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昌平君芈启为什么叛秦?

昌平君芈启为什么叛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公子讲史 访问量:430 更新时间:2023/12/22 20:59:09

是谁,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陌生了,但实际上芈启在各个方面都不逊于和他同一时代的赢政(秦始皇),这位留着两国帝王血脉的人最终却是自杀身亡,不能说他无能。只能说他失败了,芈启。昌平君,父亲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战国两个最强大的国家都是他的母国,他不仅仅是秦国的丞相,还是末代楚王,从血脉上说他的秦始皇的表叔。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灭六国,楚最无罪,以及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也是也楚国名义起义,这些都实际上都透露出一个问题,战国时期,秦楚关系莫逆而且数代联姻,从芈月开始,楚国的公主基本上就“霸占”秦国的后宫。楚国的华阳夫人不生养,这才有秦异人和秦始皇这一脉的机会,如果华阳夫人自己能生儿子,秦国的后宫还是楚国的天下,楚国外戚为何要控制秦始皇的原因,为了楚国的安全,他们也必须扶持一一个有楚国血统的当秦王。这也是后来为何秦始皇的皇后不为人知的原因,因为秦始皇的皇后也是楚国人。

现在应该说,昌平君芈启谋反是临时起意而非蓄谋已久,芈启为何造反,很简单,就是为了楚国,芈启反秦只因为他是楚国人,虽然他生在秦国,长在秦国,也在秦国高官厚禄,外孙是秦国太子,但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楚国人。不想看到自己的母国被秦所灭,所以造秦国的反,与打败仗犯死罪无关。要知道芈启自己身为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他的女儿芈华深受秦王嬴政宠爱,他的外孙扶苏,是嬴政的嫡长子,未来的秦王。芈启的造反就在于一点他要挽救他的母国,他的楚国。芈启最后勾结楚国大将项燕,制定了楚军偷袭包围秦军的计划,导致李信和蒙恬大败而归,二十万秦军锐士全军覆没。打败仗不可怕,但“私同外国”就不应该了,也就此之后,秦始皇再也不信任楚人,这也是后来扶苏被搁置的一个原因。秦始皇传位给胡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再也不允许芈氏一族再次成为外戚。

看上去是因为项燕和景涵制造了军粮事件,芈启如果不反,他可以选择自杀,或者战后返秦,返秦后不一定会死,毕竟是嬴政老丈人。但他这一脉肯定是完了,还有一点就是华阳太后已经死了,他的靠山没有了。既然如此,还不造反,这样的人是不会做普通人的。叛秦之后,在公元前223年,楚王负刍被俘。芈启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可以说,如果不是他的背景,他是没有资格当楚王的。也是由于芈启叛乱,导致秦始皇对外戚和后宫干政十分警惕,他不希望在他死后,再出现一个华阳和赵姬。

因此在秦始皇主政的时候,外戚里的韩国外戚:夏太后去世,成蛟降赵,后死。赵国外戚,嫪毐之乱,赵姬吕不韦被追究责任赶出咸阳,后被逼死。楚国外戚:华阳太后去世,昌平君芈启倒戈楚国,留在秦国的楚系都被诛灭。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秦国宗室无任何抵抗。这不得不说是秦始皇埋下的种子。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昌平君

更多文章

  • 昌平君击败了李信,但是没有想到秦始皇会亲自请王翦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昌平君

    李信军大败,身在咸阳的秦王嬴政得到秦军惨败的报告,大为震怒,他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对于这件事情,《史记·王翦列传》有详细的记载。二人见面时,嬴政首先屈尊陈谢说:“寡人当初不用将军的意见,如今果不其然,李信败战辱没秦军。眼下楚军日益西进,逼近秦国,将军虽然有病在身,也不至

  • 《芈月传》中的谦谦君子黄歇,竟是楚幽王的亲爹,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宇彤时尚标签:楚幽王

