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病逝,为何李严哭得最伤心,随后激愤而死

诸葛亮病逝,为何李严哭得最伤心,随后激愤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密记 访问量:4888 更新时间:2024/1/27 22:56:09

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当时蜀汉举国震动。在刘备死后,孔明无疑成为了最后的顶梁柱,可在当时刘备永安托孤时,他还指定了一名辅佐刘禅的人。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陨落的李严。李严作为东洲派的代表,他的地位无异于荆州派的孔明。

在刘备进军成都后,益州分三派,东洲派便是先前刘璋留下的部下,土著派便是成都当地的一些氏族势力。荆州派顾明思意,便是刘备带来的荆州派,荆州派是真正的实权掌控人。可没有其他两派的支持,荆州派执政还是有难度的。

据《三国志·先主传》原文记载是这样的:

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为副。

这段原文直接就告诉了世人,当时诸葛亮是正丞相,李严是副丞相。李严也是绝无害蜀汉之心的,孔明与李严的矛盾,完全源自于二人对于权力的渴望。孔明的职位是要比李严高一点的,他的能量也远比李严大。

李严作为托孤重臣的其中之一自然也是想要掌权的,李严在正史中是文武双全的人,在这一点上,孔明虽然是落后李严一些,可孔明的王佐之才,足以将这一点补回来。在北伐这项决议上,并非孔明自不量力,而是他想要凝聚蜀汉的力量,想要把内部四分五裂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绳。

在北伐期间孔明屡屡与李严犯冲突,甚至最终孔明请求刘禅罢免李严。李严最终无权无职的回到了老家耕地,成为了乡野闲人。可孔明逐渐的发现,李严走后,他自己北伐时,内政并不能有人妥善的处理。可李严是再也不会回到蜀汉朝廷了。按理说二人的矛盾应该很深,甚至李严在得知孔明身死的消息后,还可能会大笑,可李严这种反常的状态到底说明了什么呢?且看本人一一来为大家解释。

1、李严从内心中佩服孔明

前文有过提及,李严与孔明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李严并不是一个财迷,可是李严一生就死在了一个贪字上,他贪的是功名,并非一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银财宝。他想要留名千古,他就一定会与孔明有一个政治上的交手。他与孔明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在刘禅对二人的信任程度。

孔明作为一早的荆州派,刘禅一定是偏向他的。李严想要大展宏图的时候,遇到了孔明,或许这就是命。不过这并不影响,李严对孔明良好的印象。二人的初衷是一样的,帮助蜀汉一统河山,成为开国元勋,扬名立万。单单一个蜀汉并不能作为开国元勋,这个道理李严懂,孔明自然是也懂。

因此在孔明北伐时,李严并不是故意阻碍他,而是想要让孔明采取自己的方法去进攻曹魏,不幸的是孔明当即回成都,求刘禅废了李严。此时的李严是非常敬佩孔明的,他深知自己没有孔明的那份魄力。粮草不足,孔明还能让大军安全地回到祁山,这足以说明孔明的机智。李严自愧不如。

2、李严是哭自己永无被录用之日

当时能够识李严在蜀汉无异于只有诸葛亮,对于一个特别向往升官的人,在他得知自己永远不会被录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与孔明算不上好友,可以说是千里马与伯乐。可伯乐去世,李严这只千里马还会有人赏识吗?

本人认为就算孔明不死,李严也不会再有出头之日。原因是孔明死前令:蒋琬费祎为自己的后继之人,当时李严已经被流放回其家乡三年之久,被用的机会很少,或许孔明还会害怕李严东山再起,故派人去监视李严。当然这些是本人的猜测在正史、野史中均无提及。

《三国志·李严传》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十二年,平闻亮猝,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总结:

本人分析李严在孔明死后大哭的原因,无异于是哭自己。李严一个对权力有着极具渴望的人,成为开国元勋,建功立业,手握重权是他毕生的梦想。孔明死,千里马没了伯乐,自然是无出头之日的。当得知自己的梦想被扼杀的时候,他激愤地哭,最后郁郁而终死。这或许是对李严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结局。简单猜测一下,一旦不久后东洲集团的势力威胁到荆州集团的统治,李严是一定会被拉出来开刀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而没有托孤赵云呢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李严

