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实至名归吗?还是过度吹捧而已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实至名归吗?还是过度吹捧而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近灵说历史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2/10 10:26:37

先声明,既不是郭嘉粉,也不是郭嘉黑,只是再次探讨一下郭嘉是否真的实至名归。

首先,历史上没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说法,这是互联网兴起后网络上郭嘉粉对郭嘉的一种推崇。

但郭嘉是否禁得起这种推崇呢?诸葛亮是被民间艺术神化的一个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很出色,历朝历代都只是作为忠君之臣的模范。

作为一个偏理论的军事家,早年跟随刘备的时候,诸葛亮无疑有亮眼的表现之处,譬如他的隆中对,以及后来联吴抗曹,夺取荆州,入主成都。

这些事例都证明诸葛亮富有大局观和军事远见,但等到诸葛亮亲自操刀北伐战争时,反倒表现的平平常常,五次北伐战争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少有亮眼之处,当然这些并不妨碍神化诸葛亮,而郭嘉无疑也正在逐渐被神化,因此才有了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

也就是说郭嘉不死的话,后来的诸葛亮就没法表演了,其依据在哪里呢?

郭嘉是在曹操手底下才开始大放异彩的,他来到曹操账下,通过准确预言孙策之死,展现了他过人的远见和智慧。

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三国志·郭嘉传》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一度担忧凭借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和兵强马壮的袁绍做对抗,郭嘉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激励曹操。

即曹操拥有胜利的十个要素: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这番话说得曹操自己都不好意思,“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但这番话确实坚定了曹操和袁绍对对抗的决心。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曹操帅兵击败吕布,此前刘备已经依附曹操。

彼时谋士程昱建议曹操击杀刘备,以免后患,曹操询问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刘备名声不错,贸然击杀会导致众叛亲离。

曹操采取了这个建议,但事后郭嘉又希望曹操能够软禁刘备,曹操不允。

这件事上郭嘉虽然没有程昱那样的杀伐果断,

但也显现出他对形势保持着一种较为理智审慎的态度。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谭分别割据而治,闹起了内讧。

彼时的将领们都劝说曹操“乘胜遂攻之”,郭嘉却提出不同的建议说“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这个计谋很有效的规避了可能由于曹操的进攻导致袁尚两兄弟联合起来,曹操采取郭嘉的建议假装讨伐刘表,让袁尚两兄弟陷入内斗,最终为曹操击败。

袁尚被击败后投奔了塞外乌桓(即东胡),而乌桓由于和袁绍关系不错,因此全力支持袁尚卷土重来。

在此情形下曹操打算远征乌桓,但将领们都担心孤军深入,而且有可能被刘表派遣刘备来偷袭。

这时候的郭嘉再次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见解说“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也就是说他认为刘表由于忌惮刘备,所以不会委以重任,而袁尚深居乌桓,时间一久必然成为祸患,曹操因此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远征乌桓时,郭嘉又建议说“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要求曹操轻兵挺进,迅速击破乌桓,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轻兵北上击败乌桓,彻底平定北方。

而刘表也正如郭嘉的预料,没有派遣刘备攻打许昌,而是暗地里提防着刘备,“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而当时刘备也建议刘表趁着曹操北上远征,派兵攻打许昌,但是刘表没有采纳,

“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

远征乌桓是郭嘉给曹操献的最后一计,回师途中染病去世。

审望郭嘉的一生,他为曹操献上的计谋并不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失算过,但实际上真正算下来,郭嘉为曹操献上的计谋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官渡之战后,袁尚两兄弟内讧分裂,众人都想趁胜追击,但郭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这一次献计中荀攸也参与了策划。

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三国志·荀攸传》

最后一次出色的献计就是远征乌桓,在这次献计中郭嘉展现了他审视夺度的大局观,是一出非常精彩的计谋,从此令曹操的大后方彻底稳定,而无后顾之忧。

郭嘉虽然献计不多,但是都能提出正确的见解,譬如他对刘备的看法也验证了眼光的长远,养虎为患的曹操没有击杀刘备,使其以后成为和他对抗的强大敌手。

而在官渡之战前他为曹操鼓励打气,奠定了曹操和袁绍做对抗的决心,无疑确立了曹操的战略布局,预测孙策的死亡,避免了军心浮动。

这些表现都让郭嘉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远见,但在官渡之战中,荀攸的表现显然更加出彩,几乎可以说如果没有荀攸的运筹帷幄,官渡之战极有可能会是另一种走向。

郭嘉的一生是短暂的,他在世期间又给曹操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加上富有远见的观察力,这些都让郭嘉具有了被神化的条件。

也让他被拿来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做对比,即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但客观看待郭嘉在世期间之于曹操的效用,就会发现在曹操的智囊团中郭嘉并非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彼时的曹操还拥有荀攸、许攸、荀彧(曹操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也)、钟繇(曹操称赞他说“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贾诩(历来评价最高的人)、程昱等等这些举足轻重的谋士。

