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言道“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的谋略,到底有多厉害?

常言道“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的谋略,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流年 访问量:303 更新时间:2024/2/9 11:24:40

郭嘉来投曹操,曹操见面就问:“你曾效命袁绍,袁绍势头正盛,为何弃他投我?”郭嘉不疾不徐道:“在我看来,袁绍和主公是格局不同的人。主公志在兴邦天下,讲大义,有格局,知人善任,天下英雄豪杰,名人志士都愿跟随主公。”

曹操并没有被郭嘉如此开门见山的夸赞而飘飘然,反而保持沉默。郭嘉见曹操沉默不语,继续说道:“袁绍和主公的大不同在于袁绍只是效仿周公的礼贤下士,但对知人善任却不擅长。袁绍生性多思,好谋寡断,自以为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头,其实私心则是偏安一隅,对于一统江山,毫无想法。”

郭嘉是袁绍旧部,对袁绍的了解更加全面,现如今郭嘉把袁绍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一对比,确实让曹操心情大好。可曹操并没有对郭嘉放松警惕,继续追问:“你知道我的愿景是兴国安邦,那现如今我该如何做呢?”

郭嘉一脸严谨道:“主公要避免和袁绍的正面交锋,在保存实力的情况下,还需奉迎天子,征剿流寇,屯兵屯粮,壮大队伍。”郭嘉这番话说到了曹操的心里去了,曹操认为郭嘉定然可以助力自己成就大业,郭嘉在心里也对能投靠曹操这样的明主心里很欣慰。

郭嘉效命曹操后,屡献奇谋,曹操任命郭嘉为军师祭酒,为他征战四方出谋划策。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方,虎争天下。

建安二年,曹操征讨张绣,吃了败仗。袁绍就写信来羞辱,曹操非常火大,可又担心自己实力不能和袁绍抗衡。郭嘉适时出来给曹操排忧解难,他给曹操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说。他列举了十条理由说明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有理有据,非常有说服力。

郭嘉此举不仅对曹操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有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还大大鼓舞了曹军的士气。同时,郭嘉在曹军站稳脚跟,备受曹操宠信。

建安三年,刘备被吕布所破,依附了曹操。这时候就有谋臣出来劝曹操,让他把刘备杀了。曹操就问郭嘉,郭嘉对此则是看法不同。郭嘉给曹操分析道:“现如今刘备有英雄名声,还是在穷途末路之际前来投靠曹操,一旦曹操把他杀害,那就背上了杀害贤士的恶名。此举的后遗症会很严重,除掉刘备,就会危害到曹操在四海之内的名望,不是上策。”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不杀刘备。可郭嘉又担心刘备颇得人心,不会为人下,就劝曹操防着点刘备,变相地软禁刘备。可曹操为了使刘备对自己心服口服,并没有按照郭嘉说的行事。

建安四年,刘备趁袁术北投袁绍时,就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当时郭嘉不在身旁,曹操就应允了。郭嘉回来后给曹操说道:“放走刘备,必然会有变数发生。”曹操追悔莫及,无计可施。

建安五年,曹操为了避免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就想先把在徐州脚跟未稳的刘备消灭。就问郭嘉的想法,郭嘉很是赞同。曹操就率军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还擒了关羽。袁绍还未做出任何反应,刘备就已经被曹操攻破。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时,曹操处于劣势,这时又发生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江东豪杰孙策,准备举兵攻打许都,曹操没办法抽调兵力应援许都,心急如焚。

郭嘉给曹操献策:“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是个英雄豪杰,可他为人轻率又不善于防备,拥兵力百万却和只身一人一般,如有刺客,必然身亡。”郭嘉对孙策的分析相当到位,孙策很快就被仇人的门客给刺杀。

建安七年,袁绍在官渡之战打了败仗后病逝,曹操连连发动进攻,屡战屡胜,想乘胜追击。这时郭嘉却出来投反对票,他劝曹操退兵。他给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间的矛盾,料定两人必然会反目成仇,让曹操静观其变,最后再来收拾这两人也不迟。

曹操听从郭嘉建议,刚撤军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传来了。这时,曹操乘机率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郭嘉的妙计,使得曹操大获全胜。

在曹操的诸多谋士中,郭嘉对曹操的了解最为全面。两人素日的交情匪浅,常常同坐一辆车,同坐一席。在常年的征战生涯中,曹操身边总能看到郭嘉的身影,以便可以时时商讨,共商大计。

曹操管理的军队一向纪律严明,可谋臣郭嘉却常常有不拘常理的行为,这使得负责纪检的官员对郭嘉的行为很是头疼。一回,有个纪检官员就因郭嘉的行为不够检点在曹操面前告了一状,曹操先是大大表扬了纪检官员检举有功,其实则是对放荡不羁的郭嘉继续不闻不问。

