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蚩尤为何叫“蚩尤”?甲骨文揭开了残酷的内幕

蚩尤为何叫“蚩尤”?甲骨文揭开了残酷的内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有得观史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3/12/21 21:20:45

传说距今大约四千六百年的时候,在河北涿鹿,蚩尤部落为对敌请来了呼风唤雨的神仙,炎黄部落为了应对风雨,特意让所到之处极为大旱的女魃助阵。

这次战斗的结果是风雨散去,蚩尤身死。几千年来,蚩尤一直是个乱臣贼子,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蚩尤生性暴虐,好滥杀无辜。

但随着史学家们逐渐考证,蚩尤也和炎帝黄帝一样,被认为是中华三始祖之一。

蚩尤在上古年间,也被认为是一个带着子民开疆拓土,不断进取的英雄人物。

身为中华三始祖,黄帝和炎帝率领一方部落,其子民都称呼其尊号,我们更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而自豪。

但是蚩尤这个称呼,却算不上是一个尊称,更像是一种蔑称。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蚩尤为什么又叫做“蚩尤”呢?

难道战败的蚩尤,就被认为是罪大恶极,炎黄部落就将其钉在了耻辱柱上吗?

蚩尤原名

要想弄清楚蚩尤名字带有的含义,就不得不提到炎帝、黄帝、蚩尤这三位始祖的尊称了。

《史记》记载:“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同时《帝王世纪》也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崇尚土德和火德黄帝和炎帝就有了这样的称呼,子民们更是对其爱戴有加。

但是蚩尤这个称呼,并非其原名,作为一方首领,蚩尤当然也受到子民的尊敬。

蚩尤是东方九黎部落的首领,按照地域划分,蚩尤是南方长江流域的霸主。

蚩尤如今也被认为是苗族、瑶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先祖,在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中,蚩尤的在原名叫做太黎·仡戎。

太黎·仡戎也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在苗语中“戎”其实就是“龙”,“仡戎”就是“小龙”。

“太黎”则是南方山峰之首,九黎之最,部落成员就用这样的名号来称呼他们的首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蚩尤原本的名字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为何改了名?

那这个带有尊称含义的名字,又是怎样变成了带有贬斥意味的“蚩尤”呢?

最大的原因莫过于逐鹿之战,三个部落之间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出生在崇山苗河的蚩尤,在其成长过程中,占据了洞庭湖,武夷山地区。

最后蚩尤联合了黎氏部落,成功当上了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拥有着巨大的权力。

而且那时候南方由于自然环境优于北方,北方还在进行游牧民族的生活时,蚩尤已经带领族人定居,靠着种植作物安居乐业。

蚩尤也被后人尊称为兵器之神,这是因为蚩尤在华夏历史上,是第一个将金属应用于作战的部落首领。

九黎联盟内,子民的石器、陶器骨角牙器制作工艺都较北方先进。

而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北方的黄帝和炎帝部落的蚩尤部落,自然对北方虎视眈眈。

于是想要开疆拓土的蚩尤,就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对准了豫中地区。

当时豫东正好是炎帝掌管的区域,他也就首当其中成为了蚩尤的眼中钉。

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炎帝部落,武器设备又较为精良,蚩尤大军连下数城。抵抗不住大军的炎帝军队在最初节节败退。

蚩尤部落的战士当时令其他部落闻风丧胆,有着“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威名。

炎帝和黄帝明白,只有两个实力较小的部落联合起来,才能抵抗蚩尤大军。

联合起来的炎黄部落最终在逐鹿,击溃了蚩尤,蚩尤率领的九黎联盟也溃不成军。

剩下部分蚩尤族人选择回到了崇山苗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也有部分蚩尤族人融入了炎黄集团,成为了汉族人民的先祖。

而这个带有敬意的尊称——“太黎·大戎”,也慢慢被炎黄子孙们忘却,取而代之的则是“蚩尤”这个丑陋的名字。

名字的含义

“蚩尤”这个名字在当时又有什么含义呢?我们按照最早的甲骨文来推测一二。

“蚩”在甲骨文中,是上止下虫的结构,而“止”又是脚趾头的意思。

按照表意的方法来解释“蚩”,不就是生活在地面上,爬在人脚趾头上的小虫子吗?