    认识黄歇,是通过电视剧《芈月传》。演员黄轩扮演的子歇,风度翩翩、情深义重、对月儿好得不能再好,几集下来被表演精湛的黄轩圈粉,也喜欢上了这个时时想要保护芈月的知情重义的君子黄歇。于是抱着对历史人物黄歇的好奇,我走进了历史人物黄歇的世界,却惊讶地发现,历史上的黄歇与电视中的黄歇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首

  •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楚考烈王

    《战国策》中都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楚考烈王无子》。其大意是说,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作为相国的春申君很着急,满世界给他找适宜生孩子的女子入宫,但是没有任何响动。后来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将自己的妹妹李环(有一说叫李嫣,咱们这里采用李环这个名字)介绍给春申君,春申君很喜欢,就收为自己的侍妾。后来李环有孕,李

  • 《大秦赋》之楚考烈王,怂了一辈子,就硬气两回,4个儿子都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楚考烈王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40万将士惨遭坑杀。当时,楚考烈王刚继位3年,长平之战的结局震惊了楚国的朝堂,春申君黄歇、楚将项燕等人都劝楚考烈王早做和秦国开战的准备,楚考烈王不以为然。因为对楚考烈王来说,楚国和赵国的关系早已破裂,而楚国和秦国是联盟关系,秦国大胜赵国,反而是一件好事。后来证明,楚

  • 吴起被杀时,为何要趴在楚悼王身上?专家:这种复仇手段太高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卿雨润史标签:楚悼王

    提起“孙吴”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孙氏,其实这个词还有另一种使用频率更高的含义: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的合称。吴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变法家之一。古代学习兵法的人,必读《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这就足以看出吴起在我国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同

  • 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楚悼王

    公元前387年,吴起黯然离开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听说吴起来到楚国,激动地亲自跑到边境去迎接,并任命他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当时是楚国北部重镇)守。一年之后,又升任其为令尹,主持楚国军政大局。如果从权力上讲,令尹比相国更大。吴起在魏国求之不得的东西,楚悼王很爽快便给了他,同时交给他一项重大任务——变法

  • 兵家“亚圣”吴起被杀的时候,为什么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称为兵家“亚圣”,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是战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吴起是卫国人,他的伟大老乡还包括商鞅,吕不韦等人。吴起的一生,用两句话概括就是“精通兵法儒,历仕鲁魏楚”。战国时期的士人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强烈的出世愿望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吴起也不例外。吴起出生于一

  • 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要趴在楚悼王尸体上?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人给追地跑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然后就趴在了楚悼王的尸身上。关于这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到有点儿诡异(或者奇怪)?堂堂的一个楚王去世,难道不放入棺椁里面吗?楚王又不是穷得买不起棺材的穷苦老百姓,尸身就那么停放在那儿,这不太合乎情理了吧!说当时楚国就这么个风俗,那俺也不跟你抬。那么就是吴起推

  • 吴起被杀时,为何死死抱住楚悼王尸体?知遇之恩还是滔天谋略?

    历史人物编辑:方家说史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杀时,为何死死抱住楚悼王尸体?知遇之恩还是滔天谋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谋略过人的人,其中,战国时期的吴起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公元前381年,这一年楚国出了大事,楚悼王死了。楚悼王支持吴起变法,此时楚悼王去世,无疑是把毫无根基的吴起,丢在了众多饿狼的面前。那些变法中的反对派,纷纷追杀吴起,吴起

  • 楚国郢都的二次陷落,不仅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楚昭王

    大约是在收复被秦国侵占的南阳盆地的部分土地后,楚顷襄王信心大增,又计划出兵去攻打越国。在春秋晚期时,越国曾异常强大,消灭吴国后一度成为东周霸主。可进入战国后,越王无彊受齐人挑唆去攻打楚国,被楚威王一战击溃。从此后,越国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当年时光。在强大秦国的不断压迫下,楚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在西部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