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鲲鹏居然真实存在?两千年前,庄子在北海到底看到了什么?

鲲鹏居然真实存在?两千年前,庄子在北海到底看到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吴宫楚庙V 访问量:1251 更新时间:2024/1/19 19:18:51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

对于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养鲲游戏,大家想必已经见怪不怪。

这个“开局一条鲲,晋级全靠吞”的洗脑式广告的确在一段时间内火爆全网,让鲲鹏一下成为了“网红”。

不过我们都知道,鲲鹏之名最早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一说源于列子),那么,逍遥游中的鲲鹏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鲲鹏的源头:北海巨鲸

《逍遥游》开篇第一句即“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在古代,“北冥”即指“北海”,它相当于古人想象的世界最远端,是宇宙的终了,诚如嵇康所说:“取其溟漠无涯也。”

而这不毛之地竟有鱼,这简直逆理至极!再来看“鲲”这个字,此字含有鱼卵、鱼苗之意。

《礼记正义》卷二十七内则第十二曰:“卵读为鲲。鲲,鱼子也。”

然而后面又马上说到“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就令人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鱼之实和鲲之名到底表达了何种意义。

所以有种说法就是忽视这个名实的差异,干脆就说“鲲”应当作“鲸”或认为鲲本就是大鱼之名。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的猜测,无论是唐代经学家陆德明,还是流传至今的异本《庄子》中,都有言曰“鲲”本身就写作“鲸”。

《庄子集释》载:“鲲”或作“鲸”,亦作“鳏”(大禹之父亲),陆德明《庄子音义》引崔譔:“鲲当为鲸”。

我们在类似动物世界的节目中不难看到,海鲸栖息于海中有时将鲸尾竖出海面,其尾至为巨大,形极似于鸟翼。

而北冥,按照地理的考证,即北海。

北海有大小之别。小北海即渤海,中国之内海。

据史籍记载,渤海——北海地区秦汉以前多见巨型海鲸。鲸之体型庞大,长者可达30米(是现存体型最大之动物)。

如果庄子曾经见识到这般庞大的动物,再按照古人一贯用的夸张手法,那么这一段逍遥游的原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可以说,庄子和古人所传说的亦巨鸟亦巨鱼的怪物鲲鹏,其实就是中国古人所见的北海巨型鲸鱼。

/鲲鹏神话的堕落:迦楼罗鸟的入侵

在佛教兴盛之前,中国古人对鹏的概念都来自于鲲鹏的形象。

由于道教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道家先贤庄子笔下的鲲鹏便成为了道家神话中的神兽。

而这种神兽也逐渐在人们心中成为志向远大的代表,成语鹏程万里便是这个意思。

唐朝诗人李白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发出“后生可畏”的呼喊。

此时的鲲鹏形象虽然高大,但是其内容却非常单薄,仅仅是一种励志的概念而已。民间百姓对鲲鹏的理解也仅限于《逍遥游》和诗句中记述的那个一飞冲天的角色。

不过,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经中记载的一种生物形象渐渐的融入了古人的生活,这就是迦楼罗鸟。

迦楼罗鸟的传说来自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将之渡入空门,后者于是成为了佛教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八大护法神之一,即天龙八部。

这其中,迦楼罗部以巨大的金翅神鸟的形象出现,拥有无上的智慧,日常以龙为食,是龙族的天敌。

在《西游记》中狮驼岭一段故事中的金鹏怪的形象就与迦楼罗王的形象非常吻合,但是在具体模样描述的时候却应用了鲲鹏的属性。

此时佛教迦楼罗已经在中国民间传说的流传过程中,和古代鲲鹏融合在了一起,而《西游记》中的金翅大鹏便是它的产物。

狮驼岭之战中,金翅大鹏怪能够变得巨大,翅膀一扇就能飞九万里,这便是典型的鲲鹏属性。

而金翅大鹏佛教的根脚背景则明显是沿用了迦楼罗的神话元素。

不过,两者的融合在民间并没有达成一个权威的标准,不同的人对这个形象的理解和描述都不一样。

《西游记》中的大鹏金翅雕显然用迦楼罗的元素更多,这也很符合吴承恩“尊佛抑道”的主观倾向。

但《封神演义》中的羽翼仙形象,鲲鹏元素就远远多过迦楼罗的元素。

小说几乎全盘引用了鲲鹏形象的描述,如形体庞大、生于四海之底,飞腾万里之遥等等。

当然,封神演义还是借鉴了一定的迦楼罗属性。比如羽翼仙是金翅巨鸟、吃尽海底龙王、能够搬运四海之水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印度神话的迦楼罗。