这也间接证明了当时炎黄部落对蚩尤的痛恨,才会用“蚩”这个字来形容九黎联盟的首领。

《龙鱼河图》又对蚩尤也有记载,说蚩尤的部落有八十一个人,长得都很奇怪,野兽的身子却口吐人言,吃的东西是沙子石头,建造的兵器特别厉害。

这也说明了在炎黄子孙眼中,蚩尤族人都是异类、妖怪,并非常人,否则作战能力怎么会这么强。

对于异类的称呼,自然也就向着虫子、鸟兽靠拢,不会是什么好词语。

“蚩”在现代汉语中的也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无知、愚蠢。元代《六书正伪》对“蚩”也有着相应的解释:“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尤”在甲骨文中自然也不会带有什么美好的寓意。

“尤”在甲骨文中,是“又”与“一”组成的左右结构文字,“又”代表的右手。

“又”多了“一”,表示右手上多了一根手指,手上生出了皮肤病——赘疣,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另外一种解释是人因为犯罪而切除手指,甚至是整个右手。

“尤”也就带有了一种畸形、病态、丑陋的犯罪意味。

“尤”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着突出、特异的意思,不难看出是“六指”的缘故。

同时因为多余,“尤”的意思也引申成为了罪过、怨恨。

将原来九黎部落的首领,贬低为地上的虫子,多出来的罪过,只有在逐鹿之战中的胜利者才会有此做法。

而后来九黎部落子民的命运,也间接印证了“蚩尤”名字带有的含义。

黎民百姓的含义

在后世的历史中,三位始祖的后人经常用到一个词语,那就是黎民百姓。

由于在之后炎黄部落、蚩尤部落已经慢慢同化,这个词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一些歧视一位。

“黎民百姓”虽然经常被使用,但是在最初它可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两个词语进行的组合。

其中“黎民”就指的是九黎部落的居民,而百姓则指的是炎黄部落的子孙。

在先秦时期,这两类人的社会地位可是完完全全不同的。

“黎民”生活在社会底层,由着奴隶充当,经常食不果腹,还会被肆意贩卖,就像家畜一样。

“百姓”则是贵族成员的统称,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随意驱使“黎民”。

炎黄部落为了应对南边蚩尤大军的侵袭,上百个姓氏集团组成了联盟,这才有了足以抗衡蚩尤的力量,炎黄子孙也就有了“百姓”的称呼。

这也类似于当时武王伐纣时,天下八百个诸侯八百个姓氏联合一事。

而“黎民”之“黎”,除了取自九黎联盟之外,还有其本意,“黎”古通“黧”,释义为黑。

但是,这种黑色并不是由于九黎联盟居民需要在太阳底下长期劳作、种植带来的。

“墨面”、“黔首”或许我们略有耳闻,这种黑色其实是人为因素造成。

为了区别于“百姓”等贵族阶层或是普通群众,统治阶级就把战败的九黎人称作“黎民”,并还在他们的面部或者是头部其他位置打上黑色标记。

这种黑色标记也被视为是奴隶的标志,刺上之后一辈子都会跟着九黎人。

在之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这种刺字的刑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墨刑作为上古五刑之一,就是在罪犯脸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炭,有些类似于与现在的刺青,洗也洗不掉,是犯人的标志,一生的耻辱。

对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人来说,这种刑罚虽然轻微,但是却可以给犯人带来很长时间的精神羞辱。

而“黎民”之“民”,带有的含义就更加血腥甚至残忍。

“民”作为一个单体字,我们从其形态上可以进行猜测,联想一下“民”在金文中的含义。

金文中,“民”的意思和今天迥然不同,释义为一根针插入了左眼。

这也就意味着“黎民”,不但面部需要被涂上黑色标记,左眼也被外人戳瞎。

郭沫若对“民”也有自己的看法:

