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用600匹活马来殉葬,墓中之人是齐景公吗?

用600匹活马来殉葬,墓中之人是齐景公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哥侃文史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4/1/7 3:54:08

1964年,临淄文物工作队在河崖头村54米长的地段内清理出145具马骨。村里老人说,清末修围子时此处就曾掘出过许多马骨。到了抗战时期,村民们还专门跑来这里挖马骨换日用品。

考古人员判断,这可能是一处贵族墓的殉马坑,主墓应该离此不远。果然,经详细探索后,考古人员在殉马坑南部发现一座大墓。出人意料的是,在主墓东、西两面后来又陆续发现两个大型殉马坑,于是三面殉马坑将大墓围成一个“冂”字。

主墓规模十分巨大,现存墓口26米长、23米宽、残深3.6米。只可惜,大墓已被盗得面目全非,随葬品荡然无存。根据殉马坑内出土的碎陶片来判断,这座大墓应该建于春秋晚期。

大墓空空,令人惋惜,不过发现了三个巨大的殉马坑也算是不虚此行。只是望着数百匹完整马骨鳞次栉比的悲壮场面,考古队员们实在高兴不起来。

坑中殉马侧卧、昂首,头朝外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一行行多米诺骨牌,一个哈欠就会让它们毁于一旦。殉马数量惊人,以每米2.7—2.8匹的密度来算,总长200多米的土坑至少葬有600匹殉马以上。马的年龄都在6—7岁之间,正值壮年。看它们整齐划一的模样,显然是被打死后葬入坑中的,真是壮美又悲凉!

马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600匹马可装备150辆战车,这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军力。此处曾是齐国都城,我想除了齐国国君,没有人能有如此排面了。所以墓主人的身份应该从春秋晚期的几位齐国国君入手。如果以公元前598年即位的齐顷公算起,有以下几位:

齐顷公:前598一前582年执政,在位17年;

齐灵公:前851一前554年执政,在位28年;

齐庄公:前553一前548年执政,在位6年;

齐景公:前547一前490年执政,在位58年;

晏孺子:前489年执政,在位1年;

齐悼公:前488一前485年执政,在位4年;

齐简公:前484一前481年执政,在位4年。

以上七位国君中,首先排除晏孺子,因为他在位十个月就被杀了。同样悼、简二公在位各四年,时间太短。齐庄公因与崔抒之妻私通,被崔抒设计杀死,死后草草埋葬,弟弟景公继任三年后才将他迁葬,因此可能性也不高。至于齐顷公,他在位期间齐晋发生了战争,结果齐国大败。后来他跑去朝晋,回国后发奋图强:废弃猎苑,减轻赋税,赈济孤寡,输尽积蓄以救百姓,因此也不太可能是他。齐灵公是倾公之子,在位28年之久。然而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晋国又来攻打齐国了,最终齐国又大败。灵公逃回都城后,晋军围困临淄,最终焚城而去。第二年灵公死后,争位之乱又起。所以,大墓也不太可能属于他。

最后还剩齐景公了,就是“二桃杀三士”的那个齐景公。他统治齐国长达五十八年之久,在位期间,有名臣晏婴辅佐,政权稳定,与邻国相安。后期,景公变得贪图享乐,又好犬马,《论语》中说他有四千匹马。他死后,齐国还维持了九个月的稳定局面。所以,这座大墓和三个大殉马坑最有可能属于他。

这个推测很符合逻辑,但让人头疼的是淄博市内还有两座大墓,也说是齐景公墓。一座是此墓东南20公里处鼎足山上的田齐二王冢,另一处是西边20多公里处张店九顶山上的齐景公墓。这是狡兔三窟,还是真假美猴王,到底哪个为真?

首先说说鼎足山上的二王冢,三国时期的《皇览》、北魏时期的《水经注》、唐代的《括地志》等,都记载说此墓是姜齐桓公小白和齐景公的陵墓。

这种说法一看就有问题,因为自“田氏代齐”以后,姜齐变成田齐。二王冢附近的四王冢里埋的可都是后世的田齐国君,他们怎么会埋在被他篡了位的姜齐国君墓旁边,不别扭吗?而据考古人员考证,事实的确如此。

198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依据二王冢与四王冢的规模、形制和所在地理位置,联系田齐王族世系与古代帝王葬制进行了详细的稽考,最终认为史籍的记载可能有误。而从二王冢的封土形制上,也可以推断出它形成于战国,而不是姜齐桓公、齐景公所生活的春秋时代。造成这种记载错误的原因大概是齐国前后有两个齐桓公,即姜齐有桓公小白,田齐有桓公午,他俩中间实则差着三百多年呢!那二王冢里面埋的是谁?专家推测应是田齐桓公午和田齐侯剡。

至于九顶山上的那座齐景公墓,规模也很大。在唐朝《酉阳杂俎》,明朝《青州府志》以及清朝《益都县志》中都记载说是齐景公墓。然而民间又传说墓中葬的是金朝名将金兀术或者是他的妹妹。如果是金兀术的话,唐朝人的书里为何会有这座墓的记载?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只有待专家考证了。

虽然齐景公埋在哪里,尚不能完全确定。但600匹殉马躺在那里,却是真真切切。这真是,殉马奇迹天下先,万马齐喑两千年!

