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进击败关羽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战果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乐进击败关羽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战果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尚元凡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2/5 12:32:51

根据《三国志.乐进传》记载,曹操夺取荆州以后,就让乐进驻守襄阳。乐进在襄阳任上时,先是击败了关羽、苏非等人,收降了南郡山区的蛮夷部族,接着又攻打刘备任命的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也是大获全胜。

(乐进)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关羽是刘备手下第一大将,乐进也是曹操手下倚重的外姓大将之一,可以说这一战的指挥官都不是泛泛之辈。不过仔细分析史料的话,就会发现这一仗其实规模并不大。

由于《乐进传》中并没有详细描述这一战的过程,在《三国志》其他地方也没有提及这次战斗,所以这一战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难以确认。

不过考虑到最迟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乐进就已经被调到合肥,和张辽一起和吴军作战。所以这次战斗应该是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夺取荆州以后,到建安二十年之间。

而在这一期间,关羽最有可能和乐进交战的,有两次机会,分别是绝北道之战和青泥之战:

绝北道之战

周瑜火烧赤壁以后,曹操因为北军不服水土,军中生病者众多,因此留下曹仁徐晃驻守南郡,乐进守襄阳,文聘守江夏,满宠驻守当阳,自己则带着主力撤到长江以北。

周瑜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战机,带着孙刘联军向曹仁发起攻击。但是江陵是荆州第二大城市,只比襄阳略逊一筹,城墙高厚,粮草和军需物资储备充足,曹仁也能力出色,所以南郡之战爆发以后,双方一时打成了僵局,难分胜负。

刘备见江陵难以攻克,就提出留下张飞协助周瑜继续攻城,另外分兵去袭扰曹仁的后路,迫使曹仁撤军。周瑜采纳了这个建议,分兵二千由关羽统帅,去断曹仁后路。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

刘备这一手很毒,让曹仁很是头大,为了打通后路,徐晃、满宠等人都曾经率兵和关羽交战,但是始终难以彻底将关羽击败,曹仁后援不继,渐渐难以支撑。最后还是汝南太守李通带兵增援,才最终将关羽击退,接应已经无力坚持的曹仁北撤。

绝北道之战连驻守汝南的李通都赶过来接应,那么在襄阳的乐进也有很大可能曾经带兵和关羽交战。前面所说的乐进击败关羽,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青泥之战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的邀请,率兵入川,协助他共同对付张鲁。当然,刘备对根据地荆州也很重视,留下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看家。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进军濡须口,攻打江东,孙权向刘备求援。刘备就给刘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到曹操攻打孙权,江东危急,同时乐进又在青泥和关羽对峙,荆州也有危险,自己要带兵回去救,希望刘璋拨给一万人马和军需物资。刘璋没有同意,只给了刘备四千人马,这也成为刘备和刘璋翻脸的理由,益州之战就此爆发。

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脣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

这封信虽然是刘备为了和刘璋翻脸找的借口,但是在曹操伐吴,孙权告急的情况下,关羽出兵青泥,牵制一下曹军也是合理举动。

所以关羽和乐进之战,也有可能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但是不管是绝北道之战还是青泥之战,乐进都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战果。

前面已经说过,绝北道之战时关羽曾经多次和曹军将领交锋,虽然这些战斗中不少曹军将领都宣称取得了胜利,但是最后还是李通赶来,才真正打通了曹仁的后路。

关羽手下不过两千人马,如果徐晃、乐进他们如果真的击败了关羽,还取得了实质性战果,那么根本不需要从汝南调李通来增援。更何况李通在此战中打得很辛苦,而且还可能身受重伤,不久就死了。很明显,在此前的战斗中关羽几乎没损失多少部队,乐进他们的战绩水分极大。

而青泥之战发生之时,刘备已经打算和刘璋翻脸。和演义中庞统死后,刘备才从荆州调诸葛亮等人入川不同,历史上刘备和刘璋翻脸的同时,诸葛亮、张飞、赵云就率大军从荆州出发。因此此时荆州军应该早就开始为入川做准备。

刘璋虽然懦弱,益州军的战斗力也不算太强,但是益州军就数量来说还是不少的。为了能尽快击败刘璋,控制益州,刘备这次调荆州军入川,也是尽其所能,文臣武将也大多一起入川。这种情况下,关羽显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大举北上,最多也就是一次佯动,主要还是给孙权一个交代。

这种情况下,关羽并不会和曹军硬碰硬,乐进也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果。这一点也可以从《乐进传》里写的是“皆走之”,击退关羽,而不是“大破之”得到证明。

