弘认贼作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充当狗腿子的投降嘴脸,暴露无遗。

无独有偶,大明将领洪承畴,深得崇祯皇帝的宠爱,他曾经自书一副砺志联,“君恩似海,臣节如山”。

可是,后来洪承畴却成了一个可耻的叛徒,当了清人的走狗。于是有人把他的砺志联改为“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

伴随着这副名联,洪承畴的千古骂名,恐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而说起纪晓岚和和珅这两个人精,那个“是狼是狗”的故事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详。

当时和绅当尚书,纪晓岚任侍郎,两人的官职相差不大。他们的互骂,常能含沙射影,杀人无形。

和绅有次见到一个哈巴狗,于是就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马上回答说:“要看尾巴,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自作聪明的和绅登时讨了没趣,败下阵来。

可以说,此类骂法,必须要技高一筹,只有洞察其奸,才能对症下药。

/第二等:大象无形,非骂似骂

终于来到了骂人的艺术境界,到此,小编已经无语凝噎,只能用膜拜的神情复述这一个个既好笑,又深刻的故事。

三国初期,曹操打败袁绍后,纵容自己的儿子,强纳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为妾。

孔融对此很是反感。于是告诉曹操说:“商纣王的妲己,最后被姜子牙纳为妾。”

由于孔融的盛名,曹操信以为真,过了一段时间,曹操问孔融:“子牙纳妲己,语出何典?”

孔融曰:“以今日世事观之,当如此。”

曹操至此方恍然大悟,更增添一口恶气。

还有一次,在吴国,孙权曾在一次朝宴中指使自己的儿子嘲弄诸葛恪,太子对诸葛恪说:“我请你吃鸡屎一石。”

诸葛恪问孙权说:“臣下也可以和主子开玩笑吗?”孙权说:“当然可以!”于是,诸葛恪说:“我请太子吃鸡蛋一颗。”

众人均大惑不解,孙权问:“他请你吃鸡屎,你却请他吃鸡蛋,何故?”

诸葛恪落落大方的说:“臣子不是能够随意和主子开玩笑的,可是我又不能不作反应。鸡屎和鸡蛋可都是从屁股眼里出来的呀!”于是众人哄堂大笑,几乎绝倒。

此外,旧时的科举评语,也很有意思。

曾有一个考生,是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此人不学无术,却在考卷上写了:“我是中堂大人之妻(戚)!”

主考官给的评语是:“所以我不敢取(娶)!”幽默和讽刺同在,嘲笑和鞭挞并举,真是一言难尽。

此类骂法,是精华中的精华,犹如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却又绝对没有刀光剑影,润物无声,让别人安乐死,骂了还不知道自己挨了骂,可谓是骂术中的第二等。

那么,什么才是骂术中的第一等呢?

说到此,我们首先要明白,骂人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最高境界并非是逞强斗气,而是用一种话术的方式治病救人,当头棒喝,让人醍醐灌顶。

而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庄子·秋水》的那一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在今天,这句话被用来嘲讽那些眼界不高、素质低下却喜欢装模作样的奇葩,他们有一个很响亮的外号,叫键盘侠。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庄子

更多文章

  • 庄子对养生的思考和探索

    历史人物编辑:依依不吃辣标签:庄子

    庄子是我们古代哲学家,被誉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著作《庄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养生的思考和探索。庄子的养生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身心合一庄子认为,身体和精神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身心合一,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在《齐物论》中写道:“人之所以能有大功于天下者,以其恬淡也。恬淡则清,清则

  • 庄子才死20天,妻子跟楚王孙入洞房,田氏操起斧头,劈开庄子棺材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庄子

    庄子才死20多天,他的妻子田氏就跟楚王孙入了洞房。不想,宽衣解带时,王孙突然心口巨痛。田氏随后竟操起斧头,劈开隔壁破房里的庄子棺材。谁知,后面发生的事更加出人意料!田氏,庄子的第三任妻子,生的肤白貌美,美得像天上的仙女。当年拒绝了楚威王重金聘任做丞相的请求后,庄子带着妻子隐居在南华山。有一天,庄子回

