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诸葛还留了一计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诸葛还留了一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蒋雅各 访问量:754 更新时间:2024/4/7 0:35:01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出现了诸侯割据的情况,各诸侯交战期间,最受影响的就是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曹操也是“挟天子令诸侯”,用了10多年的时间拿到了半壁江山。就当曹操准备统一天下的时候,诸葛亮草船借箭,最终在赤壁联合东吴大破曹军,直接让曹操的想法破灭。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不是很理解,为何当时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没用火箭烧,而是选择了普通的箭呢?其实,如果真用火箭,曹操可能失败的更惨。诸葛亮抢了周瑜的风头后,周瑜想找回点面子,让诸葛亮3天弄10万支箭,不然就处置了他。

是个人都能看出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想要致他于死地。作为诸葛亮的好友,鲁肃的意思是不让诸葛亮接这个任务。然而,诸葛亮却很高兴的接下来了,但凡他接下来了,他肯定是心里有把握了。给周瑜的答复是到时间就可以来取箭,给鲁肃说了第二天晚上来船上交谈。

鲁肃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船上,发现船只上出现了很多稻草人,有点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诸葛亮还在和他开玩笑,甚至严肃的说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心思你别猜,叫鲁肃坐下就喝起酒来了。喝酒的过程中,让外面的人划船。聊着聊着,诸葛亮说了:“咱们现在要去曹操那边取箭。”

船只接近曹军水寨之前,诸葛亮就下令让人擂鼓了,当时江面上有雾,曹军根本看不清具体情况,以为敌军打过来了。曹操知道这一情况后,觉得应该是有人来突袭,让手下的人射箭阻击。密密麻麻的箭射到诸葛亮这一边的船只上,很快,诸葛亮让船只掉了头,再用另一边收箭。随着箭收集的差不多了,诸葛亮让人喊出了“多谢曹丞相赐箭”的口号,接着赶了回去。

鲁肃在陪着诸葛亮取箭的过程中,不是没有担心过敌人使用火箭攻击,但是他很快觉得敌人不可能那样做。首先第一点,当时的天气是大雾,连对方究竟怎么回事都看不清楚,曹操根本不会动用火箭,因为火箭属于稀缺的资源,不到关键时刻一般不会用。如果曹操真的用火箭攻击,诸葛亮可以趁着船只着火的机会冲进曹营,这样可能会给曹军带去致命的打击,所以这是曹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况且对于曹军来说,战士们大多数北方人,水上战斗力都普遍较低,而且他是让士兵们都将战船全部用铁链子连接了起来,一旦被烧的船只冲过去,他们整个船只都会跟着烧起来,那时候就得不偿失了。一旦这样,连锁反应就会出现,周瑜知道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发兵,曹军就可能直接败得一塌糊涂。

凭借着周瑜出众的指挥能力和江东水军的超强战斗力,曹军根本没法抵挡,只有跑的份。这样一来的话,曹操会有生命危险。惨败各方面都顾不上了,东吴士兵算是士气正旺,一旦东吴出重赏要士兵追杀曹操,曹操的人头可能都保不住。

虽然曹操有荆州之地,但是当时他没有安抚好民众,很多家族民众都是向着刘备的,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有趁机杀掉曹操的想法?由此来说,诸葛亮的这一手草船借箭还真高明,让人佩服。他将草船借箭这件事控制得很好,一旦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东吴必然会壮大,蜀汉可能就要被东吴压着,这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曹操不能死,曹操不死才会压制住东吴。

在制衡的局面下,刘备算是最大的受益者。当诸葛亮将所有箭带回到江东后,整个气势已经将周瑜碾压了,周瑜当时就更难受了。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让江东将士佩服害怕,另一方面打压了周瑜,让孙权见识到了此人的高明。也正是有了前面这样的铺垫,后面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才会直接取得孙权的信任,直接让刘备获益,成为最大的赢家。

傅满洲:被西方虚构出来的清朝人,作恶多端,是西方人偏见的缩影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返回地球后为何音讯全无,她去了哪里?

清朝四品官员微服私访,却被关入黑煤窑为奴,3年后才发现其血书

三国时期的两位“隐士”,一文一武到死都没出仕,若出山会如何?