只是,随着佛道两大神兽融合程度的加深,宗教教义的对冲,神仙谱系关系的混乱以及民间形象流传的广泛,金翅大鹏鸟也在一定程度上,全盘接收了二者的缺点,渐渐成为凶戾,灾厄一般的妖兽存在。

《说唐全传》、《说岳全传》等小说大量泛滥,让汉文化中那只自信而敢于抗争的大鹏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实力与命运并不匹配的悲剧角色。

/鲲鹏之游变:摆脱蒙昧即逍遥,转化死生为自在

我们再把目光放回到鲲鹏最初的样子——逍遥游中的那只神兽。

鲲鹏神话从“鲲”到“鹏”的转化可以说是忽然之间的,不仅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也未见转化之过程,书中单一句“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仿佛就将这一转化说尽了,但又似什么都没说到。

鱼能潜入海底,束缚极深,而鸟本身作为一种能飞翔的动物,也是离世间最远的存在。

那么,如果将北冥之鱼理解为内心的蒙昧,从鱼化为鸟似乎可以看成人类认知脱离蛮荒时期的一个过程。

从后面描述鹏的语句来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与鲲的确是以平行的姿态出现的,而这个故事以“北冥”开始,到“南冥”结束,二者都带有“冥”,看起来似乎是从北到南的一个跨越,实际上是从蒙昧混沌出发回到自身。

在古代中国,“北”是阴极,而“南”则是阳极,从阴极到阳极自然含有明的意义。

故王夫之曰:“自北向南,寓由混沌向离明之意。”

这段阴阳和合的逆旅并不是绕了一圈又回到无知本身,他说的仿佛是从无知到无知之知的一次漫长历程,这也许就是庄子为逍遥而游的内涵。

此外,在庄子蜩与学鸠的“小大之辨”中,他认为蜩与学鸠以及大鹏三者是等值的。

上至北冥之鱼,下至蜩与学鸠,在庄子看来都具有“万物皆化”的普遍性,而这种变化往往具有死生之变的意味。

生命是认识主体最为直接、切近的认识对象,所以鲲鹏之变这种个体间的颠倒又必然涉及到庄子的生死观。

《天道》:“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知北游》:“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在神话思维和原始宗教里,原始人最初的观念里没有死亡的意识,又或者说,死是生,生即死,这种周流圆转、不拘形态的生命观念在鲲鹏的神话内核中体现为变形的艺术。

因此,鲲鹏之游,是摆脱蒙昧,知道自己的无知,即苏格拉底所言的无知之知,这是思想上的自由与逍遥;鲲鹏之变,是超脱生死束缚,不拘于身体的束缚,是肉身上的自在与逍遥。

二者合一,才能称为庄子思想中的最高境界。

/鲲鹏的境界:无所待也

“逍遥”二字,其实有着多种含义。

在《诗经》里,它有着“飞翔”、“翱翔”的意思;在《楚辞》中,则有“远行”、“远游”的意味;而在《庄子》里,它又在这两种含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哲学意味:无所待也。

“无所待”的“抛却外物”不是和外物作斗争,更不是站在外物对立面,而是一种以自身为根基,囊括天地万物的大包容。

当你真正做到能够包容万物的时候,则万物于你而言都不再是外物,他们都将成为属于你的一部分。

林则徐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归于人身,鲲鹏之大,是以抛弃外物的方式,达到包容万物的境界,从而获得了真正的心灵解脱、逍遥快意。

