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临终前的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庞统临终前的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上的皇宫 访问量:4338 更新时间:2024/2/3 10:15:52

汉末三国,刘备的崛起,有一定的巧合,巧合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早在黄巾起义时期,刘备就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一块拼图,猛将如云。在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又有了统一天下的第二块拼图,大义。

直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的第三块拼图谋主,终于凑齐。后来凤雏庞统投奔,也是认定了刘备将是那统一天下的雄主,可是在落凤坡一战,庞统临终前这句话,断定刘备统一不了天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庞统一开始是看不上刘备的,兵不过万,将不过十,而天下局势大定。庞统如何看,刘备也没有称霸的资格。但一场赤壁大火,烧出了三国鼎立,刘备在大火中趁势而起,以绝对不可能的几率,占据了荆州一地,实力一跃天下诸侯第三。

庞统如各路文士一般,重新审视刘备这一异军。仔细分析后,庞统才发现,刘备早在此前,就已经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格,名将能臣汇聚,又依据天时,打下了荆州。庞统这时觉得,投奔刘备大有可为。

觉得刘备能统一天下的,并不只是庞统一人。在占据荆州后,士族开始对刘备进行投资,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刘备因此声势大涨。相比于士族的投靠,庞统就略显得单薄,孤身一人的庞统,刘备此时文臣武将皆有,自然对庞统不太看得上。

有了基业后,刘备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如以往那般礼贤下士。直到有诸葛亮的力荐,庞统才被刘备重用,被封为军师中郎将。但,刘备一下子让庞统身居高位,与诸葛亮比肩,也是有他的用意的。

刘备深知,在诸葛亮制定的战略中,想要北伐成功,必须要占领益州之地。但益州归属刘备同宗的刘璋,在名义上,刘备完全找不到理由攻打。而庞统的到来,让刘备想到了一个不太光明正大的方法。

为了让庞统心甘情愿地入套,刘备委任庞统制定西征战略。但刘备又时常劝说庞统,他不能不顾仁义,起兵讨伐刘璋。这让庞统非常难办,而刘备又时常对他嘘寒问暖,士为知己者死,庞统最终不得不出下下之策。

当时,益州内有刘备的内应,一直在为刘备入蜀做准备。没过多久,益州就有曹操欲征讨益州的流言传出,而伴随着一流言的,还有刘备打算趁机占领益州。但刘璋在内应的蛊惑下,作出了求援刘备的决定。

刘璋不顾大臣劝阻,执意邀请刘备入益州。但益州的将领也认为,刘璋身边有小人作祟,一切都是刘备的阴谋,因此有了在入川之路埋伏的打算。

第一个流言,是刘备散播出去的,但第二个流言,是谁散播出去的,无从考究。不过,原本入川支援的大军,突然临阵换将,变成了庞统领兵入川,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特别是,刘备还把的卢马让给了庞统,充当坐骑。

大军行至落凤坡时,庞统才察觉不妥。这一环扣一环,实在是不合常理。仔细回想后,庞统才发现有诈,此地必然有伏兵。而伏兵的目的,是致他这个“刘备”身死。刘备为何把的卢马给他,又为何临阵换将,蜀中为何有流言刘备要借机夺取益州。所有的可疑,在中伏那一刻,庞统都想通了。

刘备这是打算以他庞统的命,占这攻打益州的大义。只有庞统他这个刘备军中,一人之下的军师中郎将的死亡,才有足够的分量,担得起这份大义。刘备对他的好,是做给别人看的,如何想,一个新投之人,无一分一寸的功劳,能得军事中郎将这个高位,怎么想也不可能。

庞统想通了,临死前,一句今日吾死,此乃天命也。庞统在刘备无法攻益州时投奔,相当于是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庞统之死,刘备报仇,是大义所在。天意要庞统今天死,但刘备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寒。庞统临死前喊出这句话,也是想告诉诸葛亮,跟着刘备不会有好一场,刘备此种心性,必不可能统一天下。

总结:

诸葛亮听明白了,所以在蜀汉建立后,就一直隐于幕后,再不出一谋一策。但白帝城托孤,刘备真挚的话语,让诸葛亮感激涕零,重新复出。诸葛亮明白,以蜀汉如今的状况,统一天下根本就不可能,但为报先帝之恩,明知不可为,诸葛亮还是要为之。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刘备取西川, 随行的为何是庞统黄忠魏延三人 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庞统

    刘备攻下西川时,庞统、黄忠、魏延为何随行?时不时地告诉刘备,荆州是他的。这是第一个。第二,按照诸葛亮龙的谋略,下一步应该是西取西川,拿下益州之地。不过,刘备素来以仁人见称,荆州并没有站稳脚跟,便无名拜西川为师。恰在此时,张松与曹操碰壁,找到刘备送来西川地图,简直让刘备大喜过望。这时,张鲁大兵攻入益州

  • 三国风云人物:飞不高的凤雏-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清宫史说标签:庞统

    后世人多将庞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诸葛亮,何以如此?大概是受了小说家言的影响!《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自然这一阵营的人物都被拨高了不少!人们把目光盯在诸葛亮身上,或许是因为他的主角光环太明晃耀眼了,所谓的专家学者便恨不得剥他一层皮,以体现其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诸葛亮的

  • 庞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首任为南郡功曹,后为刘备重臣谋士,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透刘备真实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他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庞统

    《隆中对》的意气风发、鸿鹄之志,《前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淋漓尽致地映射出了诸葛亮从挥斥方遒到日落西山的无奈和悲凉。被世人尊称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卧龙”尚落得这般田地,由此可以窥见出相貌不怎么出众的“凤雏”之境遇。《三国演义》中年仅36岁的庞统为何会死于落凤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何

  • 棋盘戏谑一语成谶,诸葛亮、庞统各有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庞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所以又叫卧龙先生,是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曾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一生以复兴汉室为己任,

  • 庞统跟诸葛亮齐名,为化么惨死在落凤坡?真想实在令人预料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庞统

    今天小编继续给大家讲历史。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三国里的顶尖谋士是哪两位吧?没错就是众人熟知的卧龙、凤雏。说起名气响铛铛的卧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华竟他是刘备的在背后强大的智囊,全力为刘备等划。孔明先生不但智计超群,而且还神机妙算,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在学握之中。关于他的事迹相信不用小编多说

  • 如果是诸葛亮死在落凤坡,庞统活着辅佐刘备,他能打赢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庞统是和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的才华在司马徽眼中,不次于诸葛孔明,他同样具有经天纬地之能,能够帮助君主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霸业!遗憾的是,庞统出山不久就死在了落凤坡上,不像诸葛亮那样帮助刘备实现了天下三分的战略构想……许多人说,庞统就是因为死

  • 如果死在落凤坡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答案不言自明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庞统

    熟读《三国演义》,读者无不惋惜诸葛亮的离世,同时也十分难过同为“凤雏”称号的庞统早早下线,也没能让读者见识到庞统的才能。为此不少人都在思考,如果诸葛亮和庞统调换一些,死在落凤坡的是诸葛亮,庞统是刘备的军师,那么庞统和司马懿对战时,能赢吗?对于这种猜测很多人都好奇,但是答案很显然,就在书中。让人惋惜的

  • 庞统真的长得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看动漫标签:庞统

    庞统真的长得很丑吗?刘备手下两大谋士,一是卧龙诸葛亮,一是凤雏庞统。就智慧而论,二人不相上下,各有所长,只不过庞统运气不好,四川还没完全定下来就死于战场,如果卧龙凤雏俱在,蜀国的情况可能不至于如此。就颜值而论,那就有天壤之别,诸葛亮的帅,不只是演义有点赞,史书上也有赞美,那是妥妥的。然而,庞统就没那

  • 假如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庞统

    乱世出英雄,三国就是这样的时代。英雄不问出处,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王者。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半辈子,还是输了!刘备作为三国起家最少的君主,却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身边的武将和谋略家。刘备虽然能力不佳但是手下人都厉害,有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庞统同样作为权谋家,还没有大展身手便英年早逝。如果当时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