    严格地说,刘备托孤的只有诸葛亮,李严只是个陪衬,而赵云则另有安排。在刘备临死的时候,确实下旨命令诸葛亮和李严一起辅佐刘禅。其中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总领内外军事。粗粗一看,诸葛亮和他是一文一武各管一摊。不过刘备的安排很有意思,李严虽然和诸葛亮一起成为顾命大臣,但是却被留在了永安。 永安是蜀汉和东吴边境

  • 刘备在临终为什么要提拔李严,真的是为了制约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李严

    刘备提拔李严不是为了制约诸葛亮,而是为了提拔蜀汉国内的东州势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蜀汉的发展和壮大服务。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刘备在临终为何要提拔李严,以及为什么不是用他用来制约诸葛亮的缘故。刘备为何要提拔李严?在分析刘备为何要提拔李严之前,需要厘清一下蜀汉国内的利益集团。在刘备建立蜀汉国后,在益州这

  • 诸葛亮废李严,普通的朝堂斗争而已,无需过分解读!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李严

    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为正,官职为丞相、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领益州牧。李严为副,官职为光禄勋、中都护、尚书令。9年后,在公元231年,李严被废为民,流放梓潼郡。历来对诸葛亮废李严有很多争论,比较主流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李严被废,是他争权夺利自取灭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

  • 《山河之影》改编哪个小说?李雾身世是什么人?李雾是不是李严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仙道聊娱乐标签:李严

    山河之影改编哪个小说?该剧没有原著小说,因为是电影改编而来的,想知道李雾身世是什么人?李雾是不是李严的儿子呢?最后结局李雾和谁在一起了?山河之影不是小说改编的,是根据同名系列电影《绣春刀》改编的,讲述了李雾和陆铮联手破解迷局,寻找真相的故事。李雾身世可怜,从小无父无母,在鸡鹅巷街坊邻居的接济下长大。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诸葛亮,反而要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李严

    在刘备临终前,白帝托孤,他把自己的儿子刘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将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得从李严的出身说起。李严,这个人一开始是在刘表手下,后来来到了四川,投靠了刘璋,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刘璋极为倚重的人物。这个人也非常有才,在投靠了刘备之后,他是五

  •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李严

    李严,是荆州南阳人,素有才干。刘表在担任荆州牧时,听到李严的名声后,便任命李严为郡吏,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从刘表的这一项任命来看,李严是一个很有政治才干,多有政绩的能人。在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蔡瑁伙同其他人劝刘琮投降。曹操在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后,全面接管了原荆州的人才,李严也被曹操任命为秭归

  • 李严大战黄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李严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武将排名,只能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大致衡量。李严出场机会不多,而上阵厮杀更是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刘备进攻绵竹时,费观命李严出战,刘备派黄忠出马,两人战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第二次则是次日,诸葛亮派黄忠出马诱敌,和李严战了十合以后诈败而走,将李严引到了山峪之中,以弓弩手逼降了

  • 刘备托孤为何把军权给李严不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草堂读史标签:李严

    刘备夷陵惨败之后,来到白帝城托孤,而被他托孤的重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刘备给诸葛亮托孤的时候,甚至还说出了子若不才,君可自取的话。说明他对诸葛亮是非常信任的,然而却把军事权力交给了李严。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刘备不想诸葛亮一家独大这个观点应该是大部分人

  • 刘备的托孤重臣李严,为何面对诸葛亮毫无招架之力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李严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神化成无所不能,而那个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却几乎成了个毫不起眼的小卒子。在诸葛丞相的号令之下,李严无所适从,反不能反、抗不能抗、逃不能逃,最后落得任人摆布。然而,在史书记载中,李严是否也是如此懦弱不堪,不值一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三国志》对于蜀国的历史记载极为粗疏,

  • 李严单挑黄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他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李严

    众所周知,在演义当中五虎上将可以说是武将当中的顶级战力了。其武艺上的水平可以说是仅仅次于三国第一人吕布吕奉先。而与此同时,这五个人作为蜀汉最为重要的将领,可以说在演义当中是身经百战,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凡的武功。那么李严大战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他到底有多厉害?接下来就以演义当中的描述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