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那年,钟无艳求见齐宣王,要求当他的王后。此时,齐宣王已有王后,但钟无艳只是做了4个动作,他当即下令:“废掉王后,我要娶你。”
这里的钟无盐,就是钟无艳,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据《烈女传》记载,钟无盐的额头下陷,眼睛下凹,朝天鼻,喉结比男人还大,几近秃头,啤酒肚,全身皮肤非常黑。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她的真实名字并不叫钟无艳,这是后代文学作品为她取的名字。她姓“钟离”,单名一个“春”,因为家住无盐邑,大家都管她叫“钟无盐”。
她是我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出生在农村,心比天高,一心想要嫁王侯。
当时,大家都认为她痴心妄想。
毕竟,长得这么丑,就算家产万贯,也很难找到夫婿,她居然还想要嫁给王侯贵族?
钟无艳长得有多丑呢?
《烈女传》里是这么写的:“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通“胸”),皮肤若漆。”
说实话,秃头、啤酒肚、大喉结、黑皮肤,这样的相貌,搭配上她不太精致的五官,的确是不太好看。
按理说,这样的相貌,不应该有嫁给王侯的梦想。
但是钟无艳很固执,她拒绝将就,硬是耗到了40多岁,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
40多岁的黄花大闺女,在现代也算剩女了,而战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才四五十岁,换言之,钟无艳这个岁数,也称得上半截身子入土了。
不过,她仍然不认命,并且,还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事情是这样的。
她跑去求见齐宣王,没想到齐宣王还真的见了她。
当时,齐国是非常富庶的国家之一,齐宣王即位后,就沉迷享乐,不断圈养歌姬,还照顾300人给他吹竽,其中有个不会吹的南郭先生混入其中,齐宣王到死都没发现。
和齐宣王有关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滥竽充数、缘木求鱼了。
齐宣王见到相貌丑陋的钟无艳,倒也没有歧视她,不过,钟无艳却做了一系列奇怪的动作,比如抬起眼睛、张开嘴巴、挥手,随后拍着膝盖大喊:“危险!”
(《烈女传》:年四十,行嫁不售,自谒宣王,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
齐宣王吓了一跳,但也没生气,而是耐心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钟无艳便开始了长篇大论。
她说:“我抬眼睛,是帮助齐宣王观察天下风云;张开嘴巴,是要惩罚齐宣王不听臣子劝谏;挥手,则是想要赶走阿谀奉承的小人;至于拍腿,则是要灭掉大王游乐的心思……”
此后,她列举了当前齐国的“四害”:
第一害:今王之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第二害:渐台五重,万人罢极;第三害: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者强于左右;第四害:饮酒沉湎,以夜继昼,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政。
她的话,直接激发了齐宣王励精图治的心。
此时的他,已经完全不在意她的容貌,甚至还把自己的王后废掉,立她为王后。
经过此事,钟无艳名声大震,她和齐宣王的婚姻也成了一段佳话。
当然,齐宣王让钟无艳当王后,肯定不是简单地认为她说的话有道理。
毕竟,如果他欣赏她的才华,直接将她封个官,或者请她当顾问就是了。
但是,齐宣王没有。
他把钟无艳立为王后之后,四处宣传,钟无艳就是自己的镜子。
我推测,齐宣王的主要目的是营销和宣传自己的形象。
此前,他的形象并不好,喜欢歌姬,沉迷玩乐,如今,立了天下皆知的丑女为王后,不就是让天下人都看到了他“不近美色”的决心吗?
民心所向,才能所向披靡。
或许,齐宣王一直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钟无艳的出现,恰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齐国在齐宣王去世后80年才灭亡,或许,正是和齐宣王突然的醒悟有关。
当然,不管怎么看,钟无艳也算是有智慧的女子。
当上王后以后,她经常给齐宣王治国理政的建议,并且经常劝诫齐宣王。
明朝时期,人们开始广泛宣传她的故事,并且把她的名字从“钟无盐”改成了“钟无艳”,还杜撰了一个“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典故。
这个故事是说,钟无艳和夏迎春,都是齐宣王的后宫女人。齐宣王有要事政事的时候,就会去找钟无艳商量;没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找美女夏迎春去取乐。
当然,这个故事并没有史书记载,只是后人的调侃罢了。
你怎么看钟无艳?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