“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

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一个词语——“臣民”,“臣民”在最初也不是一个词语,而是“臣”和民”两类人的组合。

在面对统治者时,如果一个人是心甘情愿奉他为君主,自然会俯首表示尊敬。

而这个姿态从侧面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时候人的眼睛是竖起来的,所以作为“臣子”,自然就是“竖目”。

而下跪时,则是“横目”,表示不愿意臣服,作为“乱民”,自然是一群被刺瞎一只眼的人。

“民”的含义自从诞生开始,就没有过太多的变化。

直到战国时期,“民”的意思才稍微向着中性词靠拢。《说文解字》注解篆书中“民“字时,有以下记载:”民,众氓也。”

氓的意思就是刚刚发芽的小草,和“萌”的含义大致相同。

统治者把“民”看作是地上随处可见的草芥,“民”虽然没有了之前强烈的血腥和贬斥含义,但依然不是什么好词。

所以对“黎民”的解释,也看出了“黎民”是一群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

他们没有家人,不配合“百姓”一样,拥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姓名,时时刻刻需要顶着黑色的标记,甚至是被戳瞎左眼来生活。

毫无人权的“黎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的时候,经常被当作“人牲”甚至是殉葬的“人鬲”,活人生殉除了他们别无他人。

当时还是奴隶社会,九黎部落在逐鹿之战战败之后,其社会地位自然就从原来的金字塔顶端掉进了尘埃里。

大多数九黎人沦为了炎黄百姓的奴隶,被称之为“黎民”。

或许我们可以更加大胆地猜测,原来蚩尤率领的九个部落(九或为虚数,指数量多)也并非叫做九黎。

而是在逐鹿之战后,炎帝和黄帝为了显示蚩尤部落的罪行,故意将原本的部落名变成了九黎,寓意为因为犯罪被墨面黔首的部落。

被秦皇汉武称之为"战神"和"兵主"的蚩尤,也在逐鹿之战中一蹶不振。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也慢慢进步,“黎民”和“百姓”,“臣”与“民”之间的间隔也不再过于明显。

这些原本意义千差万别的词语,也逐渐有了共同正向含义,指代某一类人。

蚩尤族人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炎黄集团互相融合,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先祖之一。

炎帝、皇帝、蚩尤的关系

在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有着邹、屠、黎、蚩等姓氏,这些姓氏很大可能来源于蚩尤。

而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则在当时逐鹿之战后迁徙到了贵州、湖北等地。

苗族人、瑶族人更是把蚩尤视作他们的先祖,在这些少数民族眼中,蚩尤的地位非凡。

在各地分布的蚩尤九黎城,更是他们的祭奠先祖的文化结晶。

在贵州九黎十八塞,还有这炎帝、黄帝、蚩尤三位始祖的塑像。

这都证明了蚩尤的形象不再是之前那个爬在地上咬人的虫子,或者是六指的病态形象。

甚至在后人相关的研究当中,还发现了黄帝和蚩尤之间关系亲密,或许为父子关系。

《清华简》就对黄帝和蚩尤之间的父子关系做了一些详细的阐释。

不过到现在,史学家们还依然没有定论,蚩尤和黄帝究竟有没有血缘关系。

不管是或者不是,蚩尤这个名字都是被炎帝和黄帝取的,而且是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

少数苗族居民虽然还记得蚩尤“太黎·大戎”的尊称,但是汉族人却早已经忘却。

但即便如此,蚩尤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一点都不比黄帝和炎帝少,作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依然值得我们尊敬。

-完-

标签: 蚩尤

更多文章

  • 伏羲女娲到底是什么关系,真的是伏羲女娲创造了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伏羲

    关于伏羲女娲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是夫妻,也有人说是兄妹后来成为夫妻,还有人说就是同一个人。按主流说法,伏羲和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他们都在我国远古时代的三皇之列(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现在流传的关于二人的神话,也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但为我们所熟知的传说是,人类是由伏羲和女娲创造的,二人不

