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三国时代,早期没有地盘,也没有兵马,身边只有几百人到一千人,最多时手下也不过三五千人,而且东奔西走,一会投靠这个,一会投靠那个,可以说居无定所,没有一块根据地,在诸侯割据势力里面,是不折不扣的跟班小弟,但是为什么曹操在当时不把刘备杀掉呢?凭曹操那时候的实力杀掉刘备完全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曹操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杀掉刘备,第一次,是在吕布击败刘备的时候,刘备逃到了曹操那里的时候。《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
但这一次,曹操没有杀刘备,反而资助刘备,让刘备进攻吕布,吕布派大将高顺进攻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救援,但被高顺击败,高顺还俘虏了刘备的妻子送给吕布。刘备败回来的时候,曹操不但没杀刘备,还对刘备非常礼遇,让刘备担任豫州牧。
曹操第二次杀掉刘备的机会,是在曹操亲自东征吕布,生擒吕布之后,刘备复得妻子,跟曹操一起回许都的时候。《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而谋士荀彧跟程昱劝曹操干掉刘备,曹操问郭嘉有何意见,郭嘉认为:“刘备的确是需要杀掉。但曹公举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出诚信用以招揽英雄俊杰,恐怕仍未做到。
而在当时刘备依附在曹操旗下,一是曹操觉得刘备就在眼前,自己可以随时控制住他,想杀就杀;二是觉得如果杀了刘备,那么天下的其他英雄会觉得曹操不能容人,这样对收服天下人心没有帮助。因此便没有在当时把刘备除掉!
所以觉得曹操在当时以为,刘备是英雄,志向不低于自己,只要软禁他即可,杀刘备很易,但他看重的是关张,如能和刘备为伍,则关张任他用之,反之关张只有拚死。何况当时刘备沒人没地,对自己还够不成威害。
可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以小击大,兵力本已捉襟见肘,又逢袁术在扬州称帝活动逐渐破产,四顾茫然中投奔袁绍,并率兵从下邳经过。为避免两支敌军会合后势力陡增,曹操派刘备和朱灵、路招率兵拦截。这次派遣违背曹操的初衷,他本想以优厚待遇留刘备于身边,一方面消磨其意志,一方面利用其控制的力量。不承想仓促中做出轻率决定,也许是无将可派,也许是事出骤然造成的直线思维,因之未顾及其他。等到程昱、郭嘉听到派遣刘备的消息,对曹操说:“刘备不可纵”时候,曹操已追悔莫及(见《三国志·武帝纪》)。刘备乘机从曹营逃出,同煮酒论英雄有莫大关系。
我想,而曹操之所以没有暗杀刘备,用下毒或者其他的手段,也许是做人还是有底线的,不然,完全可以这么做的。对曹操来说,下毒杀人,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吗?但他还是估计到自己的名誉,还是在乎自己的道德底线,所以,才放弃了使用卑鄙的手段暗杀,放过了刘备,而刘备的超高演技又让刘备逃过一劫,三国果然是一部尔虞我诈的书,人性在这本书里释放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