可以说,彼时的曹操账下谋士如云,而且这些谋士都并不比郭嘉差,比郭嘉出色者也大有人在。

可见没有郭嘉,也丝毫不影响曹操逐鹿中原的伟业,相比之下,刘备只有诸葛亮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谋士,反倒显得有些寒碜了。

而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推崇自然是对郭嘉的一种神化,归根结底,其原因倒也不复杂,无非就是郭嘉生前献的计谋都富有建设性的作用,且没有失算过;二来就是英年早逝。

这些都为神化郭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一说,到底郭嘉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郭嘉

    郭嘉是早期曹操第一谋士,本来是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官至军师祭酒,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刚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诸葛亮追随刘备出山。世上常传,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还是其它原因!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论郭嘉和诸葛亮,从年龄上,两者年龄相差之说,再上三国时期社会背景,不可能在郭嘉在世

  •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郭嘉这么厉害,他的老师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达人小辉标签:郭嘉

    其实“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因为郭嘉出山寻找明主的时候,诸葛亮才11岁,还只是个孩童。只是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正好就是郭嘉死的那一年。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后人自己杜撰的,而且在史书上面并没有记载国家的老师究竟是谁,也就无从详细考证。当然,郭嘉本身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少年时期他就已经预见到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诸葛亮与郭嘉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郭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这些年来随着三国题材电视剧的热播,网络上逐渐掀起了一股郭嘉热。郭嘉,这位曹操身边的顶级谋士,逐渐为人所熟知。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些文章,说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郭嘉到底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

  • 主持人大赛选手4年之后央视直播,崔爽漂亮,白影实在,郭嘉宁幽默

    历史人物编辑:红杜鹃侃娱乐标签:郭嘉

    主持人大赛选手央视直播有差异,崔爽漂亮,白影实在,郭嘉宁幽默 4月21日,总台央视新闻《共富行动,“县”在出发》大型接力直播报道,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在线观看人数最多时达到527万。这场直播从下午14:00开始,一直持续到19:10左右才结束,总台10位主持人与10位特邀共同富裕观察员,在10个共同富

  • 郭嘉到底有多神秘?一生7大预言句句成真,他如果不死便没有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郭嘉

    他被誉为三国第一谋士,陈寿在史书中记载他算无遗策,他一生为曹魏殚精竭虑,突然离世让曹老板悲痛不已。这个人是谁?他为何得到陈寿如此高的评价?当时又为何说他不死,卧龙不出?史书上关于郭嘉最初的记载,说他少年时期便行踪不定,经常在私下里结交英雄豪杰,不怎么和俗人来往。其实在归附曹老板前,他还曾在袁绍手下打

  • 郭嘉死卧龙出?郭嘉凭的是什么?夏虫不可语冰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郭嘉

    一般来讲,鼓吹郭嘉无非就是出道11年的7件大事。再加上易老师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不过首先声明,真怪不得这位非历史专业的文学教授,不能平白让推广通史的读书人蒙不白之冤啊!只是这句话到了后来,却被众多“亮黑”拿来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却让人有些嗤之以鼻、令人费解了。综合易老师总结和网友易混淆的观点作

  • 郭嘉文家中疑似出现男士光脚照,新恋情公开,与李泽楷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素素娱乐标签:郭嘉

    进入30岁的郭嘉文感情动态成谜,就连好闺蜜也鲜少谈到关于她的个人感情。不过港媒还是停留在她与小超人李泽楷之间的恋情动态中,甚至形容郭嘉文快要嫁入李家豪门之中。翻看郭嘉文的个人生活动态,她并没有像闺蜜林凯恩一样在TVB里面工作,而是享受着自由且独立的生活。更多的时候,郭嘉文就是抱着宠物狗和宠物猫一起拍

  • 俗话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应该是从谋士的角度对比诸葛亮来拔高郭嘉的,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因为郭嘉是在公元207年去世,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时候,正好是郭嘉死后这段时间。由于诸葛亮为刘备策划了“隆中对”,刘备以此为基础,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才

  • 诸葛亮和郭嘉到底谁更强?在这一点上,郭嘉或许稍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品历读史标签:郭嘉

    未曾见过诸葛亮和郭嘉的斗智斗勇,大概是所有三国迷心中最大的窟窿。而这两人究竟谁更强的争论,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止过。原因无他,这两人实在是太像了。面对乱世,两人是一样的智计无双,先有郭嘉给曹操献上《十胜论》,后有诸葛亮献上《隆中对》;两人一样的选择了相对弱小的势力,郭嘉在袁绍和曹操之间选择了曹操,而诸葛

  • 司马懿打了一场胜仗,最终却导致司马家灭亡?郭嘉曾建议曹操慎行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郭嘉

    擒孟达和平辽东是司马懿一生中最精彩,最经典的两次战役。这两战中司马懿凭借出神入化的用兵谋略被明朝刘伯温《百战奇略》编录在册。然而平辽东后,司马懿对辽东的屠杀及其人口遣返政策,极大的破坏了已经繁荣起来的辽河两岸的农耕经济,再次倒退到游牧经济,统治辽河两岸重新变成北方的游牧民族。然而,从当时的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