  • 逍遥鲲鹏飞天堂——庄子的艺术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庄子

    如何此生就在天堂呢?如何找到生命的价值?在此忙碌无奈人生中如何平静?在此花花世界中如何安定自己?假如我们熟读庄子哲学的话,都可以找到答案。庄子继承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展开了一个让人抱有宁静的心,进一步而可以拥有艺术性人生的哲学思想。他不藉宗教鬼神的力量,而用东方艺术性的心灵感应,新的术语就是提高

  • 楚王花千金邀请庄子做丞相,庄子说他就是一只烂泥地里的乌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庄子

    一天,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两个楚国的大夫奉命来找他,说是楚王邀请庄子去楚国做宰相,年薪千金。此时的庄子,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没得吃没得喝,有时只能靠钓鱼维持生计,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补丁打补丁了,连一双像样的鞋子也没有。楚王以高位、重金来邀请庄子出仕做官,庄子是什么态度呢?庄子给前来的两位大夫

  • 庄子假死试妻,不料妻子为给新欢治病,一刀劈开庄子棺材取其脑髓

    历史人物编辑:多肉写历史标签:庄子

    说起庄子,往往带着很浓烈的神秘色彩,他的《庄子》《逍遥游》等作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人心向往之。人们也总将老子与庄子放在一起,称为老庄。在他的身上还有很多赋予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比如他的妻子为了救治新欢,竟然想开他的棺取脑髓。路遇寡妇这一天,庄子在外游历,路遇孤坟,一个少妇凄凄哀哀地在

  • 自然门武术其实有着很深的道教文化基础,和庄子等书很有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庄子

    老阳按:其实自然门,和道教有着很深的关系,自然门三代祖师,徐祖师,杜心五,万籁声其实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于道教也有很深的研究,今天说说自然门武术和庖丁解牛的关系,文章摘自网络。自然门武学文化根植于数千年华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蕴含着丰富的东方哲学思想。在冷兵器时代技击术鼎盛时期的自然门就是以打

  •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却为给新欢治病,刀劈庄子棺椁欲取其脑髓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庄子

    庄子作为道家知名的代表人物,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不但深刻影响了以往,更陶染了现在。关于他的奇闻轶事也是数不胜数,但你知道吗?庄子曾装死考验妻子是否忠心,最后导致妻子羞愧自杀。“相濡以沫”的道人,难道在感情上也是个疑神疑鬼的市井中人?洒脱浪漫的梦蝶人,也会想要知道真爱的忠贞?都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爱情

  • 庄子出游,遇一翼长七尺的奇鸟之后,返回住处三天不肯出门见人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又一位集大成者。他虽为圣人,却也曾经遭遇过让他数天不愿见人的窘境。有一天,庄子出游,路过一片被篱笆围起来的栗树林。当日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庄子沿着篱笆一边前行,一边欣赏着郁郁葱葱,挂满了毛茸茸栗子的栗树林,不由得心旷神怡。突然间,一只翼长七尺,眼大一寸的奇异鹊鸟从庄子眼前

  • 鲲鹏居然真实存在?两千年前,庄子在北海到底看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吴宫楚庙V标签:庄子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对于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养鲲游戏,大家想必已经见怪不怪。这个“开局一条鲲,晋级全靠吞”的洗脑式广告的确在一段时间内火爆全网,让鲲鹏一下成为了“网红”。不过我们都知道,鲲鹏之名最早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一说源于列子),那么,逍遥游中的鲲鹏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鲲鹏的

  •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庄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种形式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庄子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后,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做连璧,星辰做珠玉,万物当作我的殉葬品,给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珍贵丰厚吗?何必要再破费钱财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之类的东西啄食先生。庄子:在天上被乌鸦、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