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没儿子,儿媳突然跪地: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三国演义》、百科资料等

题/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曹操若放火箭,下场可能更惨

文/鲸鱼

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

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啥没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孔明还有一计未用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鲁肃

    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谈论起三国时期,中国人就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一部《三国演义》将东汉末年推向了我国的文学领域。到了现代,甚至流传到了外国去了。虽然,外国人将我们的四大名著翻译得让我们都有点无语。如:《水浒传》被翻成了《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山上的故事》。

  • 根据三国正史,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谁最厉害?答案出乎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孙婷婷标签:鲁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乱世纷争从七国争霸到三足鼎立,无数人才踊跃而出,就三国而言我们已经熟读百遍。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们从小就要接触的读物,看着里面的英雄为了皇图霸业,不惜丧失生命。有的为了兄弟义气,即便身在曹营,心却想着曾经的桃园结义。但是正因为我们熟读历史,才知道《三

  • 三国最早的“隆中对”,比诸葛亮都早了十几年,鲁肃都是抄他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文学社标签:鲁肃

    说起隆中对,一般都知道这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和刘备谈论天下大势,并为刘备设定的一条争霸天下的路线。而易中天为了吸引眼球,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东吴版“隆中对”,也就是鲁肃和孙权的榻上策,即鲁肃给孙权提出的一种战略规划。其实三国时期有各种各样臣属给君主提出的战略规划和争霸方向,而所谓的鲁肃版“隆中对”

  • 三国东吴最没存在感?战略不输曹魏蜀汉,周瑜鲁肃曾设计争霸路线!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鲁肃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孙吴在三国中的角色很微妙,与曹魏和蜀汉不同,曹魏曾“奉天子以令不臣”,蜀汉则积极践行“隆中对”的方略,而孙吴的发展似乎没有非常明确的路线指引,这也容易让人感觉孙吴逐鹿天下的雄心和进取心不足。事实上,孙吴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多次路线的谋划,且这些谋划并不亚于曹魏和蜀汉。张纮为

  • 京剧名家于魁智唱《定军山》被质疑白开水,蓝天演鲁肃质疑梆子味

    历史人物编辑:侯文秀的职场法则标签:鲁肃

    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京剧艺术看的就是角儿的艺术,然而听的就是韵味,但是这个韵味不同的人之间是不同。在京剧漫长的历史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我们就拿旦角为例,当初都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但是殊不知梅先生与当初陈德霖先生的老派大青衣是不同的,因为更趋向于

  • 明知刘备不可能还荆州,鲁肃为何还坚持让孙权借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小趣科技探索标签:鲁肃

    我们知道,古龙比较擅长写刀,他的笔下写了各种各样的刀,单刀、飞刀、魔刀、宝刀,还有奇怪的天王斩鬼刀,甚至有日本的倭刀,都写的出神入化,各类丰富,那一年夏天,金陵,莫愁湖,荷叶碧连天,荷花别样红,高亚男、老臭虫、老酒鬼、铁公鸡四人在一起玩了好长一段时间。她没有选择,可笑的是她所谓的仇恨事实上跟她一点关

  •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鲁肃和关羽两个人,到底是谁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温存标签:鲁肃

    之前写了一个《三国演义》关羽单刀赴会的短文,评价里有人说历史上其实是鲁肃单刀赴会,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个事。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派人去成都向刘备索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没有答应,以夺取凉州以后归还加以搪塞。孙权一怒之下命吕蒙率军去夺取长沙等地。刘备得知以后,亲自率五万大军赶到公安,并命关羽率军去

  •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后,为何他的挚友鲁肃却认为:周瑜是自寻死路?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鲁肃

    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虽让刘备说出了“如鱼得水”的赞美,但第一次独立完成任务,则是去江东联合孙权。至于《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等全是虚构而出的事件。而诸葛亮跟周瑜的交集,从历史记载中最多属于见过面。而从周瑜对蜀汉重要人物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周瑜的态度: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

  • 三分天下:鲁肃、诸葛亮是编剧,孙权、刘备是制片人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鲁肃

    东汉末年分三国!如果三分天下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鲁肃和诸葛亮就是编剧,孙权、刘备则是制片人,曹操、周瑜等人领衔主演……历史上在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时候,会总结很多的原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地理因素等等。但是“人谋”的因素绝对不可忽视,而其中鲁肃和诸葛亮更是最早提出三分战略的规划的两个人。公元20

  • 周瑜、鲁肃、吕蒙的后代,为何不如陆逊的子孙?江东士族的抵制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鲁肃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是孙权能够坐断东南的最大依仗。近来小编读《三国志·吴书》发现,只有陆逊的儿子陆抗成为东吴后期的国之柱石,而周瑜、鲁肃、吕蒙的后代表现得很普通,这是为什么呢?周瑜、鲁肃、吕蒙的后代周瑜出身庐江周氏,也是名门大族。周瑜帮助孙策扫平江东,帮助孙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