《逍遥游》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神人”没有功绩心,“圣人”没有名望心。

这便是遵循自然的本性,而不至于无所依赖。

借用武侠小说家凤歌的一句话便是: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恃而可恃者唯我。竖尽来劫,河图洛书无一可据而可据者皆空。

逍遥的本质,便是可恃唯我,可据皆空,故天地无拘,万法自然。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庄子

更多文章

  • 孔子、老子和庄子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庄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种形式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庄子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后,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做连璧,星辰做珠玉,万物当作我的殉葬品,给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珍贵丰厚吗?何必要再破费钱财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之类的东西啄食先生。庄子:在天上被乌鸦、老鹰

  • “无用之用”重读《庄子》,庄子所主张的“无用”究竟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庄子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篇》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有这样一个人:他天天说着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话,似乎总是自相矛盾;自己的老婆死了,他却鼓盆而歌;别人要成为有用之人,而他却说无用乃用。他就是庄子。对于现代人来说

  •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了给新欢治病,一刀劈开庄子棺椁,取其脑髓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庄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存在,庄子的大名为所有中国文人所敬仰。甚至于今天,庄子已然成为一个代名词,提到庄子,最先想到的便是清净无为,逍遥自在。战国时期出生的庄子,之所以被帝王将相所推崇,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学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古今,成为治世立人的基本遵循了。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贫乏落后的年

  • 创新·未来|超级飞驼联合创始人庄子骏:批发市场运力缺口逐年扩大,亟需生态重构

    历史人物编辑:蓝鲸财经标签:庄子

    5月25日,蓝鲸财经主办的“创新·未来”之【产业互联网—跨越周期新动能】主题沙龙上,众君垒土(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级飞驼)联合创始人、智能装备部负责人庄子骏分享通过智能化、数字化重构批发市场运营场景。随着商流短链化,批发市场占据 “货之源头”的地位且会长期存在。批发市场是距离末端渠道最近,链接

  • 庄子假死试妻,妻子为了给新欢治病,却刀劈庄子棺椁取其脑髓?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庄子

    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我国逐渐拥有了一套只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而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在春秋战国时代,曾出现过一段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繁荣时期,而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大多为我们所熟知,例如孔子、老子、庄子与孟子等

  • 《庄子说什么》南怀瑾说,千年前的庄子就已经讲透了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丸子聊生活标签:庄子

    庄子在《德充符》中写了一个名叫哀骀它的人,他长得不好看,甚至丑得能吓死人。然而,他并没有吓到别人,反而成了万人迷。而且鲁哀公icon把整个国家都送给他,都被对方拒绝了。哀骀它的长相,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说他很丑。但他却让和他相处过的人不舍得离开,男子想和他做兄弟;女子更夸张,都想嫁给他,不想做别人的大

  • 孔子和庄子见过面吗?在孔子眼里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雪亭史记标签:庄子

    孔子和庄子为同时牮思想大家,但对于后世,二人的名声虽然都很大,但总体上庄子没有孔子的影响大。孔子的思想,是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础,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世帝王治理国家影响深远。他本人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历代历朝读书人必修之

  • 庄子:命运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是大大美食家标签:庄子

    如果你不能追溯命运的根本,你体内的神明不答应。离开安康和寿命这两点都是妄念邪念,庄子把这叫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你认为风光无限的,在庄子眼里才是真正的可怜人。庄子《让王》篇介绍了魏国公子牟,也想做到无为,也想躺平,可是身在江湖,心系庙堂。隐士瞻子告诉他“放不下就拿起来,该努力你就去

  • 《庄子》:做人要“诚”

    历史人物编辑:宝乐生活标签:庄子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诚是一种智慧。古人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生活中最可贵的一种精神。无论是做人或者做事,最怕的就是真诚,当一个人足够真诚、足够至诚,那么很多苦难都不再是困难,而是一种磨练。无论面对的是人还是事,都需要真诚,如果一个人,做事没有诚心实意,事情是很难做成的;

  •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有多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庄子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