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000度高温在火星打洞,祝融号配迷你激光炮,什么成分烧了就知道

1000度高温在火星打洞,祝融号配迷你激光炮,什么成分烧了就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亚男航空说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1/9 14:29:06

(中国火星探测器,用激光在地面上打出孔洞)

(中国火星探测器,用激光在地面上打出孔洞)

中国火星探测器“祝融”上面,居然有一门迷你激光炮。正是利用这门激光炮,祝融号无需取样化验,或者把样本送回地球,就能分析出火星表面物质的成份,这些信息为我们以后登陆开发火星提供了无价的宝贵资料。

(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发射就成功落地火星,并展开科研测试)

很多人读到这里,恍惚间会有点看科幻小说的感觉,实际上它是真实存在的。这门“迷你激光炮”的正式名称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它的功能就是用激光击穿物质,然后利用光谱分析物质成份。祝融号上用的类似,但是进行了综合与特化设计,模块名称叫“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MarSCoDe)

(祝融号上的激光,借助镜子反射到地面)

【“看”一眼,就知道成分】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理是元素的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有一一对应关系,并且信号光变的强度与元素的含量呈正比关系。这样我们用激光对一块物质进行照射,物质和激光互相作用会产生瞬态等离子体。如果我们能够测量等离子体里面的原子和离子光谱,就能知道这块物质材料组成。

(我们熟悉的焰色反应,算技术最低的一种“光谱分析”)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拥有诸多优点,首先它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由于激光束极细,对于样品破坏小,几乎可以用于所有导体与半导体成份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它实施起来非简单便,不需要收集样品,也不需要对样品制备,不用担心在此过程之中样品受到污染,这个功能在恶劣环境之中实现远程遥控或者在线检测非常有用。

另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光还具备胡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当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于仪器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激光器,它的激光直接决定着检验的精度。

(实际光谱分析数据极为复杂,还要求设备经过长期太空飞行与极端环境后精度可靠)

【瞬间加热到1000度】

由于不需要收集样器,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支持遥控和在线检测,因此激光击穿诱导光谱法特别适合在地外天体上面分析物质组成,美国好奇号、毅力号火星车都配备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用来分析和确定火星表面物质组成,因此中国祝融号火星车也安装了这个设备,用途和功能好奇、毅力号火星车上面的设备相同。

(设备原理可能简单,但想造出来送上火星还能用,就难得多了)

祝融号火星车上面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能够在瞬间发出功率达到百万瓦的强激光脉冲,目标被照射的部件刹那温度超过1000度,产生等离子体。它的射程为10米,可以在目标表面照射出0.2毫米的孔洞。

(通过调整这面简单的镜子,激光束就能灵活照射。美国火星车将激光设置在头上)

【普通土壤,蕴含无价之宝】

我们为什么要分析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为人类登陆和开发火星积累第一手资料。人类登陆火星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火星表面环境,尤其是组成的物质有哪些,特别要确定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物质,以便做好防范工作。另外还要根据火星表面的物质成分,还能探测火星表面的环境,对于过去的演化和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这也是人类登陆和开发火星必须要做的功课。

(马斯克打造星舰,远期计划就是打造火星基地)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确证火星是否有生命或者生命经存在过。上世纪9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曾经宣布他们在南极获得一枚来自火星的陨石,经过研究他们认为上面存在生命迹象。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生命迹象或是地球生命留下的遗迹,双方争论不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火星上面去查证,看看上面有有无生命存在或者曾经存在。

(了解宇宙和生命起源,往大了说有利于整个人类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关技术人员曾经就此进行了技术攻关和探索,决定使用激光击穿诱导光谱仪对火星岩石进行探测,尤其岩石中下部有利区域,寻找生命存在或者曾经存在的迹象。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之后,利用激光击穿诱导光谱仪对于两处岩石进行了照射,收集物质光谱。如果找到证据表明火星曾经存在生命,那绝对是本世纪航天史一个重大发现。

(探索火星,也是为了火星资源的开发)

【宇宙,就是下一个“海洋”】

即便没有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通过分析火星表面物质组成成份,也对人类登陆和开发火星有着重大作用。

火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有5500万公里,最远则达4亿公里。如果人类建立火星基地,开发火星,建筑材料肯定不能全部从地球运过来,那些耗费太大,如果能够就地取材,就会省时省力。就地取材首先要了解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确定相关材料的性质、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攻关,进行原材料制备,建筑搭建。而现在的火星光谱仪技术,就可能为未来大功率激光烧结打印,迈出了第一步。

(当激光功率提高后,完全可以用高温烧结土壤,打印火星基地)

随着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未来必定要地外行星移居,而在此之前需要对这些行星进行考察,为人类未来登陆和开发做地准备,因此祝融号这一照看起来不起眼,却是我们中华民族迈向太空的关键一步。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中国曾因为不重视海洋,在近300多年里,错失了全球大航海与工业革命,从一个昔日世界强国沦为被列强欺辱瓜分,我们至今还在为那些朝代的选择而叹息。古人曾错失了海洋,不能再让后代,埋怨我们这一代人又错失了太空和火星。

