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六千年前的古墓,墓主左右有蚌塑龙虎图案,专家:墓主可能是颛顼

六千年前的古墓,墓主左右有蚌塑龙虎图案,专家:墓主可能是颛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利山 访问量:3880 更新时间:2023/12/8 13:27:21

话说,1987年春,河南省濮阳市为满足化工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打算在老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修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

考虑到濮阳市是传说中的帝颛顼之墟,又是夏朝重要“方国”昆吾国的所在地,还是商族的发祥地之一。另外,鉴于濮阳市先后在1983年发掘了马在遗址,1985、1986年发掘蒯聩台遗址和戚城遗址。所以,市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示濮阳市文物主管部门派出文物考古专业人员,进入该工地配合工程建设搞好文物保护。

工程开1987年4月1日正式动工。

谁也没有想到,濮阳市文物主管部门派出的文物考古专业人员,在一个月之后,就有重大收获!

他们惊喜地发现,在五代后梁古城墙的包围下,有一个5万平方米的文化遗址!

他们把这一遗址称为西水坡遗址,向文化部填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

在得到批准后,抢救性的科学发掘于6月2日正式展开。

该遗址的文化层,自上而下是宋、五代、唐、晋、汉以及黄河淤积层,东周、商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和仰韶文化层。

重点是仰韶文化层。

该文化层又可分为上、中、下三层。

仰韶文化可是牵涉到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6月22日,文化部向濮阳市文物主管部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要求濮阳市文物主管部门迅速组织考古技术力量,对西水坡遗址进行全面发掘。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也专门派来了两名经验丰富的老技工前来指导。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清理了许多诸如灰坑、窖穴、房基、窑址、沟、成人墓葬、儿童瓮棺葬、东周阵亡士卒排葬坑等遗迹,发掘出大量的陶、骨、石、蚌器等遗物。

令人震惊的事发生于8月17日。

这天,工作者在考古工地T137(第137号探方)第四层下清理出一座编号为M45大墓。

墓主人头南足北,其东西两侧均有用蚌壳摆组的图案:东侧为龙,西侧为虎。

头南足北,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不就是面南背北?

即东在其左边,西在其右边,那么,东侧的龙和西侧的虎,正好应了民间俗语中的“左青龙,右白虎”。

好吧,这虎图案也就算了,但是那龙图案……

考古工作者深感发掘者这龙图案意义非凡,赶紧把这一情况逐级上报省、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文物局很快下达指示:一是要增加发掘的技术力量,把该遗址发掘清理好;二是把地层搞清楚;三是把资料取净、取绝、取彻底;四是把M45周围的情况弄清楚。

这一下子,各路专家云集到西水坡遗址,其中包括国家文物局派来的以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为组长,中央考古所副所长张长寿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大大地加强了发掘力量。

专家们对M45大墓中的龙图案展开了七言八舌的大讨论。

大家都说,别处发现的龙,不怎么像,这里的龙非常像,而且地层关系清楚,是一处很重要的发现。

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蚌龙在考古断代上属仰韵文化早期的遗迹无误,而它在形态上正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的正宗祖先。

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兴奋地说:“我总算为故宫里的龙找到了祖先,这不仅是中华第一龙,也是世界第一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则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作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误差不超过135年(经树轮校正)。

由此,西水坡遗址的蚌龙正式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的身份被确立了,专家们的焦点转向了那具躺在龙虎之间的森森白骨。

在中国古老传说里,既有“黄帝乘龙升天”之说,也有“颛顼乘龙游四海”之说,那么,这个墓主人会不会是黄帝呢?抑或是颛顼?

专家们认为:可能是颛顼。

受M45大墓考古成果的鼓舞,考古工作人员继续深入发掘。

9月10日,他们在距M45大墓南20米外——考古工地T176的东部第四层下、在打破第五层的一个浅坑中,发现第二组用蚌壳摆组的图案。

经认真清理,图案有龙、虎、鹿和蜘蛛(暂名)等。

紧接着,又在再南25米的一条灰坑里,发现了第二组用蚌壳摆组的图案,是人骑龙、人骑虎图案。

这些图案的文化内涵太丰富了。

越来越多的学者被吸引了进来,加入研究。

有学者把这三组图案综合在一起研究,探寻其内在联系,得出星图结论,说这是仰韶时代的先民们精心绘制的四时天象图。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陆思贤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迪对此合著了《天文考古通论》一书。

他们认为,M45大墓墓主人的脚端有一堆蚌壳,另有两根人的胫骨,即三角形蚌壳堆和两根胫骨所构成的就是北斗的形象。那么,乘北斗帝车居于正中,东方有龙,西方有虎,北斗的斗柄直指龙头,斗魁引提虎首,这就说明了早在6000多年前,仰韶时期先民已对天体星座有了清晰的认识。

受此发,还有人认为,我国古代天文是将天空中的恒星分成二十八星宿,每七个星宿又组成一个组对应一个兽,这样才产生出四象的。如果说,第一组图案里的龙和虎与方位或者天象相关,这就让人不得不考虑这些概念是从何时产生的,难道,在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二十八星宿之说?

