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迎娶孝庄跟一个预言有关?

皇太极迎娶孝庄跟一个预言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1/19 11:33:14

皇太极迎娶孝庄跟一个预言有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电视剧中的大玉儿通过艺术创造加工使她和皇太极、多尔衮兄弟的情感纠葛演绎出不少煽情、虐心的情爱戏。历史上真实的大玉儿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的女儿。大玉儿的娘家姓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其实就是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氏的另一种翻译形式而已,所以大玉儿实际上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黄金家族的成员。大玉儿在历史上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

据说布木布泰出生时一个从藏地云游而来的喇嘛正好路经他们家。博尔济吉特家族作为信奉喇嘛教的蒙古王公世家就热情款待了这位喇嘛。这位喇嘛得知博尔济吉特家族刚刚添了一个小女儿就提出要给这个新生儿算算命。算命的结果是这个孩子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于是家人高兴之下就给孩子起名叫布木布泰(天降贵人)。那么”大玉儿“这样一个听起来颇有些汉化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蔡东藩的《清史演义》中均曾提到:布木布泰的皮肤如脂玉一般光滑,所以被时人称为玉妃。现在电视剧的编导们也许就从是”玉妃“这个称呼上得到的发而演绎出”大玉儿“这样一个名字。如果暂且抛开关于”大玉儿“这个名字的争议不提,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布木布泰是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是后来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王的孝庄文皇后。

那么布木布泰是如何成为皇太极的妃子的呢?在电视剧《孝庄秘史》中皇太极第一次听说布木布泰出生时那个天降贵人的传说就表现得很有兴趣,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皇太极也是因为这个传说而决定娶布木布泰的吗?其实历史上类似的记载还不少: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当年曾被当时天下闻名的相士许负预言将生下天子,刘邦听说这件事后就颇感兴趣召幸了薄姬。

”布木布泰“这个寓意着天降贵人的名字确实听着喜庆,所以当皇太极听到当年的传说时恐怕和昔日的刘邦一样多少会有些兴趣,然而如果说皇太极就是因为这个传说而娶了布木布泰未免就与史实不符了。当初刘邦对薄姬身上那个语言也只是一时感兴趣,然而他在确立帝国继承人时也绝不会把这个传说当真啊,事实上刘邦在那次召幸薄姬之后几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皇太极的心态和刘邦其实也差不多:乍一听到天降贵人的传说是有些兴趣,可后来他不是更为宠爱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吗?由此可见皇太极也并没把那个传说当真,无非不过也就只是一时感兴趣而已。天降贵人的传说充其量只是吸引了皇太极的注意,但绝不是他之所以要娶布木布泰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布木布泰作为科尔沁贝勒的女儿这一身份就决定了皇太极会娶她。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漠北草原。脆弱的游牧经济不足以支撑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很快蒙古各部逐渐宣布脱离黄金家族的大元政权而独立,蒙古草原重新回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诸部割据状态。到了明末清初蒙古草原各部大体形成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三部分。

明朝和蒙古持续两百多年的对立给女真人带来了机会: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利用明朝和蒙古对立无暇顾及自己的时机悄然统一女真诸部。直到这时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还给努尔哈赤去书声称:“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致书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这时明朝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蒙古地域辽阔、骑兵剽悍;女真同明朝、蒙古比起来似乎是最弱的一方。

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分化瓦解自己的对手。1619年明朝大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于后金的现实使明朝和蒙古这对宿敌看到了新兴的后金的力量,于是作为当时的漠南蒙古诸部名义上的宗主的察哈尔部林丹汗随即邀约了喀尔喀五部配合明朝协防铁岭。然而由蒙古和明朝组成的联军却在女真人的打击下土崩瓦解。随后女真人对蒙古各部实行了分化瓦解的策略。

这时的蒙古人早已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了,而是早已分化为若干互不统属的部族。当努尔哈赤的后金大军对察哈尔部开战后不愿再受察哈尔统治的东蒙古各部纷纷倒向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科尔沁部成为蒙古诸部中率先臣属于后金者。次年林丹汗发兵讨伐科尔沁部,努尔哈赤命莽古尔泰、皇太极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后金征巴林部、扎鲁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归。

这一时期后金对蒙古诸部采取政治安抚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后金与归附自己的蒙古部落进行会盟、联姻,而集中主要精力打击身为漠南蒙古各部盟主的察哈尔部。最早臣服于后金的科尔泌部在蒙古诸部中是一个不善打仗的部落,然而科尔沁部的邻居们又都很强势:东面是建州女真建立的后金政权,西面是漠南蒙古诸部的盟主察哈尔部,南面是大明王朝。

