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赋》之楚考烈王,怂了一辈子,就硬气两回,4个儿子都很惨

《大秦赋》之楚考烈王,怂了一辈子,就硬气两回,4个儿子都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六六 访问量:534 更新时间:2023/12/9 23:48:56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40万将士惨遭坑杀。当时,楚考烈王刚继位3年,长平之战的结局震惊了楚国的朝堂,春申君黄歇、楚将项燕等人都劝楚考烈王早做和秦国开战的准备,楚考烈王不以为然。因为对楚考烈王来说,楚国和赵国的关系早已破裂,而楚国和秦国是联盟关系,秦国大胜赵国,反而是一件好事。后来证明,楚考烈王的这种观点是大谬!

楚考烈王,芈姓,熊氏,名完,后人称为“熊完”,楚顷襄王之子。当年楚国和秦国结盟,其实和熊完有一定关系。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打楚国,连下数城,一直打到楚国国都鄢郢,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六年后,由于惧怕秦国再次攻打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春申君)去秦国议和,黄歇对秦昭襄王嬴政说:

“秦国和楚国都是大国,若真火拼下去,必然两败俱伤,韩赵魏等过必定渔翁得利,不如秦楚联盟,然后一起来攻打其他国家。”

秦昭襄王觉得黄歇说得有理,但若想两国联盟,秦昭襄王提了一个条件:楚国派太子来秦国为质。楚顷襄王考虑再三,答应了这个要求,于是,当年,黄歇便陪着太子熊完来到秦国,熊完开了长达10年的人质生涯。

也就是说,楚考烈王熊完在为太子时,曾在秦国生活过10年,他在秦国为质期间,深深体会到了秦国的强大。10年之后,楚顷襄王病重,秦昭襄王本不打算让熊完回国,然而,黄歇用偷梁换柱之计,助熊完回到楚国,继承王位,是为楚考烈王。待黄歇返回秦国,楚考烈王任命黄歇为令尹,封春申君。

当时,战国四公子同在,春申君礼贤下士,勉强维持楚国的“稳定”局面,而楚考烈王则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歌舞之中,再加上屈景昭三族人心不齐,楚国其实是外强中干。三年后,长平之战结束,天下哗然,楚考烈王却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感觉到背后的危机。直到又过了三年,邯郸之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楚国才被卷入其中。

原来,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派王陵攻打邯郸,王陵久攻不下,秦国又派王龁继续攻打,赵国军民为了保卫邯郸,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战争到了最紧急的时刻,赵孝成王派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请求楚考烈王派兵援助赵国。

平原君说:“楚王,恳请你发兵援赵!”

楚考烈王回答:“寡人不想和秦国打仗!”

平原君又说:“秦国虎狼之心,若秦灭赵,山东六国皆不可保,唇亡齿寒啊!”

楚考烈王回答:“寡人不想和秦国打仗!”

不管平原君说什么,楚考烈王就这么一句话。

《史记》云:

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两人从日出谈到日中,楚考烈王就是不愿出兵。

楚考烈王不出兵的理由有两点:第一,他和秦国是盟国,若违背盟约,秦国必然会攻打楚国。第二,他在秦国待了10年之久,对秦国的实力非常了解,秦国若真的打楚国,楚国只有吃亏的份。

这时,平原君的门客毛遂按捺不住了,他提剑对楚考烈王说:

“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

毛遂一番话,把楚国当年如何被秦国打败,如何狼狈迁都,如何辱没先祖的事情当众抖了出来,楚考烈王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既恼怒又羞愧,最终,楚考烈王决定硬气一回,答应出兵抗秦。

后来,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通过“窃符救赵”率魏国大军同至,赵、魏、楚三国联军一起保卫邯郸,秦将王龁兵败,解了赵国灭国之危。