郭嘉确实有这个能耐让曹操对他宠信有加,有关军国大事,曹操都会和郭嘉商议,郭嘉也能做到出谋划策,从无失算。

曹操对郭嘉也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奈何郭嘉却在征战途中病逝,年仅37岁。郭嘉一死,曹操悲痛万分,久久不能释怀。郭嘉是个名不虚传的颇具智慧的谋士,曹操也是一位深明大义,慧眼识珠的明主。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三国:诸葛亮和郭嘉谁更厉害,为什么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千秋原创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话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这种说法。或许是民间为了抬高郭嘉而传的说法。在《三国演义》小说当中,我想也没必要作比较因为诸葛亮已经钦定了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智绝,草船借箭、借东风,八阵图困陆逊,空城弹琴退仲达,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

  • 貂蝉为司马懿教训郭嘉,郭嘉说貂蝉“为了外人打老公”,太搞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阳尔爱娱乐标签:郭嘉

    结果图二中的大美人竟然是指责郭嘉没用放任杨修为非作歹欺负残废的司马懿,图三中被当作犯人的郭嘉听了后难过了醋了没想到貂蝉为了别的男人而教训作为老公的他,结果郭嘉这一贫嘴立刻换来貂蝉的一个用力让他痛喊出声求貂蝉老婆手下留情还一个劲儿认错说自己不敢了。貂蝉心软松了一点于是郭谋士又为自己辩解说司马懿只是让人

  • 李七月和郭嘉宁央视影响力上升,搭档外出主持活动,表现可圈可点

    历史人物编辑:红杜鹃侃娱乐标签:郭嘉

    李七月和郭嘉宁央视影响力上升,搭档外出主持活动,表现可圈可点 3月30日,2023年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白茶开采节”举行开采仪式,又一年春茶开采正式开启。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央视频、央视三农等新媒体平台对活动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众多专家学者、茶企茶商、文化名流,现场采摘、欣赏茶艺表演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这么厉害,让诸葛亮不敢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这么厉害,让诸葛亮不敢出山?导语:三国时期除了经典战役和名震天下的武将之外,最让人推崇的就是一个个智冠天下的军师了。比如贾诩,人称毒士的他就亲自策划西凉军攻击长安,让汉献帝再一次被军阀控制,从此天下大乱并进入诸侯争霸的时代。网上也流传很多三国军师的排名,而且总会提到这

  • 得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后半句时,才懂得谁是三国顶尖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郭嘉

    曹操,是一个非常注重人才的君主,在三国前期时,曹操是很看好郭嘉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还是有后半句的,正是在后半句中,充分地体现出了谁才是三国时期顶尖谋士。郭嘉21岁的时候,因为好友荀彧的推荐,选择去投奔曹操。因为郭嘉的谋略,帮助曹操彻底擒获了吕布。后来和袁绍抗衡的时候,郭嘉提出十胜十败之说,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厉害?二人没有可比性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郭嘉

    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程郭董刘蒋刘传》东汉末年之时,群雄并起,在一番争斗之后,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这一时期被称为三国时期。而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多出名的历史人物,有人因为武艺高强而出名;有人因为谋略滔天而出名;有人因为作战能力而出名。总之,这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乱世之中,这些

  • 对于刘备这个人,曹操问郭嘉意见,郭嘉说他“白眼狼”?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郭嘉

    建安三年(198年)打了败仗的刘备无奈带着残兵来投靠曹操。当时,谋士程昱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这个“白眼狼”,永绝后患。曹操听了后,没有立即表态,他又征询了心腹郭嘉的意见。郭嘉沉思了一会说:“的确,刘备这个人有反骨,肯定是养不了家的。但是,我们如果杀了他,曹公您就有了杀义士的恶名,这就堵了其他名士前来

  • 曹操麾下谋士无数,郭嘉凭什么能位居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单程的旅行标签:郭嘉

    事实上,回顾一下魏国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郭嘉的贡献不大,但在曹操心中,在所有谋士之中他当属第一。在赤壁之战开始时,曹操的军队就遭受了瘟疫的困扰,不得不烧毁船只撤退。曹操这时叹了口气,如果郭嘉在,我就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可以看出,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重要。虽然郭嘉对魏延的贡献不是最大的,但其辅导的

  • 郭嘉不死,则无三国?郭嘉真的有能力改变三国的走向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郭嘉

    如果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末年便龙驭宾天,后人会如何评价他?不难想象,“千古一帝”,“盛世明君”“太平天子”之类的词会被一一用上。但历史没有如果,唐玄宗顺利活到了公元755年,在他的统治下,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终结。他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毁誉参半。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人们无法预料到若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实至名归吗?还是过度吹捧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郭嘉

    先声明,既不是郭嘉粉,也不是郭嘉黑,只是再次探讨一下郭嘉是否真的实至名归。首先,历史上没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说法,这是互联网兴起后网络上郭嘉粉对郭嘉的一种推崇。但郭嘉是否禁得起这种推崇呢?诸葛亮是被民间艺术神化的一个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很出色,历朝历代都只是作为忠君之臣的模范。作为一个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