所以综合看,《乐进传》里描述的这一次战斗只是一次规模有限的冲突,乐进的战果非常有限。

标签: 乐进

更多文章

  • 张郃是曹魏后期名将,连诸葛亮都忌惮他,为何地位反不如乐进?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乐进

    乐进和张郃都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两人皆以勇猛善战而著称于世,但是乐进的地位却比张郃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从个人背景来看,乐进和张郃虽然都是魏国将领,但是乐进是魏国五子良将之一,而张郃则是侍中辅政大臣张让的弟弟,这意味着乐进在魏国的地位更高,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培养。其次,从军事才能来看,乐进

  • 关羽曾经被魏将乐进和文聘击败,正史上真有这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乐进

    三国时期有很多将领都击败过关羽,不单单只有曹魏的乐进和文聘。关羽被打败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单打独斗天下第一,要指挥作战并是算是一个常胜将军。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三国志注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以上就是

  • 卓越骑很强:乐进增伤100%-189%,董卓回血3000-8000,新赛季武将--是2个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零氪玩家花席标签:乐进

    董卓≈新曹操:辅助甘宁、吕布、乐进,给他们增加4%-32%吸血,太实用了▲:上方链接可点击一周之前,花席说董卓是增强,可以玩卓越骑、卓越枪,搭配乐进、吕布、甘宁,很多人不信。 现在,实战的战报来了 粉丝留言:查看汉末三杰缘分,却发现了新的缘分“蜀汉英杰”,看样子要出新武将了。 【讨论一下】你觉得“

  • 战绩几乎全胜,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右将军,乐进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乐进

    熟悉三国的人,对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相信并不陌生,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和张郃,按照排名来看,乐进排在第二位,但无论是三国的书籍或者影视作品对他的描述总是略显偏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战绩几乎全胜的右将军-乐进。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东汉末年名将。相比其他四位良将,乐进是唯一一位从未

  • 阿云嘎蔡程昱同框看秀互动有趣,阿云嘎脏辫温柔帅气直接走秀算了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有泪有笑标签:程昱

    今天巴黎时装周前线传来了在中国李宁秀场上的一些图片,目前很火的“声入人心”成员蔡程昱、阿云嘎兄弟俩均有现身秀场!对着镜头一起比剪刀手也是十分可爱了!而今天的亮点则是脏辫造型的阿云嘎,让人感到惊艳!习惯了舞台上阿云嘎的西装造型,忽然来了一个不羁的脏辫,感觉很是新奇!不过很明显,阿云嘎将这造型驾驭的很不

  • 青梅煮酒少上了一道菜让曹操后悔后半生:当初真该听程昱郭嘉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程昱

    本文纯属搞笑,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新年吉祥!在三国群雄中,曹操要是自称能力第二,估计刘备和孙权也不敢称第一。曹操这个人不但心胸宽广求贤若渴,同时也杀伐果断,杀大名士边让、杀吕伯奢一家,都毫不含糊,但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或者说是心慈手软,乃至于两次败在同一个人手里,错失了一统山河的大好时机,最

  • 曹操五谋士之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他们献过哪些计?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程昱

    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分别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和贾诩。这五人深谋远虑、算无遗策,尤其是荀彧,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更是眼光独到,深得曹操信任,几人结局又是如何?按死亡顺序来逐一概论:1.郭嘉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先侍袁绍,后投曹操,一番谈论后,曹操赞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 荀彧弃袁绍而来,程昱拒刘岱而应,初平年间的曹操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程昱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矣!——马援马援是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也是说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老将军。他本是割据势力隗嚣的大将,后来先后见了公孙述和刘秀,马援说出了上面那一段话。马援所处的时代,正是王莽代汉之后,天下义兵乱起,群雄逐鹿的年代,和汉末三国的时代何其相似。“君择臣,

  • 曹丕:我爹说不用请示,程昱:你爹是啥人你不知道?曹操听完大喜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李白标签:程昱

    曹操常年都在招贤下士,手下的谋士多的像是天上的星星,真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个名叫程昱的谋士最为贴心和忠心,此人不但有勇有谋,更是心细如尘,经常观察细节就能知道主公的想法,这一点倒是深的曹操的喜欢。程昱出生于今天的山东,他所在的地方就是盛产阿胶的地方。当年兖州刺史刘岱辟召程昱让他当官,但是他看

  • 赤壁之战的时候荀彧、荀攸、程昱、贾诩有没有给曹操提过什么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掉进书堆的小胡标签:程昱

    荀彧荀彧坐镇许都尚书台。曹老板出征前,特意问计于荀彧,荀彧说:《三国志》: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后汉书》:今华夏以平,荆、汉知亡矣,可声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实际上,没卵用,人算不如天算,刘表病死,刘琮继位,随即表示投降。曹操进入襄阳后,收纳人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