  • 《易经》源起:河图洛书,伏羲画卦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伏羲

    中华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宝藏中有一朵奇葩的存在,它就是《易经》。谈及现在流传的书籍,其中《易经》的呼声是非常高的。不过这本书的起源和经历却很难找到佐证,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详细的讨论。《易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时期,从考古中了解到,我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类至少有200万年左右的历史。

  • 《精品栏目》“伏羲文化名家访谈”——霍松林

    历史人物编辑:迷人的小草莓标签:伏羲

    “伏羲文化名家访谈”——霍松林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学术宗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教育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出生于伏羲画卦的麦积区霍家川。作为羲皇故里人,先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在关注并推动天水伏羲文化的研究、宣传与建设。霍松林先生在给《序》中,饱含深

  • 这个伏羲神社是全国唯一有伏羲雕像的地方,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绿柳爱历史标签:伏羲

    来过天水城很多次,赶紧把它当成路过点。这次我决定步行。说到购物,其实是去了TrumpTemple。许多去过那里的人都说这个地方还可以。我走了,所以我很痒。现在伏羲庙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商店很少,人也不多。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门票20元算是良心价了,去的时候还有50%的优惠。(不过后来发现很多住户是可

  • 伏羲氏时期,我国天文学就很发达了吗?《易经》里讲得明明白白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伏羲

    先有智慧,还是先有文字呢?其实我们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当然是先有智慧。那么为什么会需要出现文字呢?很多人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实文字最重要的一个作用,那就是记录。为何要记录?因为智慧高超的那些远古人类,必须要把他们所理解所推演出来的知识,通过文字传承下去。人的寿命很短暂,但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

  • 这个伏羲教堂是这个国家唯一拥有伏羲雕像的地方,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乐山乐水标签:伏羲

    来过几次天水城,就匆匆把它作为中转站。这次我决定我需要走路。当我谈论购物时,我实际上是去伏羲圣殿。很多去过的人都说这个地方还可以。我没有去过那里,所以我当然有一种痒痒的感觉。现在伏羲庙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有几家商店,人也不多。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票价20元,去的时候有50折优惠。(不过后来发现很多本

  • 弘扬伏羲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天水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透视

    历史人物编辑:新型城镇化网标签:伏羲

    大地湾二期遗址俯瞰(航拍)。 汝 林伏羲庙太极殿。 天水市博物馆供图大地湾二期遗址半地穴式房址,地面部分为复原。 汝 林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21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 “三皇”至尊人皇伏羲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伏羲

    “三皇”之首,人皇伏羲,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历代帝王祭祀。那么伏羲到底做了什么,让他得到了如此尊贵的地位呢?这就要说说伏羲的功绩了。根据中国历代典籍的记载,伏羲有如下主要功绩:1、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我们都知道“三皇”中的燧人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到了伏羲的时代,就对这种方法做了改进,创

  • 伏羲女娲的人身蛇尾违背常理,《伏羲女娲图》要表达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博主标签:伏羲

    从神话之中往往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早期历史,从原始图画之中往往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先天文化。在中国上古时代以来就一直流传着一副壁画,这幅壁画的名字叫做《伏羲女娲图》,这段壁画最早的时候是在战国时代的布帛上面发现的,一开始的时候以为这只是个例情况,但没有想到的是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发现了类似的图画,这里面应

  • 武庚纪:阿岚获得伏羲神元恢复神力,白龙女神盒饭预定,黑龙震怒

    历史人物编辑:凤茹讲娱乐标签:伏羲

    冥族起义大军与神族为争夺世界的支配权正打得热火朝天,虽然战斗很精彩,但是今天咱们要聊的是远离战争之外的阿岚;在动漫《武庚纪》99集更新的内容里,阿岚终于恢复神力,白龙女神盒饭预定;看到心爱之人即将陨落,黑龙是否会再次摧毁世界呢?阿岚是第一个登场的神隐部女性成员,也是编者第一个粉的女性主角,与随风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