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必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必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小二说历史 访问量:1560 更新时间:2023/12/9 20:29:48

在古代行军打仗,帝王都需要用勇猛无双,敢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替自己攻城略地。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背后出谋划策,推演洞察的文将谋士。

而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有一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神鬼莫测能力的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荀攸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给君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能人异士。但是,三国有这么一位谋士,却与其他人不同,而且在被曹丕重用为太尉后,孙权还嘲讽曹丕,重用此人曹魏必亡。

东汉末年,汉室势力逐渐微弱,朝中开始有宦官居心叵测,有不臣之心,以下犯上,妄图颠覆汉王朝。

但是袁绍联系了外戚大将军何进前去平定宦官之乱,此外,还联络在身在西凉的董卓。何进的军队先到和宦官发生了争斗,短时间就造成了两败俱伤。

董卓的西凉军还在百里开外,就这样董卓前脚还没迈入京城,护卫汉朝的大将军何进战死,而宦官也被消灭了七七八八。董卓进京,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了叛乱。

而且趁皇宫守卫薄弱,强行废除了皇帝,拥立刘协当汉献帝,自己则加官进爵为丞相。董卓不敢称王,也是怕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所以让刘协做自己的傀儡。

董卓任职丞相期间,祸乱朝纲,甚至有时公然恐吓皇帝。朝堂之上很多汉朝的老臣对董卓恨之入骨,于是,便悄悄地商量了除董的计谋。

最后,董卓被王允用反间计所害,死在了吕布的手中,王允随即开始匡扶汉室,清除董卓的西凉军。

李傕郭汜作为董卓的左膀右臂,在得知王允要清理朝纲,便吓得逃出了都城。在这时,有一人拦住了两人的去路,并劝诫两人,跑是跑不了,最后还是会被王允抓住处死,不如趁现在城内兵力空虚杀个回马枪,成功了便是一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个拦路的人便是贾诩,而李傕和郭汜也认真考虑了贾诩的意见,随即掉转马头杀了回去,不成想真的打败了王允,占领了都城。

李傕和郭汜两人成功后,觉得贾诩是个人才,便向他提议要杀掉汉献帝,贾诩觉得此事不妥,还是要匡扶汉帝。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贾诩觉得李傕和郭汜二人有些不靠谱,最后肯定也守不住都城,为了免除杀身之祸,所以离开了京城寻找别的依附。

贾诩几经波折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张绣,凭借自己出色的阴谋诡计,很快得到了张绣的重用。最后,曹操上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后就和张绣对上了。

张绣在与曹操打斗中,贾诩出谋划策令曹操大败,而且坑杀了曹操的儿子和亲侄子,但是曹操并不知道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贾诩。

曹操在吞并了几路诸侯的势力后逐渐壮大起来,贾诩认为张绣与曹操有血海深仇,曹操现在势力强大,要灭张绣是手到擒来,而自己最后估计也难逃一死。

所以,贾诩死谏张绣向曹操投降,而且保证曹操不会杀他。于是,张绣便向曹操投降,但是曹操可是小心眼,张绣刚投降就被杀头了。而贾诩因为劝降有功,被曹操安排在朝廷里面当了一个文官。

曹操对贾诩这个人的才能手段也是略知一二,加上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便让贾诩在几次战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果然不出曹操所料,贾诩是一个可用之才,便对他赏识有加,给予重用。

慢慢的,贾诩觉得曹操年龄大了,应该要确定候选人了,于是贾诩开始着手挑选要辅佐的皇子,最终确定了长子曹丕。

曹操其实心中早就有两个可立世子的人选,一个是长子曹丕,一个是次子曹植。曹植这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性格比较急躁。而曹丕这个人文采较为逊色,但是为人低调,忠厚老实沉得住气。

曹操觉得贾诩沉稳,也不在朝堂中拉帮结派,也不站队,所以想让贾诩给他一个建议。便召见贾诩,询问你觉得哪个皇子比较适合做世子。

贾诩虽然想要曹丕上位,但也没办法明说,因为曹操生性多疑,说错了话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贾诩拿刘备和袁绍举例子,而曹操也是聪明人,明白了贾诩的话中意思。

刘备和袁绍两人做了同一件事,就是太宠溺小儿子,不按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长子即位的传统,导致后面多生灾祸。最后,曹操决定立曹丕为世子,因为曹丕比曹植更合适做帝王。

而曹丕成为皇帝之后,因为贾诩对自己帮助巨大,便册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贾诩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了曹魏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消息也迅速四散开来。

东吴孙权在听到曹丕立贾诩为太尉,忍俊不禁哈哈大笑,随后说道,曹丕小儿不及他父亲曹操的十分之一,竟然立贾诩为太尉,简直是瞎了眼了,等着被贾诩所害江山覆灭吧。这句话令人疑惑,是什么导致孙权说出这样嘲讽曹丕的话。

贾诩为人聪明,擅长于策略和规划,而且极具胆识,为了达到目的多次剑走偏锋。但是贾诩唯一有一个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忠。

贾诩本来作为西凉人,是董卓一脉的,在董卓失败后,虽然西凉军一段时间内占领了都城,但害怕诸侯的征伐,便投靠了张绣。而张绣待贾诩视如己出,却被贾诩当成了敲门砖,成为了投靠曹操的条件。

而且贾诩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而且极其自私。本来李傕和郭汜两人逃离都城,也没有后来其它的变故了。但是贾诩却害怕自己被抓处死劝导两人杀回京城,导致近万名老百姓在战乱中丧生。