(中国曾有不错的航海技术,错失机遇导致逐渐失去对全球格局的话语权)

标签: 祝融

更多文章

  • 祝融号火星车休眠了大半年,为什么还没有“醒过来”?是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标签:祝融

    探索星辰大海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嫦娥号探月、天宫空间站建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屡破发射纪录等等,一项项光辉的成就书写了国人勇毅前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气概,也使我国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后发力量。祝融号的主要贡献 2020年7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承载着国人美好祝愿,

  • 祝融号新图曝光,发现火星最后一个水坑消失的时间,比想象中更晚

    历史人物编辑:星舰标签:祝融

    火星和月球上一样有水,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一般认为其表面的液态水早在数亿年前就已经消失了,目前火星上的水,主要以水冰和盐冰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和中高纬度地表以下的土壤、岩石中。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地区的地下有高浓度的液态盐水。一般认为火星上的水都在地下但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火星

  • 祝融号在火星上发现了水?天问一号着陆平台,曾轰出一口“水井”

    历史人物编辑:星舰标签:祝融

    最近,“祝融”号在火星上发现水的消息,是传得越来越离谱了,已经有媒体说发现的是液态水。但实际上,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祝融”号此前拍摄的照片,在火星车着陆区2 km×2 km范围内,识别出 354 个横向风成脊,有些风成脊上面的小型多边形裂隙,疑似是由水分蒸发或者水汽交换形成的。新

  • 神眼再次现身,祝融即将复活,武庚大战雷震子,石姬成为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木子说动漫标签:祝融

    哈喽,大家好,我是木子。转眼之间又到武庚纪第四季更新日,现在第37集已经更新了,而且随着这一集的更新,官方按例放出了最新一集也就是第38集预告。从预告来看大场面很多,出现的人物也多,而且还透露了很多信息,那么下面大家就来看看吧。神眼再次现身 从预告来看神族大长老神眼再次现身,现在神眼是神族地位最高的

  • 祝融号科研突破!找到火星水新证据,它休眠近1年,还能唤醒吗?

    历史人物编辑:环球科学猫标签:祝融

    祝融号科研突破!找到火星水新证据,这对未来我国持续进行火星探索,再次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不过,在这次事件之下,很多人也在问了,到底祝融号“醒没有醒”?是真的“休眠,还是挂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也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或者说困惑。祝融号科研突破!找到火星水新证据 首先我们知道,祝融号是属于我国天问一号任

  • 火星上的“脚印”,一米两个“中”,“冬眠”的祝融号还能醒来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球上的科学标签:祝融

    在遥远的橘红色行星上,有一些独特的印记,而这就是祝融号火星车胎轮留下的痕迹。祝融号每在火星上前进1米,就会留下2个科研人员精心设计的“中”字,随着祝融号的行进,我们已经在火星上留下了数千个独特又浪漫的“中”字。但是,自祝融号从2022年5月18日开始休息以来,将近快一年时间了,“冬眠”的祝融号还能醒

  • 祝融号上出现不寻常之物,揭开火星远古之谜?科学家高兴坏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TNT标签:祝融

    “祝融号探测器发现了什么?”这成为了火星探测历史上最为热门的话题。最近的一次探测任务,科学家们从祝融号传回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痕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看看祝融号在火星的探测中,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还有,科学家们会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痕迹的秘密?这些

  • 美国媒体嫉妒了,中国火星车“祝融号”,先于美国发现液态水证据

    历史人物编辑:外语学咖标签:祝融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经根据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极地的照片,宣称找到了火星有固态水的证据。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并没有化学和物理学上的实质性证据。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虽然已经被宣布无法重新唤醒。但是根据“祝融号”此前发回的采用数据,中国先于美国找到了火星存在液态水的实质性证据。火星液态水的实

  • 从“人脸”到“祝融”,中国在火星上留下了这些印迹,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三乐大掌柜标签:祝融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在夜空中看到一颗星星,突然向你眨了眨眼,你会怎么反应?你会觉得它是在和你打招呼吗?还是会觉得自己的眼花了?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在1976年的7月25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1号(Viking 1)探测器就在火星上拍摄到了一张令人震惊的照片。在这

  • 祝融号最新状况!超时休眠或不太乐观,天问一号成员:但仍有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环球科学猫标签:祝融

    祝融号新发现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同时,祝融号也再次迎来了新状况——天问一号科学家团队成员的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徐懿亲自披露了一下。不得不说,这会大家看到祝融号的消息,可能就是针对它是否能够再次唤醒,最为关心。因为祝融号休眠太久了,属于超时休眠的状态,不少国家都在质疑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