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坐镇许都尚书台。曹老板出征前,特意问计于荀彧,荀彧说:
《三国志》: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后汉书》:今华夏以平,荆、汉知亡矣,可声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实际上,没卵用,人算不如天算,刘表病死,刘琮继位,随即表示投降。
曹操进入襄阳后,收纳人才,将他们一个个表奏入朝当官,高兴之余,曹操还写信给荀彧,在信中顺便还特别介绍了蒯越: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蒯越)耳!
等曹操在赤壁吃了败仗后,没有记载,脑补一下:曹操回去抱着荀彧嘤嘤嘤。。。毕竟顺风局浪翻了。
荀攸在207年拿到中军师一职,然后到213年,记载空白。
推测他在荆州、赤壁之时没有什么作为。
按照《程昱传》记载,程昱是跟曹操去了荆州的,当时刘备投奔孙权,曹操的幕僚团队都认为孙权会效仿“公孙度杀袁尚兄弟”一样,把刘备的人头送来作投名状。
唯独程昱认为: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结果,果然如程昱所料,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
贾诩也是去了荆州的,在刘备和孙权联合之后,曹操决定率军迎战,贾诩则唱了个反调: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曹操听不进去,认为孙权只不过是一个“加强版刘琮”,虽然目前不想投降,但只要上去踹一脚,教训一下就能搞定。毕竟眼前是顺风局,中路推过去总是可以的。结果……
讲道理,如果曹操真的听了贾诩的话,把荆州牢牢吃住,休整备战,说不定在休整的过程中,还能等到孙权和刘备闹翻了呢。
就算孙刘同盟持续存在,曹操也能把荆州完全吃住,而不至于赤壁之战后,周瑜取江陵,刘备取荆南,襄阳成为前线,最终促成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