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要国破家亡了,赵王迁为什么还要杀死李牧?答案就在《史记》中

都要国破家亡了,赵王迁为什么还要杀死李牧?答案就在《史记》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聪 访问量:589 更新时间:2024/1/13 6:37:24

自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用先进的骑兵代替了落后的车兵,赵国的军事实力格外强壮,除了秦国无人可挡。赵国不仅有一支具有很高战斗力的部队,还涌现出一些名将

李牧,活跃于赵幽缪王时代,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赵国继廉颇以来最优秀的将军。他对骑兵的巧用在四大名将里独树一帜,可以说是用兵如神。

赵国,在经历了长平战败后已经风雨飘摇。对于强秦的灭国行动,如若没有李牧神乎其技的用兵,赵国的国祚可能早就被终结。公元前243年,秦国派桓齮攻赵,李牧率赵军重创秦军。

前232年,秦国又分两路南北夹击赵国,李牧靠着骑兵的机动性采取先北后南的方式再一次化解赵国危机。李牧威名赫赫,名扬中土,他成为了六国的最后希望,也成为了秦国东进的一个噩梦。然而,秦国并没有死心。

公元前229年,赵国北部频发自然灾害,嬴政派王翦(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率大军再次攻赵。王翦从北进攻,不败将领杨端和从南面进攻,目的只有一个,攻破邯郸,灭亡赵国。

王翦和李牧大战多次,均铩羽而归,秦始皇有点着急。他突然想到一个人,没错,就是那个搞垮廉颇(战国四大名将)的郭开。说来也巧,战国四大名将郭开一个人就搞死了俩。如果他不是统一第一功臣,谁还配得上这个称号?

嬴政派人花重金收买赵国重臣郭开,让他疯狂在赵王迁面前诋毁李牧。得,赵国又一次中了反间计,李牧被奸人害死。赵国中反间计是出了名的,总是被自己人坑,赵国在六国中实在是可怜。

嬴政深知,李牧是一道关卡,只要把他除掉,赵国必亡。只要赵国灭亡,秦国统一大业实现就有戏。所以不管花多少钱,就是要把李牧用赵人的刀给斩杀。

既然秦王知道李牧的重要性,那么赵王会不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他为什么要自毁长城呢?

一、李牧认为匈奴更难对付

据说在长城附近的代地,赵人只知有李牧不知有赵王。他连匈奴人都顶得住虎,怎么会顶不住秦军呢?代地的人民都希望李牧一直留在代地,这样他们就无匈奴之忧。

赵迁让李牧回来的原因很简单,你再不回来赵国就没了。赵国都要亡国,你在为谁抵御匈奴?而且现在邯郸前线吃紧,也没办法给你分兵分粮。

但是李牧不太愿意回来,因为李牧和他的军队早已对代郡成习惯,都是互相离不开的状态。他只要能牵制住王翦,也可以不回邯郸。只要邯郸不丢,赵国就有戏。

想想当年的田单,齐国就剩个即墨,他还不是照样复国?赵迁看李牧这样拥兵自重,只好派人杀掉李牧,用宗室公子葱和颜聚代替他。

二、秦国的离间计

翻开《史记》会得出一个结论,只要秦国对赵国使用离间计就百试不爽,难道是赵国的君王个个都是脑瘫吗?应该没这么简单,恰恰反应了秦国的高明之处。

秦国在六国到处都有间谍,在赵国更不缺。当年,秦国发动长平之战,就有大批的秦国间谍在赵国造势,再加上赵国内部矛盾尖锐,廉颇马上就被换成赵括,秦国趁势重创赵括。

这次除了郭开以外,赵国的“公子嘉”也成为了秦国一个很容易的突破口。赵迁的妈妈是著名的歌姬赵倡后,她把老赵王拿捏得死死的。趁赵王开心的时候,就进言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她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好的都没学到,尽学唱歌跳舞,骄奢淫逸是学得惟妙惟肖。因为群臣对新赵王离心离德,赵王迁就喜欢上了可以为讨好他无所不用其极的郭开,那些老臣从心里恨得郭开和赵迁牙痒痒。

赵悼襄王“废嘉立迁”的时候,李牧也是持反对意见者。他觉得赵嘉比赵迁强数十倍。虽然没有劝谏成功,但是根本就不想理赵迁的指令。赵迁也不喜欢李牧,要不是群臣拦着,早就打算痛下杀手!

据记载,公子嘉在秦国攻占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凭借数百人杀出邯重围,跑到代地自立为代王。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什么其他人跑不掉,赵迁郭开他们没跑掉,就赵嘉能突围。

很明显是秦国根本就没想拦他。秦国刻意在制造赵国内部矛盾达到削弱赵国内部的力量,因此赵嘉在代地做了六年的代王。公子嘉和李牧是一伙的,李牧活着那就便宜了公子嘉。所以赵迁不管怎么样也得把李牧杀掉,这样赵迁才能安心,郭开也才能安心。

郭开以一人之力灭掉赵国两员大将,这是高手。赵迁之所以给李牧安莫须有的罪名,无非是已经到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程度。那就让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根本不是因为李牧叛国。相反正是因为李牧爱国,但是他爱的是公子嘉当国王的赵国。李牧与秦军多次大战,其仇其恨不知有多深,他怎么会投降秦国呢?但秦国的“离间计”,送给赵王一个绝佳的借口,赵王迁也需要一个借口,来名正言顺地夺取李牧的军权。

