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朝历史人物-中国四大妖姬之首,第一例红颜祸水“妺喜”简介

夏朝历史人物-中国四大妖姬之首,第一例红颜祸水“妺喜”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谢哈说娱乐 访问量:3713 更新时间:2023/12/14 7:36:02

人物简介:

妺(mò)喜,生卒年不详,也作妺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的宠妃。

妺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例红颜祸水,与商朝妲己、周朝褒姒、春秋时期晋国的骊姬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妖姬。美丽的女性对君王当然是很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但若把亡国的原因都归于红颜祸水却也有失偏颇。

主要事迹:

1、特殊癖好

妺喜是有施氏第一美女,有诗这样称赞她的美丽:“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后来她被献给夏桀,赢得了夏桀的宠爱,夏桀也用尽方法来博取妺喜的欢心,做了很多荒唐的事。

相传妺喜有两个特殊的癖好:

一是喜欢看人们在大酒池里饮酒。史籍记载,夏桀建造好可以划船的酒池后,让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

二是喜欢听撕裂绢帛的声音。妺喜听到撕扯绢帛的声音就会发笑,而夏桀喜欢看妺喜笑,于是下令搬来织造精美的绢帛,在她面前一匹一匹的撕开,以博得妺喜的欢心。

商汤灭亡夏朝后,妺喜与夏桀一起逃往南巢并在那里去世。

标签: 妺喜

更多文章

  • 都是皇帝宠妃,妺喜妲己背负万年骂名,杨玉环为何就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妺喜

    说起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句“三千宠爱在一身”和“从此君王不早朝”。似乎杨玉环只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一个黑点,她的存在就是大唐盛世的象征,马嵬坡下的惨死只不过也是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可为什么同王是被帝王过分宠爱,妺喜妲己却要背负万年骂名被世人批判?杨玉环究

  • 历史上第一位为亡国之君背负骂名的女人-妺喜

    历史人物编辑:李函泽标签:妺喜

    华夏历史悠久,延续五千年之久。历史上第一个有国号的朝代——夏朝,开创于距今四千年之久,也是第一个改禅让制为世袭制的朝代。夏朝始于神话,却亡于现实。为何如此说呢?夏朝延续约400年,始创者为大禹,三皇五帝时代赫赫有名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众人皆知。《山海经》中有记载,黄河泛滥,洪

  • 同样被帝王宠爱,妺喜妲己背负万年骂名,而她为什么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妺喜

    导语:关于古代的华清池,或许有的人并不清楚,其实华清池指的就是那些帝王他们外出的时候,居住的行宫。那么唐朝时期,当时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爱杨玉环,而且李隆基这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不过还是开创了开元盛世。最后因为安史之乱,让唐朝由盛转衰。所以唐朝的兴盛和衰败都是因为唐玄宗。他对唐朝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杨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红颜祸水”的女人——妺喜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妺喜

    我们都知道,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也就是家天下的开始。而这个王朝的终结者是个女人,她叫妺喜。她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颜祸水。有施氏是夏朝下面的一个方国,妺喜是有施氏国君的女儿。有施氏在现在的山东境内,是个比较富足的方国。妺喜作为国君的女儿,自小就受到顶级教育,且容貌倾国倾城,

  •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主要治理的是哪个流域?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强悍的替补门将标签:大禹

    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治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事件。在大禹的治理下,我国许多地区的洪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大禹治水”不仅保护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更为中国文化中的勇气、智慧和毅力树立了典范。大禹治水居功至伟,他也因此被我国先民推举为领袖,成为后世历朝历代君主的模范。“大禹治水

  • 《山海经》里“人面兽身”的怪物,原来真实存在,大多在大禹时期灭绝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道标签:大禹

    一部《山海经》,一卷中国传奇故事。《山海经》文辞简洁,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全书共计3万余字,分18卷,故事包含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包罗万象。《山海经》虽是一部讲解古代自然地理的书,但其内容记载极富神话色彩,也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神话源头,对后世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及《山海经

  • 司马迁暗示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大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流传两千多年的歇后语。当年,初中老师说这是讲了大禹的奉献精神,为了天下百姓利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司马迁在《史记》中道出了真正的缘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而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史记·夏本纪》大禹在外治理水患十三年,为何治不回家这就是

  • 尧舜禹征三苗:科学发现改写认知,难怪大禹能打败三苗

    历史人物编辑:诸史标签:大禹

    根据古史记载,上古五帝晚期,中原华夏最大的敌人,不是位于山东的东夷,而是位于江汉平原上的三苗,由于三苗经常作乱,背逆天道,于是尧舜禹三代帝王接连征伐三苗,持续时间至少有50年,最终大禹击败了三苗,史称“伐三苗之战”。现代考古发现,位于湖北天门一带的“石家河遗址”,以及受其影响的相关遗址,在距今400

  • 国内最长高海拔水工隧洞首台TBM“大禹号”顺利始发

    历史人物编辑:中国基建报标签:大禹

    4月23日,国内最长高海拔水工隧洞首台TBM“大禹号”在中铁五局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工程项目顺利始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TBM施工阶段。中铁五局纳帕海防洪整治隧洞工程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隧洞全长约10.2公里,其中TBM施工长度9303米。该项目是国内首个

  • 帝舜廷前辩论,大禹言辞激烈,大有逼宫的意味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大禹

    帝舜上位道路艰辛,幸亏一家人联合演戏“炒作”孝子形象,又兼为帝尧的女婿,所以能够继承了天子之位。在《夏本纪》中帝舜在位时一次廷前辩论记录详细,有对话,有人物,而且言之凿凿。司马迁为何要对此次辩论记录如此详细呢?如果说是帝舜施政理念,没有必要对话罗嗦,直接体现施政以及效果就足够了。如果说是廷前辩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