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嘉庆为何会在不经意间爆一些猛料,说了与事实相矛盾的话?

嘉庆为何会在不经意间爆一些猛料,说了与事实相矛盾的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4/1/15 12:31:50

嘉庆皇帝永琰,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经历了实习期的皇帝。其原因在于他的父亲乾隆皇帝曾经对天发誓,不愿打破康熙在位61年的录,所以刚干满60年就决定退休,把皇位传给了嘉庆。不过在传位以后,乾隆仍然以太上皇身份紧抓大权不放,一抓就是3年多,所以嘉庆也经历了3年多的实习阶段。

对乾隆而言,嘉庆本来并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如二阿哥永琏、五阿哥永琪、七阿哥永琮,在乾隆心目中的优先级都要高于嘉庆。可惜乾隆寿命太长,这几个喜欢的儿子都没能活得比他久,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传位给了十五阿哥永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与几个哥哥相比,嘉庆的才智并不出众,不过其优点在于宅心仁厚,善待臣民,仍不失为清朝的一位仁君。

由于嘉庆从小就生活在乾隆的庇护之下,加上兄弟之间对皇位的竞争并不激烈,没有经历过太多残酷的政治斗争,所以嘉庆的政治敏感性比起之前的几个皇帝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说话办事都做不到自己的父祖那样滴水不漏。这也导致有时候嘉庆会在不经意间爆一些猛料,说出一些与过去的皇帝所宣称的事实相矛盾的话来。

关于嘉庆,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莫过于扳倒权臣和珅的故事。乾隆晚年时,和珅利用乾隆对他的信任作威作福,贪赃枉法,嘉庆多年来一直视其为眼中钉。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就着手部署捉拿和珅的计划,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和珅查抄问罪。

由于和珅当时在朝中地位很高,嘉庆在给和珅定罪时,需要参考清朝历史上类似的判例。嘉庆举了几个例子:“因思圣祖仁皇帝之诛鳌拜,世宗宪皇帝之诛年羹,皇考之诛讷亲。此三人分位与和珅相等,而和珅之罪,尤为过之。”

除了鳌拜的死因之外,嘉庆还不小心爆过他老爹乾隆的料。和乾隆一样,嘉庆皇帝也经常写诗,每逢乾隆过生日,嘉庆都要写一首祝寿诗给乾隆庆祝生日。在后来结集出版的诗集中,嘉庆在一首祝寿诗后特别作了注释,说“高宗纯皇帝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也就是说乾隆的出生地点,在承德避暑山庄。

然而根据乾隆自己的说法,他是在雍亲府出生的,嘉庆这一爆料,又引起了人们关于乾隆身世之谜的猜测。若乾隆泉下有知,怕是要胖揍自己这个大嘴巴的儿子一顿了。

嘉庆皇帝如此“热衷于”爆料,一方面可能是他小时候历史课没学好,在一些事情上没想到要和先帝们保持一致口径,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嘉庆对清朝历史上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持比较开明的态度,不会随便听到一句话就神经兮兮地揣测别人是不是在妄议朝政,嘉庆朝以后没有再兴起过文字狱便是明证。所以嘉庆虽然有时做事可能比较“坑爹”,但对天下臣民而言,有这样一位耿直的君主,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福气。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宣示大明强大实力 永乐帝举办世界级大阅兵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即将到来的大阅兵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这里,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看看中国古代关于阅兵的那些事儿…&h

  • 宋朝历史上两次“唇亡齿寒”,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农民起义,宋朝,历史解密

    “唇亡齿寒”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成语。它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最早就是形容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当年,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国,虞国一位大臣向国君劝谏说:虞、虢两国,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如唇亡,齿必寒。但虞国国君并未听从劝告,最终晋国在灭了虢国以后,也把虞国给灭了。在后来的历史上,“唇亡齿寒”的故

  • 明朝的万贵妃恃宠而骄,最后下场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贵妃,明朝,野史秘闻

    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出现了一名皇帝,由于他小时候的经历比较坎坷,导致性格比较懦弱一些。在成功登上皇帝位置之后,由自己的一个贵妃,掌握了后宫实际的权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其实这个人就是朱见深,由于他在小时候由一位姓万的宫女陪伴长大。所以在自己当上皇帝之后,也是将这个宫女直接册封为贵妃。但是这名贵妃评

  • 曹休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还有一个原因值得注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休,三国,风云人物

    曹丕曾经想要征讨孙权,任命曹休为征东大将军,都统张辽等二十余支部队,在洞浦地区取胜(上天助曹休),虽然在局部地区取胜,但是其他路的队友并没有获得任何进展,甚至连连败退。曹休虽然取胜,但魏国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曹丕决定撤军,封曹休为扬州牧。曹叡即位后,封曹休为长平侯。趁着魏国皇帝更替之时,吴国派遣审德屯

  •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朝廷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朝廷规定,地方七品县令收入在一千两左右。而同级别的京官。还不到一百两。这个规定一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改变。而京城社会名流多,交际也多。很多官员不贪污,在京城根本没有办法混下去。大多数京官都想着法子捞钱,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想要去外放做地方官。因为地方官权力大,捞钱的法子更

  • 刘备徐州被吕布抢了,如此受辱为何刘备却能忍住?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陈宫,战史风云

    在三国演义里,吕布于定陶被曹操打败后,本打算收拢残兵败将,再跟曹军一决高下。吕布兵力本来就不如曹操,刚吃来败仗士气低落,就算硬冲过去也肯定没啥好果子。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很容易的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不仅脸色会变得非常不好,连大脑都会失去理智,干出一些看起来很愚蠢的事情来。 谋士陈宫看吕布这么冲动,赶

  • 战国时期为什么第一个灭亡的会是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在载中晋国灭亡之后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而在晋国灭亡随后魏国,赵国,韩国就把晋国领土一分为三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晋国在春秋时期是最强大的国家了然后晋国被一分为三之后魏国独大一方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另一个强大国家,然而在分配领土的时候晋魏国的处境是十分的危险的所在的位置不可以出现任何差错这也导致了魏国被灭的速度

  • 古代女子进后宫,用什么方法验证清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在古时候,古人非常注重女子的清白,特别是对于一些要进宫的女子,每一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才可以步入王宫。针对一部分要进宫选拔的女子,那个时候的人用智慧开发出了一些方法,根本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看了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来自于皇亲国戚家的女儿,还是一些民间老百姓的闺女,在进宫之

  • 沁水公主是什么样的人?古代的冷面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沁水公主,汉朝,风云人物

    东汉沁水公主,名刘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女儿,传说沁水公主是历史上少见的冷面美人,一生都难有笑容,比周幽王的褒姒更不喜欢笑。关于这名高冷公主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每一处都特别有意思。先来说一说沁水公主被欺负的事情,来刺激一下大家的保护欲。话说那是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刘炟和沁水公主都是汉明帝的子女,汉明

  • 刘备的集团内部纷争不断,那曹魏与东吴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的集团内部纷争不断,这样的记载在三国史官史上比比皆是——今天只说官史不讲三国演义。作为刘备的老班子,张飞应该有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很多人没有给张飞任何面子。据《零陵先贤传》记载,张飞到刘巴家探亲(尝八秀),刘巴甚至不跟他说话(不说话),诸葛亮想劝说也不好用,所以被刘巴拒绝了,回去说:“大丈夫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