标签: 齐景公

更多文章

  • 田穰苴受到齐景公的重用,为什么最后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齐景公

    田穰苴认识的人不多,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军事家,田完的后代。晋,燕两国联合入侵齐国时,田穰苴被委以重任,率军击退了晋燕联军,这让齐景公非常高兴,封赏了田穰苴。然而不久,齐景公却贬黜了田穰苴,那么齐景公为什么这样做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遭人嫉妒田穰苴受到其他大臣的嫉妒,这为田穰苴后来被贬,埋下

  • 越王勾践有多冷酷?他携妻入吴为夫差做了什么?灭亡吴国不是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夫差

    导语:勾践是越国比较有种的王子,他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勾践就已经开始监国。并且勾践带领越国大军,击败了吴国。越国大将灵姑浮更是斩断吴王阖闾脚趾,最终导致阖闾因感染去世。吴国经历了一场夺位动荡以后,在伍子胥的支持下,夫差夺取王位。夫差继承父亲遗志,一举荡平整个越国,将勾践给抓了回来。勾践被抓回吴国以后

  • 春秋五霸中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为什么到战国时都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夫差

    春秋五霸有一种版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当然另一版本先不说。齐国虽说经历了田氏代齐,到战国的时候还是战国七雄之一。晋国到战国时三家分晋成为战国七雄里面的三个韩、赵、魏。战国时期唯独没有了吴国和越国,关键就是这两个国家是春秋时期最后称霸的,都已经快来到战国了,竟然没有他们俩了。

  • 叔孙辄被逐奔楚叛故土,鄫国人怨念未解欲灭鲁,夫差征讨终无果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夫差

    公元前489年,吴国的军队在战胜齐国之后回师,在经过鲁国的时候吴王夫差派遣太宰伯嚭前去索贿,并召见鲁定公,在得知鲁国的实际掌权人是季康子之后就派遣使者前去召见季康子,但是季康子并没有乖乖前来。在吴国的军队回去之后,季康子立即违背和吴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向鲁国北边的邾国伐齐进攻,公然挑衅吴国的霸权

  • 苏博镇馆之宝:历时六年,耗资四千万才征集来的吴王夫差剑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夫差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很高兴给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今天是第三期,上次我们聊了苏州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但是苏博的国宝四件根本不够说,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苏博馆藏的冷兵器之王--吴王夫差剑。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名剑,越王勾践神剑的品相和知名度都堪称首屈一指。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自从196

  • 吴王夫差和西楚霸王项羽,同为失败者,他们都有哪些惊人的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夫差

    在我国的历史上,吴王夫差和西楚霸王项羽都是风靡一时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是发迹于我国的江南一带,拥有着很强的军事实力,最终也都以兵败而亡作为自己的结局。夫差和项羽的成与败,各有一处相似之处,堪称历史的巧合。他们二人的成功都是源于身负血海深仇,从而就此发愤图强,成功报仇,成就了霸业。而他们的失败则是因为没

  • 越王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全靠一个女人最后他还不肯放过西施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夫差

    西施的背景一说起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众人心中总是会有一番想象,因为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她们究竟长得有多美,只能根据我们心中对美的定义,来进行自己的想象。但小编认为,无法知道她们的真实样貌,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如果真有她们的真实“照片”,那一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审美,也就难免会让一些人

  • 吴王夫差被勾践逆袭,最后时刻奋力一搏,创造了一个常见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夫差

    在春秋后期,中华大地的风头被两个地处东南一隅的小国所抢去,它们就是吴国和越国。吴越争霸取代了中原无休无止的战争,成为了真正的焦点。而且,它们还创造了闭月羞花、兔死狗烹、卧薪尝胆等等成语。今天要说的,则是成语“如火如荼”。要知道,在当时,吴王夫差可是响当当的主角。他也是励志的典型,父亲阖闾曾败给勾践,

  • 夫差将3千把宝剑埋藏在苏州古墓里,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得到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夫差

    在苏州的西北部,有一座山,叫做虎丘山,这是如今一个名胜风景区,历史也有大概2500多年了。在虎丘山之上,有一个水池叫做剑池,剑池非常狭窄,不过剑池的两边是有着峭壁的存在,上边还有石桥。苏州古墓,藏匿了许多名剑,数千年来,多少人想要得到都徒劳无功。本来虎丘是叫做海涌山,后来春秋时期阖闾来到这里修建行宫

  • 夫差真的是一个淫乱残暴的昏君吗?吴国走向灭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夫差

    “不必杀他,把他流放到甬东去,给他百户人家。”他望着那个男人的背影,笼罩着胜者的光环和霸者的气势。曾几何时,这光环和霸气是属于自己的,彼时那个男人还无比谄媚地给自己尝过粪便。二十年,仅仅二十年的光阴,星河倒转,强弱易位,他已沦为阶下囚,那个曾经的阶下囚却成为了真正的王。他不杀他,是因为他已华发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