秦国虽然在邯郸吃了败仗,但“东出”之志不改,公元256年,秦昭襄王灭掉了西周国,寄居在西周国的周天子周赧王被俘而死,象征王权的九鼎也被秦国夺走。7年后,秦庄襄王继位,丞相吕不韦带兵攻灭掉了东周国,山东各国惧怕秦国,纷纷劝楚国组织大家“合纵”抗秦,楚考烈王不仅不答应,还劝其他几国不要合纵。直到公元242年,赵悼襄王派使者再次联络各国,楚考烈王在赵国使者、春申君以及屈景昭三族的共同劝说下,决定再次挺直腰板,要联合诸国抗秦。这是楚考烈王一生中最后一次伐秦,然而,他其实并不情愿,在大军出发前,楚考烈王还嘱咐春申君要保存实力,不可拼光了自己的家底。

这一次,楚考烈王让春申君黄歇担任合纵长,由赵国老将庞煖担任大将军,举楚、韩、魏、赵、燕五国之兵伐秦,联军一度攻入函谷关,然而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楚考烈王看到战报后,一声长叹,从此,再也不提抗秦之事,可以说,从此后,楚考烈王彻底“怂了”,若有人再提合纵之事,他只装作没听见。当秦国出兵来犯时,楚考烈王甚至迁都寿春,不愿和秦军对垒。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在病中,他仍不愿提及抗秦之事,楚考烈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熊悍继承王位,是为楚幽王。(笔者注:包括《史记》在内的许多史书,都怀疑楚幽王熊悍春申君的儿子,这个话题本文不讨论。)

楚幽王熊悍在位10年,他的舅舅李园把持朝政,秦国在攻打赵国的同时,派大将辛梧攻打楚国和魏国,楚幽王无力抵抗,一味献城妥协,和他爹一样,怂人一个。

楚幽王无子,他死后,他的同母弟弟熊犹继位,是为楚哀王,楚哀王只做了两个月的楚王,就被他的异母庶兄负刍所杀,负刍登上王位,立即杀掉了李园全族。

楚王负刍二年,秦王嬴政派李信、蒙恬率军20万伐楚,楚国连丢10余座城池,好在楚国名将项燕苦力支撑,打败了李信和蒙恬。然而,不久后,嬴政又派大将王翦和蒙武率60万大军伐楚,项燕率领楚国军民顽强抵抗一年有余,由于两国国力悬殊太大,楚国粮草不足,再加上楚国人心不齐,项燕最终兵败,王翦俘虏了楚王负刍。

根据《史记》记载,楚王负刍被俘后,项燕又拥立昌平君熊启为末代楚王(《史记索隐》认为昌平君熊启是楚考烈王的另外一个儿子)。遗憾的是,项燕再一次战败,昌平君自杀,楚考烈王的4个儿子,全部身死。

正如毛遂所言:“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战国末期,楚国地广人多,若论人口和国力,是最有可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又有春申君礼贤下士,招揽人才,楚国可谓占尽天时地利,然而,楚考烈王不思进取,怂了一辈子,只有两次被迫抗秦。他的4个儿子都做过楚王,也都以悲剧收尾。

笔者认为,楚国之败,有三点原因:其一,敌人太强大;其二,君王不思进取;其三,楚人内部不团结。其中,第二条占主要原因。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

“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若楚考烈王对内能团结国内各贵族,对外能和山东其他四国齐心协力,并力向西,楚国可保乎?五国可保乎?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楚考烈王

更多文章

  • 吴起被杀时,为何要趴在楚悼王身上?专家:这种复仇手段太高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卿雨润史标签:楚悼王

    提起“孙吴”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孙氏,其实这个词还有另一种使用频率更高的含义: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的合称。吴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变法家之一。古代学习兵法的人,必读《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这就足以看出吴起在我国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同

  • 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楚悼王

    公元前387年,吴起黯然离开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听说吴起来到楚国,激动地亲自跑到边境去迎接,并任命他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当时是楚国北部重镇)守。一年之后,又升任其为令尹,主持楚国军政大局。如果从权力上讲,令尹比相国更大。吴起在魏国求之不得的东西,楚悼王很爽快便给了他,同时交给他一项重大任务——变法