……

真是细思极恐。

当然,也有对这些图案提出过质疑,比如说,这个龙的形象,尤其是龙尾,与古代龙的形象相差太远,而与清代龙的形象接近,认为有告假嫌疑。

但是,这些质疑声并没有影响蚌塑龙虎墓在考古界的地位。

1989年在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修改中国通史陈列时,濮阳龙虎蚌塑连同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和贾湖骨笛都被征调了过来,濮阳龙虎蚌塑成为了当时仰韶文化的中心展品。

1995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濮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在濮阳召开了“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踊跃参加,会议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闭幕式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正式命名濮阳为“龙乡”。

中国有很多国家宝藏,这些宝藏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

但是,我们对它们总是了解不多。

就因为了解不多,有时候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总觉得无能为力。

虽然也会抽空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但参观是参观了,却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超好的东西:2020年国家宝藏日历。

这个日历的每一页就是一张国宝图。

图片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孩子一天看一张,就能认识我们中国的一个国宝。

另一面,还有一段摘录自《菜根谭》的优美文字,对孩子的语文也有帮助。

而且这个日历也不贵,只要49块钱。

当然,大人看也很好啊,多一些文物知识是有好处的。

点下面的横条购买,今天下单,第二天就发货。

标签: 颛顼

更多文章

  • 亚历山大帝的中国溯源:发明围棋,权执后土,颛顼子八恺仓舒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颛顼

    服了!真服了!要说脑洞大开,真比不过杜建刚教授,他说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家族源自于大湘西赤乌族,在西方称作阿尔哥代Argedae族,跟更早出走湖南的阿尔戈斯Argos是胞族关系。“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传人亚历山大帝希罗多德《历史》将亚历山大一世谱系追溯至阿尔戈斯Argos的赫拉克勒斯一族。这个英雄家族,

  • 山海经:老童老童,颛顼之子为何会有这么一个看似矛盾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颛顼

    喜欢金庸的朋友们,一定会对《天龙八部》中的一个人物印象深刻,这就“天山童姥”,正如其名为“童姥”,她出场时本已九十六岁,外表却如八、九岁女童一般。这种名字及现实中蕴含生命力的剧烈反差,不禁让阳Sir想起了《山海经》中的老童,他是否也是如此?(一)颛顼之子“老童”对于老童这个人物,首先要搞清楚他在《山

  • 山海经:三星堆的蜀王蚕丛、鱼凫,或与太皞颛顼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颛顼

    在三星堆文明未发现之前,《山海经》中很多记载尚且笼罩于迷雾之中,但青铜神树和面具让所有人,都再次将目光投到上古奇书中,试图去寻找二者之间的秘密。(一)蚕丛鱼凫、鱼鸟之兴李白在《蜀道难》中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句,指明蜀人有蚕丛和鱼凫两位先祖。关于蚕丛,最典型的就是它突出的双目,史籍中记载为:

  • 中华姓氏分支表曝光:看看你是炎黄子孙,还是颛顼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颛顼

    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是十分讲究宗族血缘的,自4000多年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之后,姓氏的重要性就越发突显,各家各族都慢慢开始修订族谱,以姓氏作为线索,让后世的我们能够通过姓氏追本溯源,为我们寻根。而将我国的姓氏不断地往上推演,最终可以推演到“上古八大姓”和三皇五帝。后来真正的皇帝出现之后,又通过分封赐姓

  • 帝国崛起之路:颛顼后裔到西周牧马,秦国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颛顼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永远也绕不过去的王朝,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秦帝国,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千古一帝。大秦帝国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依然让后人神往不已,这个短暂的王朝留下了长城、秦始皇陵等诸多遗迹,同时也留下了诸多让后人揣测的问题。秦

  • 颛顼:尚黑风俗的鼻祖,河南龙山文化的开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厨房小密标签:颛顼

    文/金宇飞摘要:考古发现的龙山文化可分为无黑陶遗存(即早期龙山文化)和有黑陶遗存(如河南龙山文化)两个时期。通过对比分析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提出:无黑陶遗存的早期龙山文化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黑陶遗存的龙山文化是传说中的自颛顼至舜、禹时期。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最新研究结果推断,禹即位之年

  • 诺亚洪水并非无稽之谈,教授花30年验证《山海经》:耶稣即颛顼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颛顼

    宫玉海教授不愧“史学界原子弹”的称号,耄耋之年还奋斗在《山海经》科考第一线。尤其是在观察了若水图后,公开表态:耶稣即颛顼。教授对此论证也有理有据,在《山海经》记载中,颛顼是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孙子,他出生于若水之畔,被封扶余城。无独有偶,耶稣是迦南的牧羊人,出生点也在阿拉伯半岛附近。有人质疑,若水在阿

  • 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颛顼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颛顼

    颛顼帝,是五帝之一,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为姬姓,名乾荒。颛顼因辅佐少昊(名玄嚣,黄帝之长子)有功,被封于高阳。后来少昊去世,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成功的打败了共工氏而继位主政,号高阳氏。高阳氏颛顼继位主政成为天下共主后,开始时的都城是穷桑。之后又迁都

  • 「山海经」中写到“少昊孺颛顼”,颛顼又是黄帝后代,令人费解!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颛顼

    有人说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然而不仅《山海经》中有“绝地天通”的记载,《国语》、《左传》此类先秦史记书籍也有相关记载,就不能仅仅将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神话看待了。据历代史学家反复考证、研究,对上古“绝地天通”一事已经有了一个相较明显的事件轮廓。黄帝的后代颛顼,对于颛顼的身份也多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颛

  • “鲧窃帝之息壤”是破坏山林去治水而被杀,大禹则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鲧

    《山海经·海内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就此看,“息壤”,当为天帝所掌管的“神物”。郭璞《注》云:“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这是说,“息壤”,是一种可以“生生不息”生长的“神土”,因此能够堵塞洪水。可是,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大禹他爹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