李牧之死,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结果,他的死成就了嬴政,也成就了郭开。

标签: 赵王迁

更多文章

  • 赵悼襄王要召某娼女进宫,李牧劝阻无果,十几年后,赵国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要把一个娼妓弄进宫里,大将李牧直谏:“大王不可啊,这么个来路不正的女人,会污染王室血液,严重者会害得国家倾覆,您忘了她已经祸害过一个赵氏大宗族了吗?”可惜美色当前,这些话赵悼襄王根本没听进去一个字,他道:“国家是否混乱,在于寡人,和女人有何干系?”十几年后,李牧被杀,赵国灭亡,原因正出在这个

  • 长平之战的起因,求胜心切的赵孝成王,终究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赵孝成王

    长平之战的起因,求胜心切的赵孝成王,终究是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在长平之战中,廉颇负责的是赵国上半场的主将,是其率领赵国儿郎开赴上党与秦军展开对决的,并且成功地将秦军给拦在了丹河以西。在这里形成了秦赵之间对垒的局势,战事也是在这里陷入了胶着,然而正在秦赵之间的攻守之势已经大面积展开之后,等待了许久时间的

  • 《皓镧传》公子蛟查无此人,历史上的赵孝成王儿子是赵偃

    历史人物编辑:娜乐趣生活标签:赵孝成王

    《皓镧传》公子蛟一出场就挺招人恨,为了权利抛弃皓镧,转而迎娶岫玉。经过查证,历史上的赵王只有一个儿子,并非公子蛟,所以,公子蛟很有可能是电视剧虚构人物。《皓镧传》公子蛟父亲是赵国国君赵丹,母亲是王后厉夫人,他虽然出生就是皇族,但赵丹儿子并不只有他一位,所以赵王之位最后由谁继承还是个未知数。公子蛟原本

  • 秦赵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亲自为赵国兵卒挖的深坑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赵孝成王

    导读:古代战争的胜负,因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同等的条件下,战争的决策者的能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往往能决定几十万人的生死。先来看看长平之战的起因?这场战事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前后,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上党郡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可以说是韩国的上党郡太守冯亭借刀杀人,也可以说是冯亭

  • 《大秦赋》之赵孝成王:赵国最后的“倔强”,被一场美梦彻底击碎

    历史人物编辑:神通天下标签:赵孝成王

    近日,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剧中服装、道具十分精致,再加上演员的演技在线,可以说每一帧都是一幅历史画卷。然而,这里面有个人物不得不提,因为此人是秦国统一六国必须击败的敌人,他就是赵国国君——赵丹(赵孝成王)。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惨败,40万赵国将士被秦军坑杀,惨不忍睹。消息传出后,

  • 战国末期,长平之战赵国名将如云,为何赵孝成王唯独选择赵括?

    历史人物编辑:爱屋标签:赵孝成王

    在秦昭襄王时期,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丞相,并认同范雎“远交近攻”的政治策略。而这一政治策略的兵锋也直逼距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国,对于较远的齐国与楚国暂时置之不顾。事实上范雎的这一策略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巩固了秦国攻占的领土,还数次破坏了东方各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为秦王政开启灭国大战提供了

  • 赵奢死后3年,赵括损兵45万,赵孝成王:赵奢若在,赵国何至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赵孝成王

    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齕与赵括对峙于长平,互相攻伐已有月余。在秦国秘密换将后,白起示敌以弱,诱使赵括轻敌突进,进而俘杀45万赵军。一时间,赵国从硬撼秦国的军事强国,沦为哀鸿遍野的妇孺小国。然而,在赵孝成王赵丹启用赵括前,赵奢就已看清他的实力。在说到赵括时,赵奢全然不顾父亲的身份,毫不掩饰的叹道:“兵

  • 长平之败,赵括仅仅只是指挥失误,赵孝成王却葬送了赵国!

    历史人物编辑:小宇和他的边牧标签:赵孝成王

    长平之败,赵括仅仅只是指挥失误,赵孝成王却葬送了赵国!战国中后期的最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算得上是一场极为激烈有极为惨痛的一次战争。激烈主要是指,秦赵双方在这场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是空前绝后的;惨痛是因为赵国战败之后,赵国四十万降卒被白起坑杀了。赵国之所以败,笔者认为主要责任在于赵孝成王,是赵国君主一

  • 赵肃侯有多厉害?薨后六国会葬,十万军人齐送丧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赵肃侯

    春秋与战国的过渡时期,强大一时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提出被淘汰出局。而这三国在原有的三晋之地中,为争夺谁是最终的三晋老大,而开始展开激烈交锋。在这种动荡的过渡期中,其他几国也没有闲着,齐国被田氏篡权。原有的五十多个周室册封的诸侯国,也先后被兼并。诸国之争开始向,大国兼并的形势进展。

  • 广厦如何获胜?大秋要主动进攻,赵嘉仁威尔哲利用高度打艾伦继伟

    历史人物编辑:风月无常标签:赵嘉

    今晚,广厦如何扳平比分?如果这一场失败,那么辽宁拿到赛点,就危险了。一 胡金秋要增加主动进攻,如果让莫兰德李晓旭韩德军几个人安安稳稳的待在场上,大秋的篮板太艰难。大秋只有增加主动攻击,打掉莫兰德或者李晓旭,前场篮板才有空间。否则,莫兰德下去,韩德军上来,还有个晓旭突然袭击,三英战吕布,何况大秋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