  • 兵家“亚圣”吴起被杀的时候,为什么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称为兵家“亚圣”,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是战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吴起是卫国人,他的伟大老乡还包括商鞅,吕不韦等人。吴起的一生,用两句话概括就是“精通兵法儒,历仕鲁魏楚”。战国时期的士人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强烈的出世愿望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吴起也不例外。吴起出生于一

  • 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要趴在楚悼王尸体上?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人给追地跑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然后就趴在了楚悼王的尸身上。关于这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到有点儿诡异(或者奇怪)?堂堂的一个楚王去世,难道不放入棺椁里面吗?楚王又不是穷得买不起棺材的穷苦老百姓,尸身就那么停放在那儿,这不太合乎情理了吧!说当时楚国就这么个风俗,那俺也不跟你抬。那么就是吴起推

  • 吴起被杀时,为何死死抱住楚悼王尸体?知遇之恩还是滔天谋略?

    历史人物编辑:方家说史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杀时,为何死死抱住楚悼王尸体?知遇之恩还是滔天谋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谋略过人的人,其中,战国时期的吴起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公元前381年,这一年楚国出了大事,楚悼王死了。楚悼王支持吴起变法,此时楚悼王去世,无疑是把毫无根基的吴起,丢在了众多饿狼的面前。那些变法中的反对派,纷纷追杀吴起,吴起

  • 楚国郢都的二次陷落,不仅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楚昭王

    大约是在收复被秦国侵占的南阳盆地的部分土地后,楚顷襄王信心大增,又计划出兵去攻打越国。在春秋晚期时,越国曾异常强大,消灭吴国后一度成为东周霸主。可进入战国后,越王无彊受齐人挑唆去攻打楚国,被楚威王一战击溃。从此后,越国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当年时光。在强大秦国的不断压迫下,楚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在西部失去

  • 以卫宣公、蔡景公、楚平王霸占儿媳为例、谈古代“抢妻之恨”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楚平王

    在旧社会,中国人把“抢妻之恨”和“杀父之仇一起,视为人生的深仇大恨,不报此仇,不雪此恨,就不算血性男儿,也为世人所不齿。其实,在群婚制时期,抢婚是一种流行习俗,个体婚制确立以后,劫夺妇女,仍然是妻妾的重要来源之一。《易经》中有这样几条爻辞:顿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屯.六二》贲如皤如,白马翰

  • 楚国派谁去晋国求亲?太子建为何恨费无忌?楚平王为何疏远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楚平王

    楚平王当政之时,当时晋国的力量越来越大,楚国非常害怕,就听了朝中大臣的计谋,联秦抗晋,于是派了朝中最巧言善辩的费无忌去秦国为太子建求亲。 秦王就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孟嬴嫁给楚国的太子建。费无忌一看这女子长得这么漂亮,心里就暗暗高兴,这下讨好国王的机会来了。 他就骑快马,先赶回郢都,来到宫中,对平王说:

  • 楚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欲杀伍奢一家,伍子胥成功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楚平王

    楚平王当政之时,当时晋国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楚国非常害怕,就听了朝中大臣的计谋,联秦抗晋,于是派了朝中最巧言善变的费无忌去到秦国,为太子建求亲,秦王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孟嬴嫁给楚国,费无忌一看这女子长得这么漂亮,心里就暗暗高兴,这下讨好国王的机会来了,他就一人骑快马,先赶回郢都,来到宫中,对平王说:“君

  • 蔡国忠臣为何竭尽全力帮助楚平王登基,这背后有什么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楚平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数千年以来被熬成了无数次鸡汤文。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类似的故事并不是仅仅发生在了越王勾践身上。比方说,在越王勾践的故事发生的几十年之前,就有一群蔡国的忠臣,费尽心力,帮助楚平王弃疾取得了楚王的宝座,而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光复蔡国,这背后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01楚平王是楚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