所以,孙权太说贾诩这人厉害是厉害,但是缺点很致命,用此人担大任,肯定会被所误。果然不出孙权所言,魏国在40年后便江山易主了。

作为一名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忠,而且为了家国君主,也要无私付出,就算不能成就功名,也可为人正直流芳百世。而作为一名君主,需要慧眼识人,明辨忠奸,对于国家重任的托付不应该有妇人之仁和唯亲是用,不然肯定会深受其害,导致江山易主。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贾诩成太尉孙权大笑,曹操儿子误国,40多年后一语成谶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贾诩

    贾诩何人?知晓三国的都知道,这人就是三国第一坑,第一毒士,有他在准没好事。那么他哪来坑,容我娓娓道来。话说这贾诩也是寒门出生,凉州武威人,在三国属边缘地带士子,从小家境不咋地。但往往是这样家庭孩子有出息,这不贾诩就很有出息,在三国乱世哪个注重门第出生的时节,硬是熬出了头。这熬出头的背后,就是无所不算

  • 三国演义中,真正的“毒士”不是贾诩,有一人比他还毒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贾诩

    提起《三国演义》,里面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些谋士们,谈笑间便能左右天下大势,而在这群谋士中,贾诩因用计毒辣被人称作“毒士”,但其实在整个演义中,有一人比他还毒。他就是董卓帐下第一谋士李儒。李儒在演义中的形象与正史记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都是帮助董卓为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演义中的李儒。当初十常侍作乱,何

  • 曹魏太庙供奉着26位功臣,为何没有荀彧、贾诩、许褚等人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贾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供奉当朝的皇帝和及其先祖是每个帝王都要做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臣和宗室对当朝有极大功者,也逐渐可以将他们的神位供奉于太庙,而这一过程也叫做“配享太庙”。这是对功臣进行表彰的一种莫大殊荣。而在曹魏配享太庙中,一共供奉了26位功臣。可在这些功臣里面,为何没有荀彧、贾诩、许褚,以及于

  • 三国志战略版:太尉盾再也不用司马懿了,配上伪书相间,贾诩起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看点标签:贾诩

    哈喽,大家好,我是刀笔吏,一个在三战摸爬滚打的小兵想到太尉盾,就会想到司马懿!这两者几乎是绑定的关系,之前刀子在文章中说过,太尉盾可以没满宠,可以没曹操,但不能没有司马懿。今天刀子发现了一份战报,原来太尉盾未必要用司马懿。在魏国还有一个太尉——贾诩!算无遗策,善始善终权臣,能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在三

  • 《五虎定三国》显神威马超败许褚 除汉贼刘封斩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贾诩

    汉军前部先锋马超大战徐晃、文聘、曹仁三将,奇兵破敌,生擒曹仁,首战告捷。且说汉、魏二军约定一决雌雄,双方排兵布阵,一时南阳城下,两国大军对時。曹丕出马,左有徐晃、文聘、曹洪、曹纯、朱灵,右有许褚、张郃、臧霸、夏侯尚、夏侯儒。对方阵前,门旗开处刘备一马当先,左右张飞,赵云、刘封、张翼、右有马超、黄忠、

  • 草船借箭:贾诩早就看透了诸葛亮计谋,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听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贾诩

    草船借箭:贾诩早就看透了诸葛亮计谋,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听导语:诸葛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作为智商之神的他,年纪轻轻就名声在外,天下间流传着谁能得到他的辅佐就能统一天下的说法,刘备为此多次前往他的茅庐探望。后来经过刘备的不懈努力,诸葛亮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即刻出山辅佐。第一把火把曹操的百万大军阻

  • 假如曹冲没有死,曹丕还能即位吗?贾诩九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从曹操这一代魏王开始,就已经开始为天下一统努力。曹魏早期有不少的人才,包括郭嘉、荀彧、司马懿等等,这些人都是当时非常历皇的谋士。不过曹操最喜爱的人肯定是曹冲了。说到曹冲应该不陌生,要知道现如今的课本上,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书本上的曹冲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因病去

  • 他是三国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个主公,连贾诩都望尘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贾诩

    他是三国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个主公,连贾诩都望尘莫及导语:三国作为群星璀璨的一段历史,谋臣武将流动性极高,吕布因为更换过三个主公就被张飞喊做三姓家奴,吕布每次听到这个称呼都非常愤怒;毒士贾诩也换了好几个主公,首先是董卓,董卓死后投靠李傕,之后又到宛城张绣那里当军师,最后依附曹操,曹丕建立魏国后

  • 一言定江山,极品毒士贾诩,为何一言就让曹操结束立储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贾诩

    一言定江山,极品毒士贾诩,为何一言就让曹操结束立储之争?曹操晚年已经无力进一步统一天下,他就把注意力都放在巩固自己政权上,雄才大略的曹操通过大半生征战,让曹氏取代汉室成为定局,为子孙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可曹操却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曹魏的朝堂上,也爆发了争储战争。这件事的责任肯

  • 善于谋身的“毒士”贾诩,在乱世中具有生存智慧的绝顶聪明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忠娱评人标签:贾诩

    提到三国时期的特别受欢迎的人物,诸葛亮应该是热度比较高的。真正的诸葛亮粉丝大概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的道德,而非诸葛亮的才能。而有一个人与诸葛亮相反,为了自身的生存搅乱天下的局势,就是所谓"毒士"的贾诩。贾诩的道德水平其实并不是特别阴毒,之所以被评价为"毒士"就是来源于"一计乱天下"的行为。纵观贾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