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南历史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3/12/9 20:29:02

现在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毒士”是贾诩,因为其曾经献计给李傕洗劫长安,导致长安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因而被封为“毒士”;但是要说真正的“毒士”,恐怕贾诩最多算是自私,一切为求自保而已,纵观贾诩一生,似乎也就这一次而已。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毒士”,当还数董卓的女婿李儒,少读史书百家,精通谋略,是董卓的首席谋士;是董卓的绝对心腹,而董卓集团几乎没有什么文人,所以董卓集团的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

董卓原本只是一位猛将,初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

但是终究只是一个武夫而已,直到得到落魄书生李儒以后,董卓的人生才发生改变;公元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董卓和李儒商定后,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

虽然董卓军进了京,但是实力弱小,于是李儒设计,让董卓的军队晚上出城,白天重新进城,让其他人觉得董卓军队很多的样子,从而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后来又助董卓收复了吕布。

如果要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其实并不是贾诩向李傕所提出的“奉国家以征天下”,也不是沮授向袁绍所献计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更不是毛玠向曹操所说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而是李儒对董卓所说的“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之后李儒又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并推荐了蔡邕等人,别说效果还真的不错;但是这些都还不算毒,真正要说毒的,还数李儒杀伐果断,为了让董卓更好的掌管政权,果断的废立皇帝并毒杀了弘农王刘辩,之后又大破十八路诸侯来犯。

可以说,董卓按照李儒的谋划,距离自己想要的已经越来越近;但是千不该万不该,董卓和吕布还是中了王允的连环美人计;虽然连环美人计李儒早已看懂,但是却无可奈何,他甚至这段时间以来的胜利和取得的成绩已经蒙蔽了董卓的眼睛。

在最后,吕布为了貂蝉杀了董卓,而早已料定结局,于是称病在家;董卓死后,李傕[jué]攻进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不知所踪。

一个曾经搅动天下风云的决定谋士,一生只奉一主;见事不可为,遂离去;李儒在整个东汉末年,宛若一颗流星,留下了最璀璨的光芒,然后又骤然消失;如果真的要论顶级谋士的话,以一己之力扶持一个武夫成为无冕之王,不可谓不厉害也。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必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贾诩

    在古代行军打仗,帝王都需要用勇猛无双,敢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替自己攻城略地。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背后出谋划策,推演洞察的文将谋士。而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有一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神鬼莫测能力的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荀攸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给君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能人异士。但是,三国有

  • 贾诩成太尉孙权大笑,曹操儿子误国,40多年后一语成谶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贾诩

    贾诩何人?知晓三国的都知道,这人就是三国第一坑,第一毒士,有他在准没好事。那么他哪来坑,容我娓娓道来。话说这贾诩也是寒门出生,凉州武威人,在三国属边缘地带士子,从小家境不咋地。但往往是这样家庭孩子有出息,这不贾诩就很有出息,在三国乱世哪个注重门第出生的时节,硬是熬出了头。这熬出头的背后,就是无所不算

  • 三国演义中,真正的“毒士”不是贾诩,有一人比他还毒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贾诩

    提起《三国演义》,里面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些谋士们,谈笑间便能左右天下大势,而在这群谋士中,贾诩因用计毒辣被人称作“毒士”,但其实在整个演义中,有一人比他还毒。他就是董卓帐下第一谋士李儒。李儒在演义中的形象与正史记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都是帮助董卓为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演义中的李儒。当初十常侍作乱,何

  • 曹魏太庙供奉着26位功臣,为何没有荀彧、贾诩、许褚等人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贾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供奉当朝的皇帝和及其先祖是每个帝王都要做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臣和宗室对当朝有极大功者,也逐渐可以将他们的神位供奉于太庙,而这一过程也叫做“配享太庙”。这是对功臣进行表彰的一种莫大殊荣。而在曹魏配享太庙中,一共供奉了26位功臣。可在这些功臣里面,为何没有荀彧、贾诩、许褚,以及于

  • 三国志战略版:太尉盾再也不用司马懿了,配上伪书相间,贾诩起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看点标签:贾诩

    哈喽,大家好,我是刀笔吏,一个在三战摸爬滚打的小兵想到太尉盾,就会想到司马懿!这两者几乎是绑定的关系,之前刀子在文章中说过,太尉盾可以没满宠,可以没曹操,但不能没有司马懿。今天刀子发现了一份战报,原来太尉盾未必要用司马懿。在魏国还有一个太尉——贾诩!算无遗策,善始善终权臣,能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在三

  • 《五虎定三国》显神威马超败许褚 除汉贼刘封斩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贾诩

    汉军前部先锋马超大战徐晃、文聘、曹仁三将,奇兵破敌,生擒曹仁,首战告捷。且说汉、魏二军约定一决雌雄,双方排兵布阵,一时南阳城下,两国大军对時。曹丕出马,左有徐晃、文聘、曹洪、曹纯、朱灵,右有许褚、张郃、臧霸、夏侯尚、夏侯儒。对方阵前,门旗开处刘备一马当先,左右张飞,赵云、刘封、张翼、右有马超、黄忠、

  • 草船借箭:贾诩早就看透了诸葛亮计谋,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听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贾诩

    草船借箭:贾诩早就看透了诸葛亮计谋,大喊4字,可惜曹操没听导语:诸葛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作为智商之神的他,年纪轻轻就名声在外,天下间流传着谁能得到他的辅佐就能统一天下的说法,刘备为此多次前往他的茅庐探望。后来经过刘备的不懈努力,诸葛亮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即刻出山辅佐。第一把火把曹操的百万大军阻

  • 假如曹冲没有死,曹丕还能即位吗?贾诩九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从曹操这一代魏王开始,就已经开始为天下一统努力。曹魏早期有不少的人才,包括郭嘉、荀彧、司马懿等等,这些人都是当时非常历皇的谋士。不过曹操最喜爱的人肯定是曹冲了。说到曹冲应该不陌生,要知道现如今的课本上,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书本上的曹冲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因病去

  • 他是三国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个主公,连贾诩都望尘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贾诩

    他是三国跳槽最频繁的人,一生换了八个主公,连贾诩都望尘莫及导语:三国作为群星璀璨的一段历史,谋臣武将流动性极高,吕布因为更换过三个主公就被张飞喊做三姓家奴,吕布每次听到这个称呼都非常愤怒;毒士贾诩也换了好几个主公,首先是董卓,董卓死后投靠李傕,之后又到宛城张绣那里当军师,最后依附曹操,曹丕建立魏国后

  • 一言定江山,极品毒士贾诩,为何一言就让曹操结束立储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贾诩

    一言定江山,极品毒士贾诩,为何一言就让曹操结束立储之争?曹操晚年已经无力进一步统一天下,他就把注意力都放在巩固自己政权上,雄才大略的曹操通过大半生征战,让曹氏取代汉室成为定局,为子孙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可曹操却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曹魏的朝堂上,也爆发了争储战争。这件事的责任肯