处于夹缝之中的科尔沁部选择了依附于建州女真的生存之道,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也需要借助蒙古科尔沁部的力量打击察哈尔部和明王朝。早在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努尔哈赤就遣使迎娶了当时的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博尔济锦氏。从此满蒙之间的联姻逐渐发展成为定制,到了皇太极时代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了后宫:除了布木布泰之外她的姑姑哲哲皇后、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

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婚姻是满蒙政治联姻的产物。整个有清一代满蒙联姻始终被作为既定国策执行:在近三个世纪内皇族之女嫁给蒙古王爷、皇子皇孙迎娶蒙古王公的女儿这样的事就从未间断过。清朝按自己的八旗模式对蒙古诸部进行改造,从而使蒙古诸部与清朝统治阶层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从皇太极起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一个蒙古汗号,蒙语也和满语、汉语一同成为清代皇子的必修科目。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为何会在不经意间爆一些猛料,说了与事实相矛盾的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嘉庆皇帝永琰,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经历了实习期的皇帝。其原因在于他的父亲乾隆皇帝曾经对天发誓,不愿打破康熙在位61年的录,所以刚干满60年就决定退休,把皇位传给了嘉庆。不过在传位以后,乾隆仍然以太上皇身份紧抓大权不放,一抓就是3年多,所以嘉庆也经历了3年多的实习阶段。对乾隆而言,嘉庆本来并不是最合适

  • 宣示大明强大实力 永乐帝举办世界级大阅兵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即将到来的大阅兵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这里,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看看中国古代关于阅兵的那些事儿…&h

  • 宋朝历史上两次“唇亡齿寒”,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宋朝,历史解密

    “唇亡齿寒”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成语。它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最早就是形容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当年,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国,虞国一位大臣向国君劝谏说:虞、虢两国,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如唇亡,齿必寒。但虞国国君并未听从劝告,最终晋国在灭了虢国以后,也把虞国给灭了。在后来的历史上,“唇亡齿寒”的故

  • 明朝的万贵妃恃宠而骄,最后下场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贵妃,明朝,野史秘闻

    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出现了一名皇帝,由于他小时候的经历比较坎坷,导致性格比较懦弱一些。在成功登上皇帝位置之后,由自己的一个贵妃,掌握了后宫实际的权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其实这个人就是朱见深,由于他在小时候由一位姓万的宫女陪伴长大。所以在自己当上皇帝之后,也是将这个宫女直接册封为贵妃。但是这名贵妃评

  • 曹休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还有一个原因值得注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休,三国,风云人物

    曹丕曾经想要征讨孙权,任命曹休为征东大将军,都统张辽等二十余支部队,在洞浦地区取胜(上天助曹休),虽然在局部地区取胜,但是其他路的队友并没有获得任何进展,甚至连连败退。曹休虽然取胜,但魏国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曹丕决定撤军,封曹休为扬州牧。曹叡即位后,封曹休为长平侯。趁着魏国皇帝更替之时,吴国派遣审德屯

  •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朝廷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朝廷规定,地方七品县令收入在一千两左右。而同级别的京官。还不到一百两。这个规定一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改变。而京城社会名流多,交际也多。很多官员不贪污,在京城根本没有办法混下去。大多数京官都想着法子捞钱,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想要去外放做地方官。因为地方官权力大,捞钱的法子更

  • 刘备徐州被吕布抢了,如此受辱为何刘备却能忍住?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陈宫,战史风云

    在三国演义里,吕布于定陶被曹操打败后,本打算收拢残兵败将,再跟曹军一决高下。吕布兵力本来就不如曹操,刚吃来败仗士气低落,就算硬冲过去也肯定没啥好果子。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很容易的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不仅脸色会变得非常不好,连大脑都会失去理智,干出一些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来。 谋士陈宫看吕布这么冲动,赶

  • 战国时期为什么第一个灭亡的会是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在载中晋国灭亡之后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而在晋国灭亡随后魏国,赵国,韩国就把晋国领土一分为三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晋国在春秋时期是最强大的国家了然后晋国被一分为三之后魏国独大一方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另一个强大国家,然而在分配领土的时候晋魏国的处境是十分的危险的所在的位置不可以出现任何差错这也导致了魏国被灭的速度

  • 古代女子进后宫,用什么方法验证清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注重女子的清白,特别是对于一些要进宫的女子,每一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可以步入王宫。针对一部分要进宫选拔的女子,那个时候的人用智慧开发出了一些方法,根本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看了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来自于皇亲国戚家的女儿,还是一些民间老百姓的闺女,在进宫之

  • 沁水公主是什么样的人?古代的冷面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沁水公主,汉朝,风云人物

    东汉沁水公主,名刘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女儿,传说沁水公主是历史上少见的冷面美人,一生都难有笑容,比周幽王的褒姒更不喜欢笑。关于这名高冷公主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每一处都特别有意思。先来说一说沁水公主被欺负的事情,来刺激一下大家的保护欲。话说那是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刘炟和沁水公主都是汉明帝的子女,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