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为什么哭泣?饭碗被仓老师砸掉了!
俗话说得好,西洋人怕鬼,东洋人也怕鬼。(没听说过这句俗话?那就算是我编的好了)
在怕鬼这件事上,世界上的人是平等的。尤其在蒙昧未开的年代里,几乎每个原始民族都有关于鬼的传说,这些鬼们有的法力高强,有的能够勾魂摄魄,有的能够附体夺舍,但是无一例外,这些鬼们都是相当凶恶可怕的哦。
但是,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前进,关于鬼的传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就是科技在进步,人类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更新。
人们通过万有引力学说知道了,噢,钱江大潮不是龙王发怒啊,潮汐只是地月之间的引力嘛。
通过化学知识了解了,噢,乱葬岗里的鬼火只是有关白磷的有趣自然现象,并不是真的鬼魂作祟呐。
坦白讲,这种例子可以举到靠字数算钱的自媒体平台破产。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鬼,鬼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鬼之所以可怕,是源于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就好比我们现在一个初三学生穿越到古代,看到乱葬岗里有鬼火,他的第一反应绝不是害怕,因为他知道白磷这种物质是有自燃的特性的。
如果我们来一次逆向穿越,一个明朝人来到当代社会,他只要看到马路上的汽车,他一定会疯掉的,因为在明朝人的知识结构里面,所有的车辆都需要由牲口牵引。当他看到人坐到车子里以后,车子飞速的奔跑,他一定会以为是人的肉体被钢铁怪兽给吞噬了,这就是有鬼!
所以说鬼就是你对于外部陌生世界的恐惧,鬼是和恐惧相伴相生的,当你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多到能够解释面前的现象的时候,也就是驱散你内心鬼的时候。
那么,知识靠什么传播?
在古代知识的传播只有两种途径。
第一是口口相传。
但是很显然这种方法效率很低下,一个知识点依靠口口相传,它的传播范围也仅限于他的活动范围,很难大范围的传播,当这一天,这个知识的掌握者死去以后就会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原本已经被驱散的鬼魂,又死灰复燃,同时也极有可能出现谬误。
就好比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汉朝恢复的时候就出现了好几个版本,各个不同学派的支持者们,嘴上官司打了上千年,而科学方面的知识却是最严谨的,一个变量的变化就有可能导致结果完全不同。
第二种传播途径就是书籍。
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流传性广,不会失传,能够有效的减少谬误这些优点。可以说,书籍是消灭愚昧的最佳武器。
而书籍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就是由仓颉老先生创造的文字所构成的,文字的诞生,让知识插上了翅膀,飞进了千家万户之中,它们是消灭鬼魂作祟的武器,人们用知识解释了以前无法理解、只能归类为鬼魂作祟的自然现象,消除了内心的恐惧,而恐惧恰恰是鬼所依附的最大载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恐惧这个载体不复存在,那人们内心的鬼,也就自然而然地消亡了。
同时,文字又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工具,科学巨匠们利用文字所记载的知识,进一步探索未知的世界,用牛顿先生的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由知识所组成的。
所以我们说,知识是驱散恶鬼的利剑,书籍是知识的最佳载体,文字是书籍的最佳拍档,文字就像早晨五六点钟的太阳,它就是刺破黑暗的那第一缕阳光,它为普罗大众带来的知识引领了光明。
所有那些由恐惧而生成的鬼,刚看到仓老师在捧起那道朝阳的时候,他们感到了害怕与哀叹,所以流出了眼泪,他们知道当人类不再有恐惧的时候,人类就走在了通往科学真知的道路上,他们就再也没有了兴风作浪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