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加油带头人#
当晋献公想要废除太子申生时,骊姬暗暗欢喜,但她却第一个反对!因为她深深知道,朝中还有以里克为首的一帮老臣是向着太子的,万一不成功打草惊蛇,那以后可就更加难办了。
所以第一步,先将太子赶到外面,疏远他和国君大臣们的关系;第二步,再设法罗列太子的罪名,并将拥护太子的党羽一网打尽。
太子申生就这样离开了国都。
临走的时候,申生苦着脸去问里克大夫:“我老爸把我扔到曲沃,他是不是想要废了我啊?”
里克安慰他说:“这怎么会,他有什么理由废您啊,太子您就别多心了。国君任命您治理曲沃,是给您锻炼的机会,您只要努力做事,不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祸患呢!更何况,做儿子的最不应该只盯着家产、权位。您老爸说什么,您听着就是了。”
申生谨记里克的话,来到了曲沃城,在这里修身养性、谨言慎行,把曲沃治理得一片繁荣,甚得民心。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
骊姬的儿子也在慢慢长大,废立太子的事也显得越来越紧迫,必须加大力度出击了。但是,她却苦于抓不到太子申生的任何把柄。
因为申生是个极其看重名节的人,做什么事都非常规范。
某一天深夜,骊姬突然无缘无故哭了起来。哭声吵醒了晋献公,献公惊问其故,骊姬回答说:“我若说了,你必然不信,我之所以哭是因为我就要死了,再不能像往日那样侍奉你了!”
献公闻言大骇,问道:“夫人,你在胡说什么?干吗要死?”
骊姬这才收了眼泪,回答道:“我听说申生外表仁慈,而内心残忍。他在曲沃收买人心,必有所图。经常对人说,是我在迷惑国君,这必将导致晋国大乱!难道您没听说吗?您现在就杀了我,以谢申生,千万不要为了我一人而误了国家大事!”
献公道:“申生在那里仁爱他的百姓,难道反会做出对自己老爸不仁的事吗?”
骊姬说:“我也这样想。但我听说匹夫之仁,与在上位者不同。匹夫以‘疼爱亲人’为仁,在上位者以‘有利国家’为仁。假若能对国家有利,又哪里会顾到什么亲人不亲人呢?”
献公狐疑道:“他那么看重名节,难道他不怕背上骂名?”
骊姬对答道:“当年周幽王不杀太子宜臼,结果却招来犬戎杀了幽王。宜臼夺位登基,终成东周始祖周平王。直到今日,又有谁曾为周幽王说过一句公道话?又有谁指责过周平王半句不是呢?”
献公悚然,披了衣服坐起,道:“夫人所言极是!那如今咋办?”
骊姬道:“当年你老爸若有骨肉亲情之念,又哪会有你今天的晋国!我看
申生之志,绝不在你老爸之下,你不如以年老为借口,干脆退位,把晋国的君主之位让给他算了!”
献公嗔怒道:“真是岂有此理!当今天下诸侯,寡人也算个有头有脸、有武有威之人。若我活着就丢了江山,那还叫武吗?若连儿子都不能胜,那还有威吗?失了武与威,那还是个人吗?”
骊姬又大哭道:“申生是一国太子,你早一天让位给他,也是晋国之福,我这都是为国家着想啊。”
晋献公愤愤道:“哼,人能制我,我不能制人,虽生不如去死!夫人,你别担心,寡人慢慢收拾他!”
公元前661年,也就是晋献公在位的第十六年,晋国得到周天子的特批,开始大扩军,兵力由原先的一军正式扩编为两军。
晋献公自己担任上将军一职,统领晋国的上军,他命令太子申生担任下将军一职,统领晋国的下军。
一天,晋献公对太子说:“申生,给你一次锻炼的机会,东山狄人部落里有一支皋落氏,老是和咱们为敌。明天,你率领大军杀过去,灭了他们!寡人在此等你消息。”
太子得令去了。
这时,里克大夫突然感觉事情有些不妙,他对献公说:“主公,你这样安排恐怕不妥,哪有让太子单独领兵作战的道理?自古太子都是不掌兵权的,此战只怕难以取胜。”
那么,太子为什么不能独掌兵权呢?《左传》里是这样说的:
太子是国君的长子,国家的下一任接班人。他掌管重大的祭祀和祭祀的谷
物,是朝夕不离国君左右并亲自照顾国君饮食的人。
国君出征,太子就留在国内居守,若有人替他居守,太子就跟随国君一起
出征,观摩操练。跟随国君出征,就叫抚军;留在国内居守,就叫监国,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因为作为一个统领全军的主帅,就必须要有全权指挥、独断专行的谋略,这是国君或执政官的事,而不是太子权限范围内的事。
出兵打仗,贵在主帅能够专制命令。如果让太子担任主帅,那么他就必须事事都要向国君请命汇报,这样指挥军队就没了权威;如果不向他老爸请命汇报,擅自专行独断,则又是大不孝了。
因此,国君的继承者——太子,是不能被安排来统率军队的。
里克看出了问题,就极力劝阻。晋献公不以为然地说:“太子也颇能用兵,他又不是没打过仗,有什么不可以的?”
“可是,他是太子啊,单独率军不合适的……”
晋献公烦了,把眼一瞪:“寡人还没老呢!寡人的儿子多得很,寡人自己都还不知道哪个是太子!”
里克听了,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晋献公偏偏就是要太子领兵出战。这样一来,你打了败仗,是你无能;你打了胜仗,就或许滋生骄傲,必有异谋,那就是你的大不孝了,你不孝,就更好治你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